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诸如电钻的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动工具的轴向长度太长,造价昂贵,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并且用户在使用时不便握持,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的轴向长度较短,体验感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工具,包括:机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驱动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至少两个轴承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驱动轴间隔设置;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传动输入级和传动输出级,所述传动输入级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级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输出级包括套装于所述输出轴的行星架和安装于所述行星架的输出级行星齿轮,所述至少两个轴承中邻近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中的一个外套于所述行星架,且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轴承相对一侧之间距离d为0mm-10mm。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采用至少两个间距较小或者零间距的轴承对输出轴进行支撑,可以减短电动工具的轴向长度,通过将行星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驱动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至少两个轴承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驱动轴间隔设置;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传动输入级和传动输出级,所述传动输入级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级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输出级包括套装于所述输出轴的行星架和安装于所述行星架的输出级行星齿轮,所述至少两个轴承中邻近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中的一个外套于所述行星架,且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轴承的相对一侧之间距离d为0mm‑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驱动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至少两个轴承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驱动轴间隔设置;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具有传动输入级和传动输出级,所述传动输入级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级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输出级包括套装于所述输出轴的行星架和安装于所述行星架的输出级行星齿轮,所述至少两个轴承中邻近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中的一个外套于所述行星架,且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轴承的相对一侧之间距离d为0mm-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滚动轴承,所述轴承的轴承内圈与所述输出轴、所述行星架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的中部具有适于所述输出轴穿设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延伸,且所述行星架在其轴向的厚度与外套于所述行星架的所述轴承的宽度大致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为一体成型件。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转接部,所述转接部套装于所述输出轴,且所述转接部的内周壁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转接部的外周壁与所述轴承连接;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安装于所述转接部,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与所述本体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中部具有定位孔,所述转接部的朝向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的一侧具有适于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段,且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的朝向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的一侧具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凸起,所述本体部具有多个用于避让所述定位凸起的避让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还设有与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传动连接的输出级内齿圈,所述输出级内齿圈的一侧止抵所述轴承,所述输出级内齿圈的另一侧设有定位片,用于对所述输出级内齿圈进行轴向定位。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出级还包括:输出级太阳齿轮,所述输出级太阳齿轮位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且与所述输出级行星齿轮传动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传动级数大于或等于2,且每一传动级包括太阳齿轮和与其传动连接的行星齿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兵,张伟,汪方勇,龚亮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