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推用沉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顶推用沉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各地城市需要修建大量的地下管线,许多管线连接井都在建筑物边,开挖深度大,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仍然难以避免破坏周边建筑。沉井是一种用于开挖深度较大井的施工方式,是先制作好沉井的墙壁,再挖土下沉,到设计高程后,施工底板,完成施工。下沉原理是利用沉井自重,克服井壁阻力下沉,需要先挖出井内土体,减少壁阻力,再自重下沉。在挖出井内土体过程中,难以保证井外水土稳定性,沉井周边土体流失下沉,进而造成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的破坏。施工中还有沉井失稳,倾斜的危险。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需求,这就需要采用一种好的方法,对地质条件差,环境要求高的位置的沉井施工,以达到保护沉井周边建筑物安全,增强沉井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顶推用沉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它能解决现有沉井施工中投入大、环境危害大、下沉稳定性差等问题,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环境要求高的场地的沉井施 ...
【技术保护点】
1.顶推用沉井装置,包括方形沉井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沉井本体(4)的上部四角分别设置顶推角梁(2),方形沉井本体(4)内部四角位置固定设有四根抗拔桩(6),所述抗拔桩(6)位置与顶推角梁(2)上下一一对应,所述顶推角梁(2)上设有顶推装置(1),抗拔桩(6)顶部设有传力连接件(5),抗拔桩(6)与顶推角梁(2)、顶推装置(1)通过钢绞线(3)连接,顶推装置(1)的顶推推力依次通过顶推角梁(2)和传力连接件(5)传给抗拔桩(6),抗拔桩(6)提供反力实现沉井下沉。
【技术特征摘要】
1.顶推用沉井装置,包括方形沉井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沉井本体(4)的上部四角分别设置顶推角梁(2),方形沉井本体(4)内部四角位置固定设有四根抗拔桩(6),所述抗拔桩(6)位置与顶推角梁(2)上下一一对应,所述顶推角梁(2)上设有顶推装置(1),抗拔桩(6)顶部设有传力连接件(5),抗拔桩(6)与顶推角梁(2)、顶推装置(1)通过钢绞线(3)连接,顶推装置(1)的顶推推力依次通过顶推角梁(2)和传力连接件(5)传给抗拔桩(6),抗拔桩(6)提供反力实现沉井下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用沉井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推装置(1)包括顶推锚具(101)、穿心千斤顶(102)及顶铁(103),顶铁(103)为若干个,设置在穿心千斤顶(102)与顶推角梁(2)之间,钢绞线(3)上端依次从下至上穿过顶推角梁(2)、顶铁(103)及穿心千斤顶(102),端头通过顶推锚具(101)固定在穿心千斤顶(102)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用沉井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力连接件(5)包括上锚具(501)、锚定板(502)、下锚具(503)及抗拔钢筋(504),钢绞线(3)下端端部穿过锚定板(502)后下锚具(503)固定;抗拔钢筋(504)上端端部穿过锚定板(502)后上锚具(501)固定,下端端部与抗拔桩(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推用沉井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铁(103)厚度为0.2m,顶铁(103)的个数为1-5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推用沉井装置,其特征在于锚定板(502)为圆形多孔钢板结构。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用沉井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实施环境,对沉井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对现场场地进行清理,地面进行硬化,对进场的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投入使用;2)抗拔桩(6)施工抗拔桩(6)即钻孔灌注桩,施工步骤依次为:钻机定位、打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下钢筋笼、浇筑水下混凝土;3)沉井制作的基槽开挖,开挖深度2米,并清除杂填土;4)刃脚垫层施工,根据计规范算确定砂垫层厚度并铺设砂垫层,压实后再铺设混凝土垫层;5)分节制作沉井结构搭设钢管支架、绑扎钢筋、立模板,砼浇筑;浇筑结束后对砼进行覆盖保湿养护,得到方形沉井本体(4);6)搭设操作平台在顶推角梁顶部安装沉井顶推作业平台(7),共四个,分别位于沉井四角;7)拆除模板、支架拆除步骤5)中的模板,将沉井结构表面清理干净,拆除沉井内外侧的钢管支架;8)安装顶推装置(1)和传力连接件(5)破除步骤2)制得的抗拔桩(6)桩头,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小勇,王焕珍,周松国,龚星波,姚宇翔,余应雷,孙斌,方俊,黄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