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66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0:45
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与一外部光纤连接头接合,光纤连接器包含一光纤插芯、一连接器本体、一耦合管以及至少一耦合保持件。连接器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并固定光纤插芯,第二端部自端面向内凹设定义出一耦合空间,外部光纤连接头可插拔地伸入于耦合空间内以耦合光纤插芯。耦合管设置于连接器本体内,部分的耦合管位于耦合空间内,且光纤插芯的一端部伸入耦合管内。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设置于耦合空间内并与耦合管对应设置。

Fiber optic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本体为一体式的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今的资料处理的速度及容量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电缆线已经无法负荷所需的频宽及速度的要求,故多采用光纤作为传递通信方式。然而在光纤通信的领域中,光纤连接头与光纤适配器之间的组装精度将直接决定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及品质。因此如何提升光纤连接头与光纤适配器之间的光耦合精度,已成为本领域重要课题之一。传统上,光纤连接头在与光纤适配器组装时,多采用人力进行实际操作,由于操作员的个人经验不同,常造成光纤适配器中的耦合管因过度推挤而发生损坏,且光纤连接头在插入光纤适配器时,也常发生因过角度偏移而造成光纤插芯端部的损坏,或是光纤连接头与光纤适配器未卡紧而产生松脱。除此之外,在与电路板进行组装的期间,光纤连接头未有保护装置而容易造成碰撞,或是有脏污跑入光纤适配器,进而影响传输效率及品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可增加与光纤连接头的光耦合精度,简化组装工序,并于产品组装的过程中,降低人为因素或作业环境所造成的元件损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升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及品质,实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可增加与光纤连接头的光耦合精度,同时能降低人为因素或作业环境所造成的元件损坏,进而提升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及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与一外部光纤连接头接合,光纤连接器包含一光纤插芯、一连接器本体、一耦合管以及至少一耦合保持件。连接器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并固定光纤插芯,第二端部自端面向内凹设定义出一耦合空间,外部光纤连接头可插拔地伸入于耦合空间内以耦合光纤插芯。耦合管设置于连接器本体内,部分的耦合管位于耦合空间内,且光纤插芯的一端部伸入耦合管内。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设置于耦合空间内并与耦合管对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光纤,光纤伸入于连接器本体的第一端部内,且光纤的一端部设置于光纤插芯内,其中光纤包括至少一芯部及包覆芯部的一包覆部,包覆部的材质为树脂或橡胶。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光纤固定件,光纤固定件的一端与连接器本体的第一端部连接,光纤固定件夹持并固定光纤。在一实施例中,光纤固定件与连接器本体为不同材质的整合构件。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还包括一限位槽,设置于连接器本体的第二端部的表面,限位槽自第二端部的端面向第一端部沿伸并与耦合空间连通。在一实施例中,位于耦合管内的光纤插芯的端部的外形为微凸球型端部。在一实施例中,光纤插芯的端部的端面为一平面或一斜面。在一实施例中,耦合管的材质为玻璃或陶瓷。在一实施例中,光纤插芯的材质为玻璃或陶瓷。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设置于邻近耦合管的外周缘,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彼此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的一端分别具有相对应的一倒钩部。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光纤连接器,是将传统的光纤连接头与光纤适配器改良为一体,利用连接器本体、耦合保持件、耦合管及光纤插芯于制造的过程中直接整合为一体式的设计,可大幅减少组装工序,避免插入偏移或过度推挤而造成耦合管及光纤插芯损坏,使光纤连接头与光纤适配器不会产生松脱,进而影响产品良率。