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37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下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机身内部设有气浮区,所述机身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右侧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左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与机身左侧壁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布水器包括与第一进水管相连接的布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下部连接有若干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右侧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气浮区中间位置设有生物氧化反应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地针对印染行业产生的印染污水进行气浮处理和生物氧化处理,净化印染污水中的水质。

A Printing and Dyeing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印染行业采用的染料70%为联苯胺型偶氮染料,这是印染污水中苯胺类物质的主要来源,苯胺是一种高毒性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效应长期与这类物质接触会引起中毒。国内外对苯胺的处理有吸附法、萃取法、光催化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等,但是现实中许多染厂根本无法采用以上方法,设备跟不上,投资大、技术欠缺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下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机身内部设有气浮区,所述机身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右侧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左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与机身左侧壁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布水器包括与第一进水管相连接的布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下部连接有若干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右侧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气浮区中间位置设有生物氧化反应区,所述生物氧化反应区内部设有若干生物填料,所述机身下方中间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部连接有叶轮,所述机身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电机轴穿过密封轴承设置,所述叶轮包括固定第一电机轴顶端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若干打散叶片,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机身右侧下部固定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下部连接有供气主管,所述供气主管上部连接有若干供气支管,所述供气支管上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下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与机身底部相连接,所述机身下部设有若干密封套,所述供气支管穿过密封套设置,所述机身上部设有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上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部前后侧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两个转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刮渣板,所述第一液压缸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有第一飞轮,所述左侧转动辊的中心轴前端连接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设有张紧机构,所述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张紧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机身右侧上部位置设有渣槽,所述渣槽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渣槽下部左侧连接有回水管,所述渣槽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渣管,所述气浮区下方设置有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为环形中空管,所述集水管上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集水管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集水管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下部连接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左侧上部连接有加药管,所述沉淀箱右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净化箱和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设置在净化箱右侧位置,所述净化箱前侧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前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左端与沉淀箱右侧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上部连接有第一送水管,所述净化箱包括净化箱本体,所述净化箱本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净化箱本体和过滤组件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过滤组件上部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左端与机身右侧相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过滤组件下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中间位置设有控制阀,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筒身、分别法兰连接在筒身上下部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送水管远离第一抽水泵的一端与第一端盖相连接,所述筒身上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花盘和第二固定花盘,所述第一固定花盘上设置有若干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帽,所述第一固定帽外侧和阶梯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固定帽底部和阶梯孔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第一固定帽下部连接有超滤膜管,所述超滤膜管下端穿过第二固定花盘设置,所述超滤膜管和第二固定花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超滤膜管下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帽,所述第二固定帽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超滤膜管下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帽的内螺纹和超滤膜管的外螺纹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帽的内螺纹和超滤膜管的外螺纹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带,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供水箱,所述供水箱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供水箱前侧前侧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前侧设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左端与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二抽水管上设置有电控阀,所述供水箱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供水箱左侧设有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和电控阀之间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相邻的打散叶片之间间距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和导向块,所述第二液压缸下部设有若干液压缸固定块,所述液压缸固定块下端固定在机身顶部,所述第二液压缸内部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导向块内部活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前侧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前侧转动设置有第三飞轮,所述导向块上部设有轨道,所述移动块上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轨道内部,所述支撑板下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转轮。作为优选,所述供水箱前侧设有水位检测器。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在渣槽内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左端的高度高于过滤板右端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地针对印染行业产生的印染污水进行气浮处理和生物氧化处理,净化印染污水中的水质,并在气浮后向印染污水中添加次氯酸钠溶液,有效降低污水中的苯胺含量,满足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叶轮的仰视图;图6为刮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净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筒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筒身的俯视图;图13为图1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1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5为冲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身;2、支撑柱;3、第一进水管;4、固定杆;5、布水器;6、气浮区;7、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轴;9、叶轮;10、密封轴承;11、生物氧化反应区;12、生物填料;13、鼓风机;14、供气主管;15、供气支管;16、出气管;17、支撑块;18、密封套;19、刮渣机构;20、集水机构;21、第一出水管;22、沉淀箱;23、加药管;24、第一抽水管;25、第一抽水泵;26、第一送水管;27、支撑架;28、净化箱;29、冲洗机构;30、渣槽;31、过滤板;32、回水管;33、排渣管;34、布水总管;35、布水支管;36、出水孔;37、集水管;38、进水孔;39、固定套筒;40、转盘;41、