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403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框体下端设有卡针,卡针卡进边坡内部,框体两侧设有连接层,连接层一端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层另一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下端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安装有螺钉,框体外侧还设有卡槽,小螺钉卡在卡槽内部,框体内部设有框架,框架中间设有若干蜂巢,蜂巢上设有若干连接卡槽,框架两侧设有若干通水管,框架内侧设有漏水孔,罩体外侧设有连接块,罩体内部设有若干护罩,护罩上设有漏水孔,护罩内部设有防护网,培养装置外侧设有若干卡块,卡块与卡槽相对应,培养装置内部设有定型框与培养装置可拆卸连接,定型框下端固定设有培养袋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对边坡进行生态治理,不仅能够改善边坡土壤环境而且还美观。

A Method of Slo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高铁、高速公路修建与河道治理过程中均涉及到边坡的结构稳定和生态修复的问题。边坡是高铁、高速公路及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坡由于其形状特殊因此经常会发生碎落、坍塌、滑塌甚至滑坡,不仅严重影响环境美观,导致水土流失,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车辆堵塞,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的边坡修复方法,大多在边坡栽种植被来进行边坡上台修复治理,采用简单的支架进行土壤固定稳固,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土壤固定,但是其并不能有效的保护土壤,在坡面收到冲击的时候还是会发生坍塌、碎落以及滑坡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需要整治的坡面进行清理,清除坡面表面的松散石块及杂物,并在坡面打出若干凹槽,凹槽位置对应培养装置或者说是蜂窝的位置,将坡面压实、整平;第二步:将框体固定在坡面上,框体上的卡针卡进坡面内部,随后往卡针内部注射粘合剂,使卡针与坡面固定,将若干框体相连接,框体的连接凸块卡进连接槽内部并通过螺钉连接,框体底部通水管相互连接;第三步:将填充有培养土及定型土的培养装置卡在蜂窝内,蜂窝底部设有限位块将培养装置卡在蜂窝内部保证其不会下陷;第四步:将罩体卡在框体上端,罩体上的连接块卡进卡槽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五步:将最外侧的框体上的通水管外侧连接水源,定期向通水管内疏通水源与营养液,保证培养装置内部的植物种子拙长成长,也能够在外侧打农药防止害虫。优选的,框体内部安装培养装置,框体上端与罩体可拆卸连接;框体下端设有卡针,卡针卡进边坡内部,框体两侧设有连接层,连接层一端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层另一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下端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安装有螺钉,框体外侧还设有卡槽,螺钉卡在卡槽内部,框体内部设有框架,框架中间设有若干蜂巢,蜂巢上设有若干连接卡槽,框架两侧设有若干通水管,蜂巢之外的框架内部可通入水流,框架内侧也就是蜂巢的边缘设有漏水孔;罩体外侧设有连接块,罩体内部设有若干护罩,护罩上设有漏水孔,护罩内部设有防护网;培养装置外侧设有若干卡块,卡块与卡槽相对应,培养装置内部设有定型框与培养装置可拆卸连接,定型框下端固定设有培养袋,培养袋底部设有培养土,培养土上端设有定型土。优选的,定型土由煤渣、废土等经过处理后无污染的土壤或者粘土按照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在定型土内部填充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或者肥料等促进培养土内部种子生长发育。优选的,营养土包括大田土、腐熟厩肥、植物种子及粘合剂,少量粘合剂涂抹装在大田土上,植物种子装在大田土与腐熟厩肥内部。优选的,植物种子包括胡枝子、马棘、多花木蓝、杜鹃、白喜草、狗牙根、弯叶画眉草、结缕草、马唐等一种或者多种种子。优选的,防护网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防护网的材料使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优选的,卡针内部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能够向土壤内部注射粘合剂,加强土壤稳定性。优选的,通水管与框架内部连接,通水管的头部能够相互连接。优选的,培养袋材料采用聚丙烯等材料。优选的,培养装置底部设有限位块,培养装置底部的限位块将定型框卡在培养装置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不同的框体进行连接,并且牢牢的固定在坡面上,能够有效的对坡面土壤进行固定,防止坡面出现滑坡滚石的危险;利用不同的框体进行连接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坡面;框体上设有若干呈规则排列的蜂窝,能够根据需要摆出不同造型的植被形状,既有效的进行坡面治理,又能提升观赏性;培养装置内部能够有效的促进植物种子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够对植被进行保护;罩体不仅能够有效的进行植被防护,同时还能够稳定坡面,方式坡面出现滑坡问题,罩体上设有防护网能够防止坡面收到侵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框体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罩体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培养装置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培养装置解剖图。