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0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隔器,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该封隔器包括:解卡机构、锚定机构、第一坐封机构和第二坐封机构;第一坐封机构包括:第一中心管、第一活塞组件、第一销钉、至少一个第一锁块和第二中心管;第一中心管的上端与解卡机构中的第三中心管相连,第一中心管通过传压孔与第一活塞组件连通,第一活塞组件通过第一销钉进行固定;第一中心管的下部连接第二中心管,第一活塞组件的内凹台阶与第二中心管的外凸台阶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锁块锁定,第二中心管连接第二坐封机构。该封隔器避免了随管柱下井过程中由于惯性力原因造成的封隔器中途坐封、管柱失效的现象,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封隔器入井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及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隔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封隔器。
技术介绍
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随着油田开采的深入,地层情况越来越复杂,往往需要对油水井进行分层作业,而对油水井的分层作业一般都是通过封隔器来实现。目前油水井常用的封隔器主要包括:解卡机构、锚定机构、坐封机构。解卡机构连接锚定机构,锚定机构连接坐封机构。使用封隔器进行分层作业时,大多都是通过液压实现封隔器的坐封,通过上提管柱,管柱带动解卡机构中的接头实现封隔器的解封。作业时,封隔器随管柱下行至设计井深后,从油管内加液压,压力经坐封机构中的中心管上的传压孔推动坐封机构中的活塞上行,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坐封机构中的坐封销钉被剪断,活塞继续上行推动并压缩锚定机构中的胶筒密封油套环空,从而实现封隔器的坐封。但目前使用的这种封隔器坐封压差高,封隔器随管柱下井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的原因易造成封隔器中途坐封,这样不但会引起管柱失效,影响到施工进度,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油水井施工的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封隔器,可解决封隔器随管柱下井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的原因造成封隔器中途坐封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包括:解卡机构、锚定机构、第一坐封机构和第二坐封机构;所述第一坐封机构包括:第一中心管、第一活塞组件、第一销钉、至少一个第一锁块和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上端与所述解卡机构中的第三中心管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上部外侧设有双凸台阶,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锚定机构中的第二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一中心管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中心管上设有传压孔,所述第一中心管通过所述传压孔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连通,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侧,所述第一活塞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销钉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一中心管的第二密封圈,第一中心管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的上部外侧还设计有外凸台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内凹台阶与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外凸台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锁块锁定,所述第一锁块的内侧由所述第一活塞组件支撑,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坐封机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管和所述第一活塞套之间,且第一活塞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套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的外侧设有外凹台阶,所述第一活塞套的内侧设有内凸台阶,所述第一活塞套的内凸台阶与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凹台阶配套啮合;且所述第一活塞套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套和所述第二中心管的第四密封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坐封机构包括:锁环、支撑环、至少一个第二销钉、锁套、第一接头和第三销钉;所述锁环设置于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台肩处,所述支撑环套在所述第二中心管上且位于所述锁环的下部,所述支撑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二中心管上;所述第一活塞套的下部连接所述锁套,所述锁套的内侧设有倾斜一定角度的锯齿形螺纹孔,所述第三销钉穿过所述锯齿形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设计有至少一条内凹的便于液流通过的螺旋槽,所述第一接头的凸出的螺旋扶正筋便于实现全周向扶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套;所述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三中心管与所述第二活塞套之间,所述第二活塞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三中心管的上部的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套的第六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套的下部设计有内凸台阶,所述内凸台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平衡井筒压差的压力平衡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锚定机构还包括:卡瓦套、至少一个卡瓦、箍环、第一锥体,至少一个第四销钉、第四中心管和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锥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卡瓦,每个卡瓦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所述箍环,所述至少一个卡瓦的下部设有所述第一锥体,所述第一锥体的上部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三中心管的第七密封圈,所述第一锥体的下部内侧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四中心管的第八密封圈;所述卡瓦套的内侧两端设计有凹凸错落分布的台阶,所述每个卡瓦和所述第一锥体的上部均位于所述卡瓦套的内部并套装在所述第三中心管上,且所述卡瓦套和所述第一锥体的上部通过所述凹凸错落分布的台阶相连并旋转固定;所述卡瓦套上设有至少一个键槽状的长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销钉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键槽状的长孔固定在所述第一锥体的上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锥体的下部还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护碗、第一胶筒、第一隔环、第二胶筒、第二隔环、第三胶筒、第二保护碗和胶筒座,且依次套装在所述第四中心管上;所述胶筒座的上部内侧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胶筒座和所述第四中心管的第九密封圈,所述胶筒座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活塞套。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卡机构还包括:第二接头、至少一个第五销钉、第二连接套、第二锁块和第二锥体;所述第二接头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中心管的第十密封圈,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圆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五销钉槽,所述第二接头的外部套装有所述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五销钉通过所述第五销钉槽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锥体的上部,所述第二锥体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平衡井内压差的油套连通孔,所述第三中心管的外圆上部外侧设有双级凸台阶,所述第二锁块位于所述第三中心管的双级凸台阶与所述第二接头的双级凹台阶之间,所述第三中心管的双级凸台阶与所述第二锁块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锁块在所述第二接头的下部包围下和所述第三中心管的相互啮合下不能脱离,且所述第二锁块的下部在所述第二锥体的支撑作用下固定不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头与油管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的内侧中部还设计有一组对称的内凸台阶,所述第三中心管的上部为对称的开口状,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凸台阶与所述第三中心管的上部采用脱节式设计并交错相连,传递扭矩,避免所述第一中心管和所述第三中心管旋转。