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23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相连的炭罐,其特征是:所述油箱与炭罐之间设有储油盒;储油盒上的出油口高于进油口,且储油盒整体呈楔形。其能够起到储存液态汽油的作用,使液态汽油无法进入炭罐,避免炭罐失效;且储油盒具有足够的储油空间,液态汽油储存在储油盒内靠近进油口的一侧,有效防止液态汽油进入炭罐;能够保证汽油蒸汽自由通行的同时,有效降低汽油蒸汽的流速,且在储油盒随车辆颠簸时,能够有效的将液态汽油挡在储油盒靠近进油口的区域,避免储油盒中液态汽油晃动而流入靠近出油口的区域。

An Oil Storage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Oil Intake into Carb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燃油供给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汽车的排放和油耗,满足汽车燃油蒸发排放国家标准,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布置有炭罐,如图1所示,原油箱1的通气阀与原炭罐2的进气口通过原连接管3连通,原油箱1中的汽油蒸汽通过原连接管3进入原炭罐2中。炭罐能够贮存油箱中的汽油蒸汽;但炭罐内不能进入液态汽油,一旦炭罐内有液态汽油进入,就会造成炭罐失效,影响整车蒸发排放。有的车型将炭罐布置在油箱的顶部,其能够降低液态汽油进炭罐导致炭罐失效的几率。但有的车型受空间布置的限制,油箱顶部无法布置炭罐,只得将炭罐布置于车身下地板,此时炭罐进气口相对于油箱通气阀的位置低;当油箱随着车辆的颠簸时,油箱的汽油会发生较大晃动,有少量液态汽油在晃动过程中通过通气阀进入炭罐内,造成炭罐失效。因此,需针对炭罐布置于车身下地板上情况,设计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其能够起到储存液态汽油的作用,使液态汽油无法进入炭罐,避免炭罐失效;且储油盒具有足够的储油空间,液态汽油储存在储油盒内靠近进油口的一侧,有效防止液态汽油进入炭罐;能够保证汽油蒸汽自由通行的同时,有效降低汽油蒸汽的流速,在储油盒随车辆颠簸时,能够有效的将液态汽油挡在储油盒靠近进油口的区域,避免储油盒中液态汽油晃动而流入靠近出油口的区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相连的炭罐,其特征是:所述油箱与炭罐之间设有储油盒。进一步,所述储油盒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盒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储油盒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炭罐相连。进一步,所述储油盒的出油口高于进油口。进一步,所述储油盒整体呈楔形,所述进油口布置在储油盒较高的端部,所述出油口布置在储油盒较矮的端部。进一步,所述储油盒包括盒体、与所述盒体配合连接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之间形成迷宫通道;所述进油口位于迷宫通道的进口侧,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迷宫通道的出口侧。进一步,所述盒体上内靠近进油口处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两块隔板与盒体的侧壁形成主储油室。进一步,所述靠近进油口处的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之间设有挡油板。进一步,所述盒体和盒盖均为注塑成型,且盒体与盒盖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油箱与炭罐之间设有储油盒,起到了储存液态汽油的作用,使液态汽油无法进入炭罐,避免了炭罐失效;由于储油盒的出油口高于进油口,增大了储油盒的储油空间,最大限度保证储油盒中储存的汽油不会经过出油口进入炭罐;由于储油盒呈楔形,进油口布置在储油盒较高的端部,出油口布置在储油盒较矮的端部,使得储油盒具有足够的储油空间,且储油量较多的区域靠近进油口,远离出油口,进一步防止液态汽油进入炭罐;由于盒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隔板之间形成迷宫通道,进油口位于迷宫通道的进口侧,出油口位于迷宫通道的出口侧,保证了汽油蒸汽自由通行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汽油蒸汽的流速,在储油盒随车辆颠簸时,隔板有效的将液态汽油挡在储油盒靠近进油口的区域,避免了储油盒中液态汽油晃动而流入靠近出油口的区域,进一步保护了炭罐不受液态汽油影响;由于盒体上内靠近进油口处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两块隔板与盒体的侧壁形成主储油室