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智能排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
,涉及一种城市智能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内涝问题一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疑难杂症。虽然一些城市的新城建设中采用海绵城市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排水蓄水效果。但是,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量的老城目前还依然需要面对城市内涝的严峻考验。每当梅雨季来临,就会出现城中看海,房屋车辆被淹,划船出行等奇观。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城市硬化面积过大,排水系统规划不合理等主要原因外,排水装置落后也不可忽视。传统的排水装置预留排水口较小,少量积水时,可以满足排水需求。但是,当积水过多时,其往往需要人工打开盖子才能有效排除积水。而城市排水管网中设有很多个排水装置,排水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如果排水不及时,将更容易造成积水、内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根据排水量大小,自动调节井盖开闭的城市智能排水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智能排水装置,该装置设置在井道口处,包括:网盖和井盖板,其中,所述网盖的直径大于所述井盖板的直径;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在井道口处,包括:网盖(1)和井盖板(2),其中,网盖(1)的直径大于井盖板(2)的直径;网盖(1)搭在所述井道口上,井盖板(2)设置在网盖(1)下方;井盖板(2)的中心和网盖(1)的中心同垂线;井盖板(2)的外缘与网盖(1)间形成一圈排水通道;位于井盖板(2)下方的井道内壁面上固定设置流量测量装置、处理器(5)和可驱使井盖板(2)上下移动并垂直偏转的驱动调节装置(4);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正对所述排水通道,处理器(5)分别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和驱动调节装置(4)相连接;处理器(5)接收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测得的水流量信号,当水流量达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在井道口处,包括:网盖(1)和井盖板(2),其中,网盖(1)的直径大于井盖板(2)的直径;网盖(1)搭在所述井道口上,井盖板(2)设置在网盖(1)下方;井盖板(2)的中心和网盖(1)的中心同垂线;井盖板(2)的外缘与网盖(1)间形成一圈排水通道;位于井盖板(2)下方的井道内壁面上固定设置流量测量装置、处理器(5)和可驱使井盖板(2)上下移动并垂直偏转的驱动调节装置(4);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正对所述排水通道,处理器(5)分别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和驱动调节装置(4)相连接;处理器(5)接收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测得的水流量信号,当水流量达到设定值时,处理器(5)向驱动调节装置(4)发送指令,驱动调节装置(4)驱使井盖板(2)上下移动并垂直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调节装置(4)包括:杆件(8)、液压升降机构(10)、液压连接件(12)和液压处理器(13);杆件(8)顶部与井盖板(2)固定连接,杆件(8)底部与上铰支座(16)铰接,上铰支座(16)固定在井道内壁面上;液压升降机构(10)为杆状,位于杆件(8)下方;液压升降机构(10)底部与下铰支座(11)铰接,下铰支座(11)固定在井道内壁面上;杆件(8)上设有一铰链(9),液压升降机构(10)顶部与铰链(9)铰接;液压处理器(13)固定在井道内壁面上;液压处理器(13)与液压升降机构(10)通过液压连接件(12)相连接,液压处理器(13)还与处理器(5)相连接;处理器(5)向液压处理器(13)发送指令,液压处理器(13)控制液压升降机构(10)升降,使井盖板(2)上下移动并垂直偏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智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铰链(9)设置在杆件(8)上的位置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磊,张静怡,晏凤元,宋佳明,孙浚博,何培玲,牛龙龙,张业茂,姜志炜,季雨航,鲍煦文,张智雅,黄鑫,冯磊,彭张凯,张林,朱华俊,李麟杰,徐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