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48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8
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包括混料罐、分流管道以及多个喂料盆,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边角处连设有多根进料管,所述混料罐的底部与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多个喂料盆通过设置在喂料盆上端的套盒均匀挂设于所述分流管道上;所述分流管道上与所述喂料盆对应位置开设有滴加孔;所述喂料盆还包括有托盘、导滴管及格栅组成,所述喂料盆上端的套盒通过所述格栅与所述托盘一体成型;所述导滴管的上端口与所述滴加孔连通;所述托盘中部与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对应位置还设有浮球,依托了浮球阀的连动原理,可始终保持喂料盆中保持适量的物料,不会产生溢出和缺水(缺料)现象,有利于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喂养调节和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规模化生猪养殖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猪养殖正朝着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猪开始采用集约化放养方式,然而不论是生猪集中化放养还是规模化饲养,均需为生猪提供专门的饮水喂料设施,但现有的饮水喂料设施较为简陋,如盆、槽等,对于规模化养殖研究的应用上,需要研制液态饲料或水的集约化喂养试验,然而科研型的饲料配料和水态营养液的投喂,采用传统的较为简陋的投喂工具显然存在着诸多不适,容易造成液态饲料的泼洒、造成养殖环境的恶化,并且,无法控制生猪实际的摄入量,对于研究性的试验,更是无法应用在规模化养殖中,并且采用这些设施时,导致固态的饲料极易受到污染,不利于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控,另外,现有盆、槽等设施容易在生猪的踩踏或撞击下倾覆,饲料容易散落,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针对上述不足,针对于生猪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需要投喂液态饲料或水时存在的多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研究设计一种自动滴加喂养的喂料装置,实现喂料盆中始终保持一定量的饲料或水,不会溢满,也不会缺料或缺水,具有自动化滴加状态,有利于自动化养殖,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采用多喂料盆集中于主管道结构的分流管道上的分流方式,同时改进了液态饲料或水的滴加方式和可控性,可确保整个滴加喂料装置始终保持有料且无需人工控制溢满,对于饲料节约和生猪采食量的控制具有显著的改进效果,提高了规模化养殖的标准化操作水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包括混料罐、分流管道以及多个喂料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边角处连设有多根进料管,所述混料罐的底部与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连通;多个进料管可实现多类饲料的即时共混,对于实验性的养殖饲料配料,具有显著的提高配料效率的作用,无需人工先行配料好再进行分散投喂,直接依托混料罐进行混料。所述多个喂料盆通过设置在喂料盆上端的套盒均匀挂设于所述分流管道上;所述分流管道上与所述喂料盆对应位置开设有滴加孔;所述喂料盆还包括有托盘、导滴管及格栅组成,所述喂料盆上端的套盒通过所述格栅与所述托盘一体成型;所述导滴管的上端口与所述滴加孔连通;所述托盘中部与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对应位置还设有浮球。浮球可在液态饲料或水滴加入托盘后,依托浮力作用,自动上浮,起到自动阻塞导滴管的下端口,从而实现了自动启闭的技术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呈喇叭口状,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浮球的直径。如此,可确保浮球在正常缺料状态下,不至阻塞流道,导致无法进料或水。更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深度H大于所述浮球的直径,所述导滴管的管径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如此,可保证浮球浮起时,不会出现物料或水的溢出。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罐中还穿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混料罐内部的部分还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如此,可实现即时启闭搅拌电机,以实现对混料罐内部进行搅拌混料操作,无需人工先行配料。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道上靠近所述混料罐的位置还增设有增压泵,进而进一步确保长距离管道结构时的分流,有利于个喂料装置均能通过管道滴加孔接收到饲料或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搅拌电机的自动化搅拌,配合多管道进液,同时若工况需要,可增设更多进料管道,以达到多种物料的即时共混,创新设计的浮球与导流管径的尺寸大小配合,依托了浮球阀的连动原理,可始终保持喂料盆中保持适量的物料,不会产生溢出和缺水(缺料)现象,有利于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喂养调节和调控,节约了人工投喂及维护的劳动投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混料罐,2-进料管,4-增压泵,5-搅拌叶片,7-搅拌轴,8-搅拌电机,9-分流管道,10-滴加孔,11-套盒,12-导滴管,13-托盘,14-格栅,15-导滴管下端口,16-浮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包括混料罐1、分流管道9以及多个喂料盆,所述混料罐1的上端边角处连设有多根进料管2,混料罐1的底部与所述分流管道9的一端连通;多个进料管2可实现多类饲料的即时共混,对于实验性的养殖饲料配料,具有显著的提高配料效率的作用,无需人工先行配料好再进行分散投喂,直接依托混料罐进行混料。多个喂料盆通过设置在喂料盆上端的套盒11均匀挂设于所述分流管道9上;分流管道9上与喂料盆对应位置开设有滴加孔10;请参阅图2,,喂料盆还包括有托盘13、导滴管12及格栅14组成,喂料盆上端的套盒11通过格栅14与托盘13一体成型;如图1,导滴管12的上端口与滴加孔10连通;托盘13中部与导滴管的下端口15对应位置还设有浮球16。浮球16可在液态饲料或水滴加入托盘后,依托浮力作用,自动上浮,起到自动阻塞导滴管的下端口15,从而实现了自动启闭的技术目的。导滴管的下端口15呈喇叭口状,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15的直径大于所述浮球16的直径。如此,可确保浮球16在正常缺料状态下,不至阻塞流道,导致无法进料或水。如图2,托盘13的深度H大于所述浮16的直径,所述导滴管12的管径小于所述浮球16的直径,如此,可保证浮球16浮起时,不会出现物料或水的溢出。混料罐1中还穿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位于混料罐1内部的部分还设有多个搅拌叶片5,搅拌轴7的另一端与搅拌电机8传动连接。如此,可实现即时启闭搅拌电机8,以实现对混料罐内部进行搅拌混料操作,无需人工先行配料。分流管道9上靠近混料罐1的位置还增设有增压泵4,进而进一步确保长距离管道结构时的分流,有利于多个喂料装置均能通过管道滴加孔10接收到饲料或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搅拌电机8的自动化搅拌,配合多管道进液,同时若工况需要,可增设更多进料管道,以达到多种物料的即时共混,创新设计的浮球16与导滴管12径的尺寸大小配合,依托了浮球阀的连动原理,可始终保持喂料盆中保持适量的物料,不会产生溢出和缺水(缺料)现象,有利于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喂养调节和调控,节约了人工投喂及维护的劳动投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包括混料罐、分流管道以及多个喂料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边角处连设有多根进料管,所述混料罐的底部与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多个喂料盆通过设置在喂料盆上端的套盒均匀挂设于所述分流管道上;所述分流管道上与所述喂料盆对应位置开设有滴加孔;所述喂料盆还包括有托盘、导滴管及格栅组成,所述喂料盆上端的套盒通过所述格栅与所述托盘一体成型;所述导滴管的上端口与所述滴加孔连通;所述托盘中部与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对应位置还设有浮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包括混料罐、分流管道以及多个喂料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边角处连设有多根进料管,所述混料罐的底部与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多个喂料盆通过设置在喂料盆上端的套盒均匀挂设于所述分流管道上;所述分流管道上与所述喂料盆对应位置开设有滴加孔;所述喂料盆还包括有托盘、导滴管及格栅组成,所述喂料盆上端的套盒通过所述格栅与所述托盘一体成型;所述导滴管的上端口与所述滴加孔连通;所述托盘中部与所述导滴管的下端口对应位置还设有浮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自动滴加喂料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霍邱县运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