图中:1边坡、2框体、3罩体、4培养装置、20卡针、21连接层、22卡槽、23框架、24蜂巢、25通水管、31连接块、32护罩、41卡块、42定型框、43培养袋、211连接凸块、212连接槽、213螺纹槽、214螺钉、241卡槽、321漏水孔、322防护网、431培养土、432定型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5所示,实施例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框体2、罩体3及培养装置4,框体2内部安装培养装置4,框体2上端与罩体3可拆卸连接;如图2所示,框体2下端设有卡针20,卡针20卡进边坡1内部,框体2两侧设有连接层21,连接层21一端设有连接凸块211,连接层21另一端设有连接槽212,连接槽212上下端设有螺纹槽213,螺纹槽213内安装有螺钉214,框体2外侧还设有卡槽22,螺钉卡在卡槽22内部,框体2内部设有框架23,框架23中间设有若干蜂巢24,蜂巢24上设有若干连接卡槽241,框架23两侧设有若干通水管25,蜂巢24之外的框架23内部可通入水流,框架23内侧也就是蜂巢24的边缘设有漏水孔;如图3所示,罩体3外侧设有连接块31,罩体3内部设有若干护罩32,护罩32上设有漏水孔321,护罩32内部设有防护网322;如图4所示,培养装置4外侧设有若干卡块41,卡块41与卡槽22相对应,培养装置4内部设有定型框42与培养装置4可拆卸连接,定型框42下端固定设有培养袋43,培养袋43底部设有培养土431,培养土431上端设有定型土43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定型土432由煤渣、废土等经过处理后无污染的土壤或者粘土按照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在定型土432内部填充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或者肥料等促进培养土431内部种子生长发育。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营养土包括大田土、腐熟厩肥、植物种子及粘合剂,少量粘合剂涂抹装在大田土上,植物种子装在大田土与腐熟厩肥内部。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植物种子包括胡枝子、马棘、多花木蓝、杜鹃、白喜草、狗牙根、弯叶画眉草、结缕草、马唐等一种或者多种种子。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防护网322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防护网的材料使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护罩32与蜂巢24内部的定型框42相对应,两者尺寸相同。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卡针20内部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能够向土壤内部注射粘合剂,加强土壤稳定性。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通水管25与框架23内部连接,通水管25的头部能够相互连接。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培养袋43材料采用聚丙烯等材料。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培养装置4底部设有限位块,培养装置4底部的限位块将定型框42卡在培养装置4内部。使用方法:第一步:将需要整治的坡面进行清理,清除坡面表面的松散石块及杂物,并在坡面打出若干凹槽,凹槽位置对应培养装置4或者说是蜂窝24的位置,将坡面压实、整平。第二步:将框体2固定在坡面1上,框体2上的卡针20卡进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需要整治的坡面进行清理,清除坡面表面的松散石块及杂物,并在坡面打出若干凹槽,凹槽位置对应培养装置或者说是蜂窝的位置,将坡面压实、整平;第二步:将框体固定在坡面上,框体上的卡针卡进坡面内部,随后往卡针内部注射粘合剂,使卡针与坡面固定,将若干框体相连接,框体的连接凸块卡进连接槽内部并通过螺钉连接,框体底部通水管相互连接;第三步:将填充有培养土及定型土的培养装置卡在蜂窝内,蜂窝底部设有限位块将培养装置卡在蜂窝内部保证其不会下陷;第四步:将罩体卡在框体上端,罩体上的连接块卡进卡槽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五步:将最外侧的框体上的通水管外侧连接水源,定期向通水管内疏通水源与营养液,保证培养装置内部的植物种子拙长成长,也能够在外侧打农药防止害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需要整治的坡面进行清理,清除坡面表面的松散石块及杂物,并在坡面打出若干凹槽,凹槽位置对应培养装置或者说是蜂窝的位置,将坡面压实、整平;第二步:将框体固定在坡面上,框体上的卡针卡进坡面内部,随后往卡针内部注射粘合剂,使卡针与坡面固定,将若干框体相连接,框体的连接凸块卡进连接槽内部并通过螺钉连接,框体底部通水管相互连接;第三步:将填充有培养土及定型土的培养装置卡在蜂窝内,蜂窝底部设有限位块将培养装置卡在蜂窝内部保证其不会下陷;第四步:将罩体卡在框体上端,罩体上的连接块卡进卡槽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五步:将最外侧的框体上的通水管外侧连接水源,定期向通水管内疏通水源与营养液,保证培养装置内部的植物种子拙长成长,也能够在外侧打农药防止害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框体内部安装培养装置,框体上端与罩体可拆卸连接;框体下端设有卡针,卡针卡进边坡内部,框体两侧设有连接层,连接层一端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层另一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下端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安装有螺钉,框体外侧还设有卡槽,螺钉卡在卡槽内部,框体内部设有框架,框架中间设有若干蜂巢,蜂巢上设有若干连接卡槽,框架两侧设有若干通水管,蜂巢之外的框架内部可通入水流,框架内侧也就是蜂巢的边缘设有漏水孔;罩体外侧设有连接块,罩体内部设有若干护罩,护罩上设有漏水孔,护罩内部设有防护网;培养装置外侧设有若干卡块,卡块与卡槽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琳桑胡靖华郑柳凤张艳华陈文忠黄陈香叶荣松杨伟明康艺红王航海王青霞林鸿钦刘淑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