此外,通过耦合管及光纤插芯设置于连接器本体内的设计,可使产品在组装的过程中,耦合管及光纤插芯一直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可降低人为因素或作业环境所造成的元件损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升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及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光纤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光纤连接器与外部光纤连接头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光纤连接器11:光纤插芯12:连接器本体121:第一端部122:第二端部123:耦合空间124:限位槽13:耦合管14:耦合保持件141:倒钩部2:光纤21:芯部22:包覆部3:光纤固定件A-A:线段C:外部光纤连接头C1:外部光纤插芯C2:凸块C3:外部光纤E1、E2: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光纤连接器沿A-A线段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光纤连接器与外部光纤连接头的组装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1,用于与一外部光纤连接头C接合。本专利技术的光纤连接器1包含一光纤插芯11、一连接器本体12、一耦合管13以及至少一耦合保持件14。其中连接器本体12及耦合保持件14为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连接器本体12具有一第一端部121及一第二端部122,其中第一端部121具有一端面E1,且第二端部122具有一端面E2。连接器本体12是以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所构成,且以包覆性射出的方式将连结光纤插芯11及耦合管13连接并设置于连接器本体12内。其中,连接器本体12的第一端部121连接并固定光纤插芯11,第二端部122自端面E2向内凹设定义出一耦合空间123,外部光纤连接头C可插拔地伸入于耦合空间123内以耦合光纤插芯11。耦合管13设置于连接器本体12内,部分的耦合管13被连接器本体12连接固定且邻近于第一端部121,而部分的耦合管13则露出于耦合空间123内,且光纤插芯11的一端部伸入耦合管13内,光纤插芯11的另一端部则被连接器本体12包覆固定。此外,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14设置于耦合空间123内并与耦合管13对应设置。其中,在耦合空间123内,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14设置于耦合管13的外周缘邻近处,且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14彼此对应设置,多个所述耦合保持件14用以卡固外部光纤连接头C。其中,耦合管13的材质为玻璃或陶瓷,且光纤插芯11的材质为玻璃或陶瓷。有别于传统的光纤连接头须与光纤适配器以人工先进行组装,再与外部光纤连接头C接合,才能进行光信号传输。本专利技术的光纤连接器1是直接将光纤连接头与光纤适配器的内部元件直接设置于连接器本体12中,可大幅减少组装工序,同时并降低人为因素或作业环境所造成的元件损坏,进而提升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及品质。此外,连接器本体12为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因此连接器本体12的包装强度及抗插拔能力也会大幅提升。在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还包括一光纤2,光纤2伸入于连接器本体12的第一端部121内,且光纤2的一端部设置并固定于光纤插芯11内。其中光纤2包括至少一芯部21及包覆芯部21的一包覆部22,包覆部22的材质为树脂或橡胶。此外,光纤连接器1还包括一光纤固定件3,光纤固定件3的一端与连接器本体12的第一端部121连接,且光纤固定件3与连接器本体12为不同材质的塑料的整合构件。光纤固定件3夹持并固定光纤2,在组装时可分散施加于光纤2上的应力(推力)并保护光纤2不因而损坏或脱落。以下将介绍光纤连接器1与外部光纤连接头C的接合方式,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是以SC型连接器(SquareConnector)的插拔销闩的紧固方式与外部光纤连接头C的接合,其中连接器本体12还包括一限位槽124,设置于连接器本体12的第二端部122的表面,限位槽124自第二端部122的端面E2向第一端部121沿伸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与一外部光纤连接头接合,该光纤连接器包含:一光纤插芯;一连接器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并固定该光纤插芯,该第二端部自端面向内凹设定义出一耦合空间,该外部光纤连接头可插拔地伸入于该耦合空间内以耦合该光纤插芯;一耦合管,设置于该连接器本体内,部分的该耦合管位于该耦合空间内,且该光纤插芯的一端部伸入该耦合管内;以及至少一耦合保持件,设置于该耦合空间内并与该耦合管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7 TW 1061460511.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与一外部光纤连接头接合,该光纤连接器包含:一光纤插芯;一连接器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并固定该光纤插芯,该第二端部自端面向内凹设定义出一耦合空间,该外部光纤连接头可插拔地伸入于该耦合空间内以耦合该光纤插芯;一耦合管,设置于该连接器本体内,部分的该耦合管位于该耦合空间内,且该光纤插芯的一端部伸入该耦合管内;以及至少一耦合保持件,设置于该耦合空间内并与该耦合管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一光纤,伸入于该连接器本体的该第一端部内,且该光纤的一端部设置于该光纤插芯内,其中该光纤包括至少一芯部及包覆该芯部的一包覆部,该包覆部的材质为树脂或橡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一光纤固定件,该光纤固定件的一端与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承毅陈正忠曹伟君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