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0~8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15份,环氧树脂乳液8~12份,固化剂3~8份,锌粉60~7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环氧树脂乳液10~20份,固化剂5~10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0~3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4份,无机抗菌剂1~3份,消泡剂2~5份,流平剂1~3份,去离子水70~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综合性能优异,在塑胶制品的使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n Antibacterial Coating Formula for Plastic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表面涂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严格,良好的居家环境是人们现在追求的主要目标。现有的人们在居住之前,对房屋进行装修,装修设计领域目前在建筑行业里面算是比较热火的行业,从事装修的人员也比较多。众所周知,在装修领域中,涂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装修材料,涂料一般涂刷与塑胶件表面,但是,现有的涂料使用完成以后,房屋内部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且塑胶件长时间使用以后表面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人体健康,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一定不便。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0~8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15份,环氧树脂乳液8~12份,固化剂3~8份,锌粉60~7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环氧树脂乳液10~20份,固化剂5~10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0~3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4份,无机抗菌剂1~3份,消泡剂2~5份,流平剂1~3份,去离子水70~80份。优选的,所述纳米碳化硅粉末和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分别为50~100nm和80~120nm。优选的,所述无机抗菌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银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氧化锌和所述氧化银的质量比为1.1~2:1。优选的,所述A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25%,所述B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75%。优选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1~14份,环氧树脂乳液9~11份,固化剂4~6份,锌粉62~68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2.5~37.5份,环氧树脂乳液13~18份,固化剂6~9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3~27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4.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5~3.5份,无机抗菌剂1.5~2.5份,消泡剂2.75~4.25份,流平剂1.5~2.5份,去离子水72~78份。优选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2.5份,环氧树脂乳液10份,固化剂5份,锌粉65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5份,环氧树脂乳液15份,固化剂7.5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5份,纳米碳化硅粉末4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3份,无机抗菌剂2份,消泡剂3.5份,流平剂2份,去离子水7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综合性能优异,在塑胶制品的使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0~8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15份,环氧树脂乳液8~12份,固化剂3~8份,锌粉60~7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环氧树脂乳液10~20份,固化剂5~10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0~3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4份,无机抗菌剂1~3份,消泡剂2~5份,流平剂1~3份,去离子水70~80份。其中,所述纳米碳化硅粉末和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分别为50~100nm和80~120nm,优选的,所述纳米碳化硅粉末和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分别为80nm和100nm;所述无机抗菌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银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锌和所述氧化银的质量比为1.1~2:1,优选的,所述氧化锌和所述氧化银的质量比为1.5:1;进一步的,所述A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25%,所述B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75%。下述以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实施例1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8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份,环氧树脂乳液8份,固化剂3份,锌粉6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0份,环氧树脂乳液10份,固化剂5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份,无机抗菌剂1份,消泡剂2份,流平剂1份,去离子水70份。实施例2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5%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5%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1份,环氧树脂乳液9份,固化剂4份,锌粉62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2.5份,环氧树脂乳液13份,固化剂6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3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5份,无机抗菌剂1.5份,消泡剂2.75份,流平剂1.5份,去离子水72份。实施例3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5%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5%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2.5份,环氧树脂乳液10份,固化剂5份,锌粉65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5份,环氧树脂乳液15份,固化剂7.5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5份,纳米碳化硅粉末4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3份,无机抗菌剂2份,消泡剂3.5份,流平剂2份,去离子水75份。实施例4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5%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5%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4份,环氧树脂乳液11份,固化剂6份,锌粉68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7.5份,环氧树脂乳液18份,固化剂9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7份,纳米碳化硅粉末4.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3.5份,无机抗菌剂2.5份,消泡剂4.25份,流平剂2.5份,去离子水78份。实施例5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为3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5份,环氧树脂乳液12份,固化剂8份,锌粉7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40份,环氧树脂乳液20份,固化剂10份,陶瓷氮化铝粉末3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4份,无机抗菌剂3份,消泡剂5份,流平剂3份,去离子水80份。通过对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的抗菌性和耐磨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上述实施例1~5中的配方得到的耐磨抗菌塑胶涂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综合性能优异,在塑胶制品的使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0~8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15份,环氧树脂乳液8~12份,固化剂3~8份,锌粉60~7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环氧树脂乳液10~20份,固化剂5~10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0~3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4份,无机抗菌剂1~3份,消泡剂2~5份,流平剂1~3份,去离子水70~80份。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2 CN 20181118630121.一种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A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70~80%的B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A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15份,环氧树脂乳液8~12份,固化剂3~8份,锌粉60~70份,所述B组成包括: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环氧树脂乳液10~20份,固化剂5~10份,陶瓷氮化铝粉末20~30份,纳米碳化硅粉末3~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4份,无机抗菌剂1~3份,消泡剂2~5份,流平剂1~3份,去离子水70~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化硅粉末和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分别为50~100nm和80~1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抗菌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银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塑胶制品表面的抗菌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和所述氧化银的质量比为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天,黄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熙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