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01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包括风电船坐底,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纵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一对称线,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横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二对称线,将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的交点记为对称中心,所述风电船坐底的上表面设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水平压载水舱,所述水平压载水舱上表面设有多个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压载水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采用该坐底结构,可实现坐底风电安装船坐底试验的目的,同时缩短试验周期。

A Bottom Seating Structure for Wind Power Installation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坐底超压载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风电式平台都是采用自升式,没有采用坐底式。坐底式风电平台具有简单的构造,投资较少,建造周期短等优点,将成为一种新型船型被市场广泛使用,但采用坐底风电安装船的难点需要攻克如何进行坐底试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坐底试验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而限制了坐底式风电平台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采用该坐底结构,可实现坐底风电安装船坐底试验的目的,同时缩短试验周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包括风电船坐底,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纵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一对称线,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横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二对称线,将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的交点记为对称中心,所述风电船坐底的上表面设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水平压载水舱,所述水平压载水舱上表面设有多个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压载水舱。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分为11个水平压载水舱组,分别将11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组记为NO.1-NO.11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每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组均包括一个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所述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沿所述第一对称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彼此连接,所述NO.5-NO.11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沿所述第一对称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并位于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外侧。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竖直压载水舱分为4个竖直压载水舱组,分别将4个所述竖直压载水舱组记为NO12-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每个所述竖直压载水舱组均包括一个左压载水舱和右压载水舱,所述左压载水舱和右压载水舱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NO12和NO13号竖直压载水舱组分别堆垛设置于所述NO7和NO9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上方,所述NO14和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分别堆垛设置于所述NO12和NO13号竖直压载水舱组的上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NO.8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左侧压载水舱及右侧压载水舱内均设有潜水泵舱和海水阀箱。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还包括两个排压载空压机室组,分别将两个所述排压载空压机室组记为NO.1-NO.2号排压载空压机室组,每个所述排压载空压机室组均包括一个左侧排压载空压机室和一个右侧排压载空压机室,所述NO.1-NO.2号排压载空压机室组分别堆垛设置于所述NO14-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的上方。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通过在坐底结构上设置多个水平压载水舱和多个竖直压载水舱,并计算出坐底试验所需的超压载水量,然后依次向水平压载水舱和竖直压载水舱注入所需的超压载水量,从而实现对坐底结构的超压载试验,采用该坐底结构,可实现坐底风电安装船坐底试验的目的,同时缩短试验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向编号为NO.5-NO.11及NO.1的水平压载水舱组内注水的示意图;图2为向编号为NO.2-NO.4的水平压载水舱组内注水的示意图;图3为向编号为NO12-NO13号竖直压载水舱组内注水的示意图;图4为向编号为NO14-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内注水的示意图;图5为非起重工况下坐底的下沉深度与排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包括风电船坐底,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纵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一对称线,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横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二对称线,将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的交点记为对称中心,所述风电船坐底的上表面设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水平压载水舱,所述水平压载水舱上表面设有多个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压载水舱。具体地,通过在坐底结构上设置多个水平压载水舱和多个竖直压载水舱,并计算出坐底试验所需的超压载水量,然后依次向水平压载水舱和竖直压载水舱注入所需的超压载水量,从而实现对坐底结构的超压载试验,采用该坐底结构,可实现坐底风电安装船坐底试验的目的,同时缩短试验周期。进一步地,为保证在超压载过程中风电船坐底整体手里均匀,从而平稳下沉,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分为11个水平压载水舱组,分别将11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组记为NO.1-NO.11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每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组均包括一个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所述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沿所述第一对称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彼此连接,所述NO.5-NO.11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沿所述第一对称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并位于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外侧。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竖直压载水舱分为4个竖直压载水舱组,分别将4个所述竖直压载水舱组记为NO12-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每个所述竖直压载水舱组均包括一个左压载水舱和右压载水舱,所述左压载水舱和右压载水舱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NO12和NO13号竖直压载水舱组分别堆垛设置于所述NO7和NO9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上方,所述NO14和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分别堆垛设置于所述NO12和NO13号竖直压载水舱组的上方。如此,即可保证在坐底试验超压载至风电船坐底的力相对均匀、保证坐底试验过程安全顺利的开展。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压载舱内进行注水同时实现压载舱内部的排空压,本实施例中,所述NO.8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左侧压载水舱及右侧压载水舱内均设有潜水泵舱和海水阀箱。所述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还包括两个排压载空压机室组,分别将两个所述排压载空压机室组记为NO.1-NO.2号排压载空压机室组,每个所述排压载空压机室组均包括一个左侧排压载空压机室和一个右侧排压载空压机室,所述NO.1-NO.2号排压载空压机室组分别堆垛设置于所述NO14-NO15号竖直压载水舱组的上方。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的坐底超压载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坐底试验环境并对坐底试验装置进行实验前的检查;(2)对坐底试验装置进行抛锚定位,使坐底结构缓慢下沉至与海底泥面接触;(3)当坐底结构缓慢下沉至与海底泥面接触后,依次向水平压载水舱和竖直压载水舱内注水,待达到预定的超压载水量后停止注水;(4)观察坐底试验结果。本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选取坐底试验环境的具体环境条件为:水深(含入泥深度)小于等于32m;风速小于等于36.0m/s(非起重公开);有义波高(水深30米及以下,含入泥深度)小于等于3.0m;有义波高(水深32米,含入泥深度)小于等于2.0m;波浪谱峰周期4.0-8.0s;表面流速小于等于2.0kn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电船坐底,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纵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一对称线,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横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二对称线,将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的交点记为对称中心,所述风电船坐底的上表面设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水平压载水舱,所述水平压载水舱上表面设有多个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压载水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电船坐底,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纵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一对称线,将所述风电船坐底上表面沿船体的横向的对称线记为第二对称线,将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的交点记为对称中心,所述风电船坐底的上表面设有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水平压载水舱,所述水平压载水舱上表面设有多个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压载水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分为11个水平压载水舱组,分别将11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组记为NO.1-NO.11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每个所述水平压载水舱组均包括一个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所述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沿所述第一对称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左侧压载水舱和右侧压载水舱彼此连接,所述NO.5-NO.11号水平压载水舱组沿所述第一对称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并位于所述NO.1-NO.4号水平压载水舱组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平章强项灵平李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