,且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之间设有挡油板,起到了挡油和增大主储油室储油空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炭罐与油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油箱,2-原炭罐,3-原连接管;4-油箱,5-炭罐,6-储油盒,7-进油管,8-出油管;41-通气阀;61-进油口,62-出油口,63-盒体,64-盒盖,65-隔板,66-主储油室,67-挡油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2至图3所示的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包括油箱4、与所述油箱4相连的炭罐5,其特征是:所述油箱4与炭罐5之间设有储油盒6。储油盒6能够起到储存液态汽油的作用,使液态汽油无法进入炭罐5,避免炭罐5失效。所述储油盒6上设有进油口61和出油口62,所述储油盒6的进油口61通过进油管7与所述油箱4相连,所述储油盒6的出油口62通过出油管8与所述炭罐5相连。油箱4的顶部设有通气阀41,储油盒6的进油口61通过进油管7与油箱4顶部的通气阀41相连。所述储油盒6的出油口62高于进油口61。出油口62高于进油口61能够增大储油盒6的储油空间,最大限度保证储油盒6中储存的汽油不会经过出油口62进入炭罐5。所述储油盒6整体呈楔形,所述进油口61布置在储油盒6较高的端部,所述出油口62布置在储油盒6较矮的端部。储油盒6呈楔形能够使得储油盒6具有足够的储油空间,且储油量较多的区域靠近进油口61,远离出油口62,进一步防止液态汽油进入炭罐5。所述储油盒6包括盒体63、与所述盒体63配合连接的盒盖64,所述盒体63内设有多块隔板65,多块所述隔板65之间形成迷宫通道;所述进油口61位于迷宫通道的进口侧,所述出油口62位于所述迷宫通道的出口侧。多块隔板65将储油盒6内部分成相对独立而又连通的空间,彼此的连接部位错开形成迷宫通道,能够保证汽油蒸汽自由通行的同时,有效降低汽油蒸汽的流速。在储油盒6随车辆颠簸时,隔板65能够有效的将液态汽油挡在储油盒6靠近进油口61的区域,避免储油盒6中液态汽油晃动而流入靠近出油口62的区域,进一步保护炭罐不受液态汽油影响。所述盒体63上内靠近进油口61处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65,两块隔板65与盒体63的侧壁形成主储油室66。储油盒6中的液态汽油大多储存在主储油室66中。所述靠近进油口61处的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65之间设有挡油板67。挡油板67起到挡油和增大主储油室66储油空间的目的。所述盒体63和盒盖64均为注塑成型,且盒体63与盒盖6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盒体63和盒盖64分别注塑,然后焊接,工艺简单,储油效果好,密封性好,同时不影响生产效率。一般,从油箱4流入储油盒6的液态汽油量比较少,储油盒6内的液态汽油经过蒸发,最终转变为汽油蒸汽挥发。安装时,将储油盒6布置在倾斜的车身下地板部位,使得储油盒6的盒体63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并使得储油盒6靠近进油口61部位的下边缘低于靠近出油口62部位的下边缘,即进油口61布置在盒体63底面较低的一侧、出油口62布置在盒体63底面较高的一侧;使得液态汽油尽量储存在储油盒6靠近进油口61的部位。本专利技术能够针对油箱和炭罐相对布置受限制,炭罐布置于车身下地板,炭罐进气口相对于油箱通气阀的位置低的情况;在油箱与炭罐之间设置储油盒,防止液态汽油进到炭罐内,避免炭罐失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包括油箱(4)、与所述油箱(4)相连的炭罐(5),其特征是:所述油箱(4)与炭罐(5)之间设有储油盒(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包括油箱(4)、与所述油箱(4)相连的炭罐(5),其特征是:所述油箱(4)与炭罐(5)之间设有储油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盒(6)上设有进油口(61)和出油口(62),所述储油盒(6)的进油口(61)通过一进油管(7)与所述油箱(4)相连,所述储油盒(6)的出油口(62)通过一出油管(8)与所述炭罐(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盒(6)的出油口(62)高于进油口(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盒(6)整体呈楔形,所述进油口(61)布置在储油盒(6)较高的端部,所述出油口(62)布置在储油盒(6)较矮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防止炭罐进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