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成助专利>正文

内含耐高温金属网骨架的耐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38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6
一种内含耐高温金属网骨架的耐火板,包含本体;多个金属线,以两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中;以及填充物,设置于该多个金属线的两端的外侧;其中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下层为第一层,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上层为第二层,该第一层的金属线数量比该第二层的金属线数量多,其中,该第一层的金属线与该第二层的金属线仅在交错的部分彼此重叠,并且其中该第二层的金属线的水平位置依据该第一层的相邻两平行金属线的中线的水平位置设置。

Refractory plate with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metal mesh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含耐高温金属网骨架的耐火板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耐火板。特别是,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内含耐高温金属网骨架的耐火板
技术介绍
已知耐火板的配方原料如下:堇青石40%、莫来石(Mullite)35%和粘土25%。经辗压混合均匀,再高压成型,经过烧成即为一般耐火板。在一般的尺寸规格下被使用于生产时,例如:长度(l)X宽度(w)x厚度(t)=450mm×450mm×15mm。耐火板的下方设置四个角柱。耐火板的水平面所承载15公斤的生坯体在1300℃温度下被烧成。然而,在耐火板被使用5~10次后,就出现弯曲变形,甚至破裂的情况。以上这样情况下的耐火板在操作环境中已属不堪使用。因此,耐火板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仍在配方材料、成型压力以及烧成温度上尝试改善耐火板的使用寿命。然而,该多个尝试的结果皆不甚理想,所以几乎都是SiC碳化硅板占据市场。已知耐火板的技术效果无法比拟SiC碳化硅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耐火板,用以解决以上先前技术所提到的问题。本耐火板包含本体;多个金属线,以两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中;以及填充物,设置于该多个金属线的两端的外侧;其中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下层为第一层,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上层为第二层,该第一层的金属线数量比该第二层的金属线数量多,其中该第一层的金属线与该第二层的金属线仅在交错的部分彼此重叠,并且其中该第二层的金属线的水平位置依据该第一层的相邻两平行金属线的中线的水平位置设置。本技术上述的态样解决了耐火板可能发生的弯曲、变形或破裂的问题,并改善了耐火板的使用寿命。相较之下,耐火板的使用寿命被延长至数百回次而几乎不会变形,可见其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耐火板的上视图;以及图2绘示依照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内含金属线耐火板沿图1的线段X-X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耐火板2:本体3:金属线4:填充物l:长度w:宽度t:厚度d:间距X-X:线段【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式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耐火板的上视图。图2绘示依照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耐火板沿图1的线段X-X的剖面图。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耐火板1包含本体2、埋设于该本体2中的多个金属线3、以及设置于该多个金属线3的两端的外侧的填充物4。参照图1与图2,多个金属线3以两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2中。该多个金属线3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下层为第一层,该多个金属线3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上层为第二层,该第一层的金属线3数量比该第二层的金属线3数量多,其中,该第一层的金属线3与该第二层的金属线3仅在交错的部分彼此重叠,并且其中该第二层的金属线3的水平位置依据该第一层的相邻两平行金属线3的中线的水平位置设置。该多个金属线3中最靠近该本体2的边缘的金属线3与该本体2的边缘之间存在间距d。间距d可以是约5mm。此外,金属线的直径与耐火板的承载强度成正比。在本实施方式的耐火板1中,金属线可以是约1mm至2mm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的耐火板1中,该多个金属线3可以多个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2中。举例来说,亦可为3、4、5或更多层。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空间大小与实际需要,弹性选择耐高温金属线3所堆栈的层数以及金属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的耐火板1中,坯体的原料的厚度与经高压成型的成品的厚度比大约是2:1。也就是说,当坯体的原料的厚度为30mm,则成品的厚度为15mm。因此,在进料过程中,第一次进料10mm厚度的坯体原料,然后放置金属网骨架。再来,第二次进料10mm厚度的坯体原料,然后放置金属网骨架。接着,第三次进料10mm厚度的坯体原料,然后高压成型即完成为厚度为15mm的成品。此外,借由以两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2中的多个金属线3,可在不改变本体2的材质的情况下,增加耐火板1结构的机械强度。由于耐火板1结构的机械强度增加,使耐火板1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去抵抗高温气流过程中所导致的热胀冷缩,进而避免耐火板1发生弯曲变形,甚至破裂的情况。该本体2的耐火材料的熔点与该多个金属线3的熔点都在1400℃以上,而该填充物4的熔点在200℃以下。在窑炉进行烧制过程期间,该本体2可承受超过1300℃的高温气流。在这样的过程中,该填充物4会在达到熔点(例如,200℃)之后先行熔化。由于该填充物4的熔化,使得在该多个金属线3因受热膨胀之后所额外占据的空间并不会与本体2的原始形状出现干涉的现象。相反地,该填充物4熔化后的空间的足以容纳该多个金属线3受热后所膨胀的空间。因此,即使多个金属线3与本体2的熔点和热胀系数不同,两者在结构上并未与彼此产生干涉的现象。换言之,多个金属线3与本体2两者在结构上实质存在有空隙。这样的结构关系有助于不使耐火板1因高温气流之间过大的温差而弯曲变形。这样一来,就不会导致耐火板1断裂。在本实施方式的耐火板1中,该金属线3可以是耐高温的电热线。然而此耐高温的电热线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举例来说,亦可为镍铬合金线或铁铬铝合金线。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空间大小与实际需要,弹性选择耐高温金属线3的材质。该填充物4可以是松香胶、阿拉伯胶、或热熔胶等。此外,该本体2可以是借由以堇青石40%、莫来石(Mullite)35%和粘土25%为原料而形成。经过混合搅拌均匀使的成为含5%至8%的水分的均匀粉末,就能与金属线3以及填充物4借由高压成形为立方体状的耐火板1,长度(l)X宽度(w)x厚度(t)=450mm×450mm×15mm的板状物。同样地,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空间大小与实际需要,弹性选择填充物4以及本体2的材质以及耐火板1的尺寸。本技术上述的态样解决耐火板可能发生的变形或断裂的问题,并改善了耐火板的使用寿命,使耐火板的使用寿命被延长至已知耐火板的使用寿命的数十倍以上,例如,在耐火板的水平面所承载15公斤的坯体在1300℃温度下被烧成可达数百次不变形。这样的效果甚至可以胜过SiC碳化硅板。由于耐火板使用寿命延长,窑炉内所烧制的产品的质量也因此而被提升。此外,更简化了窑炉的制程,使得作业人员无需于窑炉烧制的过程中频繁地更换耐火板。虽然本技术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火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多个金属线,以两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中;以及填充物,设置于该多个金属线的两端的外侧;其中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下层为第一层,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上层为第二层,该第一层的金属线数量比该第二层的金属线数量多,其中该第一层的金属线与该第二层的金属线仅在交错的部分彼此重叠,并且其中该第二层的金属线的水平位置依据该第一层的相邻两平行金属线的中线的水平位置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多个金属线,以两层的堆栈方式交错地埋设于该本体中;以及填充物,设置于该多个金属线的两端的外侧;其中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下层为第一层,该多个金属线所堆栈的该两层中的上层为第二层,该第一层的金属线数量比该第二层的金属线数量多,其中该第一层的金属线与该第二层的金属线仅在交错的部分彼此重叠,并且其中该第二层的金属线的水平位置依据该第一层的相邻两平行金属线的中线的水平位置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成助
申请(专利权)人:谢成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