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407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06
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可拆连接的生态层、分离层和诱捕层,所述分离层表面分布有向内渐小的止回口,所述生态层上下敞开,其上方开口内设有至少一个生态浮床组件,所述诱捕层具有至少一条由与所述分离层连接处向外延伸的诱捕道,所述诱捕道内设有多个诱捕器。通过该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可以有效的同时实现抽入的水的野杂鱼去除、虾塘中已有的野杂鱼的诱捕和外部水分的净化,提高虾的存活率和产量,同时便于维护管理。从而可以提高虾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An Eco-purification Floating Bed System for Trapping Wild Hybrid Fish

An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floating bed system for trapping and separating wild weed fish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floating bed system for trapping and separating wild weed fish includes an ecological layer, a separation layer and a trapping layer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from top to bottom in turn. The surface of the separation layer is distributed with an inward-decreasing check opening, the upper and lower ecological layer is open, and the upper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n up-down opening. The trap layer has at least one trap path extending outward from the junction of the separation layer, and a plurality of traps are arranged in the trap path. The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floating bed system for trapping and separating wild hybrid fish can effectively remove wild hybrid fish from pumped water, trap existing wild hybrid fish in shrimp ponds and purify external water,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yield of shrimp, and facilitat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shrimp pond cultur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虾养殖中,对于水体质量的要求较高,一般养殖户采用向虾塘中泵送外部活水的方式保证虾塘的水中的营养物质、藻类的平衡。但是现有提供外部活水的河流等水源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抽入的水中夹杂有会捕食养殖虾的野杂鱼的情况,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同时外部的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物质,也会对虾的生存环境造成问题。一般养殖户会分别使用布置在水泵上的过滤装置、设置在虾塘中的地笼和分布在虾塘中的净化浮床来分别实现抽入的水的野杂鱼去除、虾塘中已有的野杂鱼的诱捕和外部水分的净化,但是这些装置彼此无关,为实现以上目的需要采购、维护并管理这些不同的装置,提高了养殖户的运行维护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可以有效的同时实现抽入的水的野杂鱼去除、虾塘中已有的野杂鱼的诱捕和外部水分的净化,提高虾的存活率和产量,同时便于维护管理。从而可以提高虾塘养殖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可拆连接的生态层、分离层和诱捕层,所述分离层表面分布有向内渐小的止回口,所述生态层上下敞开,其上方开口内设有至少一个生态浮床组件,所述诱捕层具有至少一条由与所述分离层连接处向外延伸的诱捕道,所述诱捕道内设有多个诱捕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生态浮床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种植有水生植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框架向下延伸设置有附着部,所述附着部呈相对所述框架可动的长条形,其上具有多个间隔的附着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框架下方可动连接有延伸的净化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框架安装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连接有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方的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诱捕道内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安装有多个止回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诱捕器包括可拆连接于所述诱捕道上的连接部、固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多孔部,所述多孔部包括位于其实体内的多个贯穿的通孔和位于其中心的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诱鱼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多孔部的外表面具有多个鳍片,所述鳍片延伸方向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延伸方向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生态层外围设有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距离所述生态层顶部距离40~50cm,所述生态层侧壁由所述漂浮装置处向上呈开口渐小的内