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547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洋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的选择;(2)培育壮苗;①晒种、浸种、催芽;②播种;③苗期管理;(3)整地、施肥、定植;(4)田间管理;①追肥;②水分管理;③培土与除草;(5)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大葱对土地空间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同时,节省劳动力,并且能够有效控制锈病发生,对大葱生长安全提供保证,提高大葱的亩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大葱属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葱的茎与叶,上部为青色葱叶,下部为白色葱白,大葱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有二烯内基硫醚、草酸钙,另外,还含有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等,维生素B、C,烟酸,钙,镁,铁等成分。另外,大葱味辛性平,有解肌发汗,通阳利气,行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因此,大葱一直是被人类喜好的食物之一;目前,栽培大葱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通常是前一年秋季或者当年春季平畦,待5-6月份葱苗长至30-40cm时移栽,移栽前将栽植地开沟,修整沟壁,再将葱苗按株距3-4cm均匀地排入沟内,覆土灌溉。该种大葱的栽培方式为传统方式,因此,存在以下一些缺陷:由于需要开沟堆土作业,限制了其垅距不能够进一步缩小,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大葱的亩产量低,另外,移栽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而且移栽后容易造成葱苗短时间内的萎缩,容易造成死亡,另外,近年来,大葱锈病是大葱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秋季发病最为严重,引起葱叶的提早枯死,产量下降,严重时绝收,因此,锈病对大葱产量和质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的选择选择长势强健、不早衰、特高产、耐强光、抗高温、耐潮湿、高抗、品质极好的品种;(2)培育壮苗①晒种、浸种、催芽将种子在太阳下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30‑50℃的温热水中,不断搅拌至25‑28℃,浸种5‑15分钟捞出,再放入0.3%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用纱布口袋过滤,扎好袋口,放入水中洗净至水变清,然后放入20‑25℃水中浸种2‑3小时,捞出沥干,催芽至露白率达到70%以上,待播;②播种选择早春7月下旬8月播种,将土松动,然后每个育苗盆中央点播催芽种子1‑2粒,覆盖育苗土厚1‑1.5厘米,盖上地膜,在1叶1心时,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的选择选择长势强健、不早衰、特高产、耐强光、抗高温、耐潮湿、高抗、品质极好的品种;(2)培育壮苗①晒种、浸种、催芽将种子在太阳下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30-50℃的温热水中,不断搅拌至25-28℃,浸种5-15分钟捞出,再放入0.3%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用纱布口袋过滤,扎好袋口,放入水中洗净至水变清,然后放入20-25℃水中浸种2-3小时,捞出沥干,催芽至露白率达到70%以上,待播;②播种选择早春7月下旬8月播种,将土松动,然后每个育苗盆中央点播催芽种子1-2粒,覆盖育苗土厚1-1.5厘米,盖上地膜,在1叶1心时,及时间苗补苗,保证每个育苗盆有一株苗,准备好用农作物秸秆,另外再准备好用草木高温分解的秸秆炭,大葱定植后,8月下旬在育苗盆的两边插上木桩,用木桩固定秸秆,使育苗盆两边形成两道秸秆墙,然后在两道秸秆墙中间填上秸秆炭,厚度以至最上叶片出口处为宜,不可埋没心叶,填上秸秆炭后将秸秆炭适度压实。③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期间的苗床管理床温控制在昼温20-26℃,夜温13-15℃;出苗前不掀开秸秆、开窗放风,幼芽开始顶土出苗时,如果因覆秸秆过薄,发现顶壳现象,应立即再覆土1次大葱进入生长盛期,需水量增大,此时应充分满足大葱对水分的需求,此时将秸秆继续向上固定填上秸秆炭,填炭的厚度同样是至最上叶片出口处为宜,并浇足水;(3)整地、施肥、定植大葱种植地应选择前作水稻、葱蒜、豆类和瓜类蔬菜或未种过茄科﹑花生﹑大豆﹑芝麻﹑萝卜等作物的地方,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翻冬凌晒垡,春季耙平做畦,高畦栽培,畦宽1.4-1.8m,其中沟宽0.3-0.5m,沟深0.1-0.3m;行距60-80cm,沟底亩施腐熟有机肥500kg,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15kg和适量草木灰和秸秆炭,然后对沟底进行深翻,,定植前施足基肥,亩施优质腐熟厩肥1000-1400公斤、草木灰200-250公斤、过磷酸钙50-80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4-18公斤、秸秆炭25-5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在畦面,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搂平,在高畦两侧定植沟内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300公斤或NPK复合肥20-25公斤;二行植,株行距20-40厘米至15-25厘米,亩植1500-2000株;选择阴天下午或是小雨天气定植,淋足定根水;(4)田间管理①追肥在定植生势恢复后,即定植后1星期内开始追肥,隔2-5天,结果前每次追农家肥用量每亩不要超过1.5公斤②水分管理浇水时,应以逐株浇灌为好,少采用满田灌水;若要灌水,应在傍晚进行,畦沟中停留1-2小时后即排干,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由于灌水极易引起青枯病传播,故应少采用。③培土与除草培土2-3次,杂草可用培土覆盖,以减少拔草引起的伤根;(5)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新
申请(专利权)人:黔西县源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