打散叶片;42、通孔;43、第一液压缸;44、第一液压杆;45、连接块;46、固定板;47、转动辊;48、输送带;49、刮渣板;50、第二飞轮;51、第二电机;52、第一飞轮;53、张紧机构;54、传动带;55、第二液压缸;56、液压缸固定块;57、导向块;58、第二液压杆;59、转动轴;60、第三飞轮;61、移动块;62、轨道;63、连接杆;64、支撑板;65、支撑座;66、转轮;67、净化箱本体;68、固定环;69、过滤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下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机身内部设有气浮区,所述机身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右侧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左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与机身左侧壁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布水器包括与第一进水管相连接的布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下部连接有若干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右侧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气浮区中间位置设有生物氧化反应区,所述生物氧化反应区内部设有若干生物填料,所述机身下方中间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部连接有叶轮,所述机身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电机轴穿过密封轴承设置,所述叶轮包括固定第一电机轴顶端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若干打散叶片,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机身右侧下部固定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下部连接有供气主管,所述供气主管上部连接有若干供气支管,所述供气支管上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下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与机身底部相连接,所述机身下部设有若干密封套,所述供气支管穿过密封套设置,所述机身上部设有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上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部前后侧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两个转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刮渣板,所述第一液压缸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有第一飞轮,所述左侧转动辊的中心轴前端连接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设有张紧机构,所述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张紧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机身右侧上部位置设有渣槽,所述渣槽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渣槽下部左侧连接有回水管,所述渣槽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渣管,所述气浮区下方设置有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为环形中空管,所述集水管上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集水管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集水管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下部连接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左侧上部连接有加药管,所述沉淀箱右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净化箱和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设置在净化箱右侧位置,所述净化箱前侧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前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左端与沉淀箱右侧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上部连接有第一送水管,所述净化箱包括净化箱本体,所述净化箱本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所述净化箱本体和过滤组件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过滤组件上部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左端与机身右侧相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过滤组件下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中间位置设有控制阀,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筒身、分别法兰连接在筒身上下部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送水管远离第一抽水泵的一端与第一端盖相连接,所述筒身上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花盘和第二固定花盘,所述第一固定花盘上设置有若干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帽,所述第一固定帽外侧和阶梯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固定帽底部和阶梯孔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第一固定帽下部连接有超滤膜管,所述超滤膜管下端穿过第二固定花盘设置,所述超滤膜管和第二固定花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超滤膜管下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帽,所述第二固定帽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超滤膜管下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帽的内螺纹和超滤膜管的外螺纹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帽的内螺纹和超滤膜管的外螺纹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带,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供水箱,所述供水箱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供水箱前侧前侧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前侧设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左端与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二抽水管上设置有电控阀,所述供水箱左侧设有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和电控阀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下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机身内部设有气浮区,所述机身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右侧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左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与机身左侧壁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布水器包括与第一进水管相连接的布水总管,所述布水总管下部连接有若干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右侧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气浮区中间位置设有生物氧化反应区,所述生物氧化反应区内部设有若干生物填料,所述机身下方中间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部连接有叶轮,所述机身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电机轴穿过密封轴承设置,所述叶轮包括固定第一电机轴顶端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若干打散叶片,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机身右侧下部固定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下部连接有供气主管,所述供气主管上部连接有若干供气支管,所述供气支管上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下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与机身底部相连接,所述机身下部设有若干密封套,所述供气支管穿过密封套设置,所述机身上部设有刮渣机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上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部前后侧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两个转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刮渣板,所述第一液压缸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有第一飞轮,所述左侧转动辊的中心轴前端连接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设有张紧机构,所述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张紧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机身右侧上部位置设有渣槽,所述渣槽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渣槽下部左侧连接有回水管,所述渣槽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渣管,所述气浮区下方设置有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为环形中空管,所述集水管上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集水管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集水管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下部连接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左侧上部连接有加药管,所述沉淀箱右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净化箱和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设置在净化箱右侧位置,所述净化箱前侧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前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左端与沉淀箱右侧上部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方光林徐晨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