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生态层的一侧设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引水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生态层、分离层和诱捕层的上下设置可通过将本系统放置于入水管下方的方式实现上方对抽入虾塘的外部野杂鱼的分离和对虾塘内原有的野杂鱼的诱捕并收集入分离层,并通过各层之间相互可拆的方式便利地将分离层拆下实现野杂鱼的收集,减少野杂鱼对虾的捕食的同时可通过收集野杂鱼实现进一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2、生态层可直接实现对抽入虾塘的水分的过滤,并可对虾塘中的原有水分进行净化,保证虾塘的水质的稳定和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生态浮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诱捕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3所示,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包括由上向下依次通过实现可拆连接的生态层1、分离层2和诱捕层3,生态层1为PVC管及与其配套的多通连接头连接组合形成的长方体框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圆柱或其他立体结构),在PVC管之间通过插接、缝制或其他方式安装有覆盖坐在框体上的细孔网。分离层2的整体形状与上方的生态层1相似,也为PVC管制成的框体上安装有网,分离层2表面分布有向内渐小的止回口21,止回口21为从其表面的网上开口并向内部延伸且截面减小的通道,这些止回口21由不锈钢丝或包胶铁丝制成骨架后包裹细孔网并安装在分离层2的表面。生态层1上下两端为敞开结构,其上方开口内通过绳子连接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生态浮床组件11。诱捕层3上端具有与分离层2向连接的PVC管围绕成的连接处,连接处的PVC管上向下延伸安装有多条由与分离层2连接处向外延伸的诱捕道31,诱捕道31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环框外包裹细孔网形成的类似传统地笼的结构,它们的上端通过细孔网的缝制实现统一接入与分离层2的连接处。诱捕道31内沿其延伸方向挂设有多个诱捕器32。在使用时,养殖者将本浮床系统放置入虾塘中,其在作为骨架的PVC管的浮力作用下可实现漂浮在虾塘中,此后将浮床系统移动至向虾塘内抽水的水管下方,并通过竹竿、岸上的固定绳等实现将其定位在此处不漂走,使得外部抽入的水落入本浮床系统中,生态浮床组件11在如水后也会浮于水面,并通过与生态层1的绳接实现所处位置局部确定的定位防止其随水流随意漂流(比如,在矩形开口的生态层1中,通过水平上横竖两个方向的两条绳子分别连接某一生态浮床组件11从而将其可漂动的范围限制在两根绳子的长度组合成的矩形范围内,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多个生态浮床组件11相对位置的相对稳定,保证可以有效的划分它们分别起作用的区域,进而保证净化的效率)。生态层1、分离层2、诱捕层3的PVC框架上都设有弯钩,各层间通过弯钩和PVC管的钩接结构实现可拆的连接。从上方落下的外部水分落入浮床系统中后,生态浮床组件11其起到其净化外部水分的作用,在不入水时,其也可以实现净化虾塘中原有水分的作用。随着外部水分被带入的外部野杂鱼在进入生态层1后受到其周围的细孔网的包围,只能在生态层1活动或通过止回口21进入下方的分离层2。而虾塘内原有的野杂鱼,会在诱捕器32的作用下被诱入诱捕道31,并最终被诱入分离层2中,多根诱捕道31可在养殖者根据虾塘地形规划后实现多向的放置,从而提高诱鱼的效率。同时,分离层2本身侧面的止回口21也可以供野杂鱼通过并将其限制在分离层2内。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养殖者可通过将分离层2拆下从而收集其中的野杂鱼,进入分离层2的野杂鱼因为止回口21的向内渐小结构无法外逃,从而实现了同时的对外部野杂鱼的分离和对原有野杂鱼的诱捕,同时通过收集、贩卖这些野杂鱼也可以提高养殖者获得的额外经济效益。若在诱捕过程中养殖的虾进入分离层2中也没有关系,在捞起后通过快速的分离将虾倒回塘中即可。本实施例中,生态浮床组件11包括PVC管横竖排列制成的多格形状的框架111,框架111上机加工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并在这些通孔中种植有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美人蕉、灯芯草等可以吸收水中氮磷并供养从而净化水质的植物,从而保证虾塘水中营养物质的平衡。本实施例中,框架111上绑有多根向下延伸的尼龙绳制成的长条形的附着部112(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选用其他软质并具有附着功能的材料作为附着部112),软质的尼龙绳使得附着部112可以相对框架111可动并可改变其延伸形状,从而可以方便的设置,减少和其他部分的干涉。附着部112上通过打结具有多个绳结,这些绳结形成附着点(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挂接在附着部112上的养殖网等便于进行贝类养殖的装置),种植者可在附着点上养殖河蚌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本实施例中,框架111下方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可拆连接的生态层(1)、分离层(2)和诱捕层(3),所述分离层(2)表面分布有向内渐小的止回口(21),所述生态层(1)上下敞开,其上方开口内设有至少一个生态浮床组件(11),所述诱捕层(3)具有至少一条由与所述分离层(2)连接处向外延伸的诱捕道(31),所述诱捕道(31)内设有多个诱捕器(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可拆连接的生态层(1)、分离层(2)和诱捕层(3),所述分离层(2)表面分布有向内渐小的止回口(21),所述生态层(1)上下敞开,其上方开口内设有至少一个生态浮床组件(11),所述诱捕层(3)具有至少一条由与所述分离层(2)连接处向外延伸的诱捕道(31),所述诱捕道(31)内设有多个诱捕器(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组件(11)包括框架(111),所述框架(11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1)向下延伸设置有附着部(112),所述附着部(112)呈相对所述框架(111)可动的长条形,其上具有多个间隔的附着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1)下方可动连接有延伸的净化装置(11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捕分离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1)安装有振动装置(114),所述振动装置(114)连接有安装于所述框架(111)上方的太阳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忝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