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断层带是指由主断层面及其两侧破碎岩块以及若干次级断层或破裂面组成的地带。在国内,断面倾角大于45°或30°的高角度逆断层称为逆冲断层,对于穿越倾角大于60°的陡倾逆冲断层的隧道施工难度更大,其中陡倾逆冲断层指断面倾角大于60°的逆冲断层。碎屑岩是指由母岩机械风化产生的矿物和岩石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和胶结而形成的岩石;其组分除碎屑颗粒外,还有杂基和胶结物。对于碎屑岩地层进行隧道施工时,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当所处地层为富含地下水的富水地层时,岩体破碎为地下水的赋存与富集提供了更有利条件,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中极易发生涌水涌砂,再加上断层断面倾角大于60°,易造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与效益。因而,对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的隧道进行施工时,所存在的施工风险非常大,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指的是富含地下水且地层为碎屑岩地层的陡倾逆冲断层,待开挖至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时,掌子面极易突发涌水、涌砂,并且由于碎屑岩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层喷射于隧道洞(1)内壁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初喷层(2)、多榀对隧道洞(1)进行支护且支立于混凝土初喷层(2)内侧的型钢钢架(3)、由一层喷射于混凝土初喷层(2)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复喷层(4)、多榀对隧道洞(1)进行支护且支立于混凝土复喷层(4)内的格栅钢架(5)和由一层喷射于混凝土复喷层(4)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内喷层(6),所述型钢钢架(3)和格栅钢架(5)均为对隧道洞(1)进行全断面支护的支护钢架且二者的形状均与隧道洞(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所述混凝土初喷层(2)、混凝土复喷层(4)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层喷射于隧道洞(1)内壁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初喷层(2)、多榀对隧道洞(1)进行支护且支立于混凝土初喷层(2)内侧的型钢钢架(3)、由一层喷射于混凝土初喷层(2)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复喷层(4)、多榀对隧道洞(1)进行支护且支立于混凝土复喷层(4)内的格栅钢架(5)和由一层喷射于混凝土复喷层(4)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内喷层(6),所述型钢钢架(3)和格栅钢架(5)均为对隧道洞(1)进行全断面支护的支护钢架且二者的形状均与隧道洞(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所述混凝土初喷层(2)、混凝土复喷层(4)和混凝土内喷层(6)的横断面形状均与隧道洞(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多榀所述型钢钢架(3)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进行布设,多榀所述型钢钢架(3)通过纵向连接结构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榀所述格栅钢架(5)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格栅钢架(5)的数量与型钢钢架(3)的数量相同,每榀所述型钢钢架(3)内侧均布设有一榀所述格栅钢架(5),每榀所述型钢钢架(3)与布设于其内侧的格栅钢架(5)均布设于隧道洞(1)的同一隧道断面上;多榀所述型钢钢架(3)均埋设于混凝土复喷层(4)内,所述混凝土复喷层(4)的层厚大于型钢钢架(3)的厚度;多榀所述格栅钢架(5)均埋设于混凝土内喷层(6)内,所述混凝土内喷层(6)的厚度大于格栅钢架(5)的厚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初喷层(2)的层厚为3cm~5cm。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榀所述型钢钢架(3)与位于其内侧的格栅钢架(5)之间的净距不小于5cm。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内喷层(6)包括外侧混凝土层和位于所述外侧混凝土层内侧的内侧混凝土层,多榀所述格栅钢架(5)均固定于所述外侧混凝土层内;所述内侧混凝土层的层厚不小于5cm。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内喷层(6)内设置有防水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辉,王存宝,段锋,李瑛,胡晓辉,李奕,郑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