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中心管的下部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螺纹;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下部设有传压孔,所述传压孔用于分散所述第一活塞套和所述第一锁块受到的作用力。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密封圈均为O型密封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在封隔器随管柱下井过程中,管柱内产生的惯性力,通过第一中心管上的传压孔进入第一活塞腔内,推动第一活塞上移,而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套通过第一销钉进行固定,第一销钉阻止第一活塞上移,将管柱内产生的惯性力通过第一活塞套和第一锁块作用到第二中心管上,防止了第一活塞上移造成封隔器中途坐封。该封隔器避免了随管柱下井过程中由于惯性力原因造成的封隔器中途坐封、管柱失效的现象,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封隔器入井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及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隔器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解卡机构、锚定机构、第一坐封机构和第二坐封机构;所述第一坐封机构包括:第一中心管(1)、第一活塞组件(2)、第一销钉(3)、至少一个第一锁块(4)和第二中心管(5);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上端与所述解卡机构中的第三中心管(6)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上部外侧设有双凸台阶,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锚定机构中的第二活塞组件(7)和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第一密封圈(8);所述第一中心管(1)上设有传压孔(9),所述第一中心管(1)通过所述传压孔(9)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连通,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外侧,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销钉(3)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和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管(5),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上部外侧还设计有外凸台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的内凹台阶与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外凸台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块(4)锁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块(4)的内侧由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支撑,所述第二中心管(5)连接所述第二坐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解卡机构、锚定机构、第一坐封机构和第二坐封机构;所述第一坐封机构包括:第一中心管(1)、第一活塞组件(2)、第一销钉(3)、至少一个第一锁块(4)和第二中心管(5);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上端与所述解卡机构中的第三中心管(6)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上部外侧设有双凸台阶,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锚定机构中的第二活塞组件(7)和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第一密封圈(8);所述第一中心管(1)上设有传压孔(9),所述第一中心管(1)通过所述传压孔(9)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连通,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外侧,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销钉(3)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和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一中心管(1)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管(5),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上部外侧还设计有外凸台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的内凹台阶与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外凸台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块(4)锁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块(4)的内侧由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支撑,所述第二中心管(5)连接所述第二坐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2)包括:第一活塞(201)和第一活塞套(202);所述第一活塞(201)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管(1)和所述第一活塞套(202)之间,且第一活塞(201)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201)和所述第一活塞套(202)的第三密封圈(11);所述第一活塞(201)的外侧设有外凹台阶,所述第一活塞套(202)的内侧设有内凸台阶,所述第一活塞套(202)的内凸台阶与所述第一活塞(201)的外凹台阶配套啮合;且所述第一活塞套(202)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活塞套(202)和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第四密封圈(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坐封机构包括:锁环(13)、支撑环(14)、至少一个第二销钉(15)、锁套(16)、第一接头(17)和第三销钉(18);所述锁环(13)设置于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台肩处,所述支撑环(14)套在所述第二中心管(5)上且位于所述锁环(13)的下部,所述支撑环(14)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销钉(15)固定在所述第二中心管(5)上;所述第一活塞套(202)的下部连接所述锁套(16),所述锁套(16)的内侧设有倾斜一定角度的锯齿形螺纹孔,所述第三销钉(18)穿过所述锯齿形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接头(17)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接头(17)的外侧设计有至少一条内凹的便于液流通过的螺旋槽,所述第一接头(17)的凸出的螺旋扶正筋便于实现全周向扶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7)包括第二活塞(701)和第二活塞套(702);所述第二活塞(701)位于所述第三中心管(6)与所述第二活塞套(702)之间,所述第二活塞(701)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活塞(701)与所述第三中心管(6)的上部的第五密封圈(19),所述第二活塞(701)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活塞(701)与所述第二活塞套(702)的第六密封圈(20),所述第二活塞套(702)的下部设计有内凸台阶,所述内凸台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平衡井筒压差的压力平衡孔(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机构还包括:卡瓦套(22)、至少一个卡瓦(23)、箍环(24)、第一锥体(25),至少一个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华王玲玲王芳邱贻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