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109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导接空间的大电流端子,该大电流端子前端固定包覆有金属壳,金属壳前端成型有由前向后倾斜延伸的第一、第二导正弹片,且第一、第二导正弹片之间形成有导正对插口,导正对插口的后端部分与导接空间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于大电流端子前端增设金属壳,该金属壳的前端第一、第二导正弹片能够引导插头顺利进入到导正对插口,并可使插头穿过导正对插口后直接进入到大电流端子前端的导接空间中心,不偏位,保证插头一次顺利插入到位,并与大电流端子大面积接触导通,以此保证大电流通电质量,并且操作方便;该金属壳中的第一、第二导正弹片还能和插头导接,以此起到分流电流的效果,可更好满足大电流通电的需求。

High current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产品
,特指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在一些需要传输大电流的大功率场合也开始用到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气回路的接续及开断,由此便促使了大电流电连接器的产生。大电流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叉车、UPS、通用电源、医疗设备、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用于与导线连接的大电流端子,该大电流端子上成型有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该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插头对接的对插空间,当插头的金属端子插入该对插空间后,与大电流端子形成电性导接,以实现通电。然而,在具体使用时,插头的金属端子直接插入该大电流端子中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之间的对插空间时,存在需要精确对准,否者插不入对插空间的问题,且极易出现插偏,以致该金属端子与第一导接板和第二导接板的接触面小,而导致大电流通电质量。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电流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大电流连接器包括大电流端子,该大电流端子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大电流端子,该大电流端子前端具有导接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端子前端固定包覆有金属壳,该金属壳前端成型有由前向后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正弹片和第二导正弹片,且该第一导正弹片和第二导正弹片之间形成有导正对插口,该导正对插口的后端部分与该导接空间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大电流端子,该大电流端子前端具有导接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端子前端固定包覆有金属壳,该金属壳前端成型有由前向后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正弹片和第二导正弹片,且该第一导正弹片和第二导正弹片之间形成有导正对插口,该导正对插口的后端部分与该导接空间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正弹片和第二导正弹片分别成型于所述金属壳前端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并呈八字形对称分布;所述金属壳前端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成型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弧形导向片和第二弧形导向片,该第一弧形导向片和第二弧形导向片位于该第一导正弹片和第二导正弹片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正弹片的末端成型有向外翻卷的第一卷边;所述第二导正弹片的末端成型有向外翻卷的第二卷边。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端子包括环状主体部以及若干成型于该环状主体部前端上边缘的第一弹性接触臂和若干成型于该环状主体部前端下边缘的第二弹性接触臂,该第一弹性接触臂和第二弹性接触臂形成有所述的导接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臂的末端向上翻卷;所述第二弹性接触臂的末端向下翻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明杜朝红许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