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线向量的确定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的定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方基线向量的确定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Real-timekinematic)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目前,为了确定用户接收机的位置,实现对高精度定位测量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是基于双频点或多频点RTK来精确定位,虽然,该方法基于双频点或者多频点具有快速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另一种是基于单系统单频点RTK来精确定位,其中,基于单系统单频点RTK模糊度初始化时间一般需要几分钟以上,模糊度计算的稳定性也比较差,定位效率和可靠性较低,一般只能用于长时间的定位,这样,导致定位的实时性较差;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基于RTK的定位方法定位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线向量的确定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旨在提高基于RTK的定位方法定位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线向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第一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和来自第二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从所述第一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中,选取满足预设条件,且属于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公共卫星;根据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基线向量的估计值;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一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根据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二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线向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第一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和来自第二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从所述第一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中,选取满足预设条件,且属于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公共卫星;根据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基线向量的估计值;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一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根据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二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第二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基线向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中,选取满足预设条件,且属于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公共卫星,包括:从所述第一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中,选取出星历数据的标签为完整、且高度截止角落入预设角度范围内、且信号强度落入预设信号强度范围内的卫星;从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中,选取出星历数据的标签为完整、且高度截止角落入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且信号强度落入所述预设信号强度范围内的卫星;从选取出的卫星中,选取出属于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公共卫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基线向量的估计值,包括:从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中,获取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一双差伪距观测数据和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一观测矩阵;从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中,获取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二双差伪距观测数据和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二观测矩阵;根据所述第一双差伪距观测数据、所述第一观测矩阵、所述第二双差伪距观测数据和所述第二观测矩阵,调用预设的双系统双差伪距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站和所述第二测量站的基线向量的估计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一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包括:从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中,获取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一双差载波观测数据、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一观测矩阵和所述第一卫星系统对应的载波波长;根据所述第一双差载波观测数据、所述第一观测矩阵、所述第一卫星系统对应的载波波长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调用预设的单系统双差载波公式,确定所述第一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二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包括:从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中,获取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二双差载波观测数据、所述公共卫星的第二观测矩阵和所述第二卫星系统对应的载波波长;根据所述第二双差载波观测数据、所述第二观测矩阵、所述第二卫星系统对应的载波波长和所述基线向量的估计值,调用预设的单系统双差载波公式,确定所述第二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据、所述第一卫星系统的双差整周模糊度、所述第二卫星系统中所述公共卫星的观测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镭,代文涛,肖然,周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