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28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包括转轴、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有绕组定子铁芯、转子磁轭、制动器和机筒,制动器与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有绕组定子铁芯设置于靠近转轴的第二端位置处且与转轴同轴设置,转子磁轭设置在有绕组定子铁芯的一端且转子磁轭与转轴连接,第一曳引轮和第二曳引轮套设在转轴轴身上,第一曳引轮和第二曳引轮位于制动器和有绕组定子铁芯之间,第一曳引轮靠近有绕组定子铁芯,第二曳引轮靠近制动器,第一曳引轮和第二曳引轮间隔设置,转轴、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有绕组定子铁芯和转子磁轭均安装在机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噪音小,乘坐舒适度高,运行平稳无气隙变化,综合提高了产品性价比。

An Elevator Drawing Machine with Double Drawing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尤其涉及一种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
技术介绍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轮是电梯曳引机的上绳轮,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电梯曳引机的曳引轮受力较大,电梯曳引机的运行较不平稳,因此现有的电梯曳引机的噪音较大,影响了乘坐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其通过两个曳引轮解决了电梯曳引机噪音较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包括转轴、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有绕组定子铁芯、转子磁轭、制动器和机筒,所述制动器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设置于靠近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位置处且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转子磁轭设置在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的一端且所述转子磁轭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曳引轮和第二曳引轮套设在所述转轴轴身上,所述第一曳引轮和第二曳引轮位于所述制动器和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之间,所述第一曳引轮靠近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所述第二曳引轮靠近所述制动器,所述第一曳引轮和所述第二曳引轮间隔设置,所述转轴、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有绕组定子铁芯和转子磁轭均安装在所述机筒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曳引轮和第二曳引轮的间隔为200mm。作为优选,所述机筒包括第一腔体和两侧贯通的第二腔体,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和所述转子磁轭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曳引轮和所述第二曳引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作为优选,所述机筒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机筒隔板,所述机筒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曳引轮和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机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曳引轮端盖,所述机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制动器端盖,所述制动器与所述制动器端盖卡接,所述机筒隔板与所述曳引轮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并使所述第一腔体封闭。作为优选,所述曳引轮端盖与所述制动器端盖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曳引轮端盖和所述制动器端盖的侧边设置有凸起部。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器端盖上穿设有复数个用于与所述制动器连接的卡槽。作为优选,所述机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上且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机筒在所述第一曳引轮与所述第二曳引轮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挡绳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噪音小,乘坐舒适度高,运行平稳无气隙变化,综合提高了产品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掉机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筒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筒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曳引轮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器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筒,2.转轴,3.第一曳引轮,4.第二曳引轮,5.有绕组定子铁芯,6.转子磁轭,7.制动器,8.第一腔体,9.第二腔体,10.机筒隔板,11.曳引轮端盖,12.制动器端盖,13.支撑底座,14.凸起部,15.卡槽,16.内筒,17.外筒,18.连接杆,19.挡绳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包括转轴2、第一曳引轮3、第二曳引轮4、有绕组定子铁芯5、转子磁轭6、制动器7和机筒1。转轴2、第一曳引轮3、第二曳引轮4、有绕组定子铁芯5和转子磁轭6均安装在机筒1内。制动器7与转轴2的第一端连接,有绕组定子铁芯5设置于靠近转轴2的第二端位置处且与转轴2同轴设置。转子磁轭6设置在有绕组定子铁芯5的一端且转子磁轭6与转轴2连接。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套设在转轴2轴身上。通电时有绕组定子铁芯5通过转子磁轭6驱动转轴2转动,转轴2转动带动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转动。制动器7用于使转轴2停止转动。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的径向方向的侧圈设置有向内延伸的两个槽口,用于缠绕拉绳。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位于制动器7和有绕组定子铁芯5之间。第一曳引轮3靠近有绕组定子铁芯5,第二曳引轮4靠近制动器7。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间隔设置,且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的间隔为200mm。结合图3和图4,机筒1包括内筒16和外筒17,外筒17套设在内筒16上且外筒17与内筒16之间设有间隔。内筒16的外壁与外筒17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18连接。外筒17左侧的边缘在内筒16左侧边缘的左方。机筒1内设置有第一腔体8和两侧贯通的第二腔体9,有绕组定子铁芯5和转子磁轭6安装在第一腔体8内,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设置在第二腔体9内。由于第二腔体9的两侧是贯通的,即机筒1在第二腔体9的两侧设有开口,机筒1在第二腔体9位置处设有镂空区,拉绳可以从开口处穿过。由于机筒1安装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的部分大面积镂空,给电梯的导轨留出足够的空间,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可适用于更加狭窄的电梯井道。机筒1内设置有用于分隔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的机筒隔板10,机筒隔板10位于第一曳引轮3和有绕组定子铁芯5之间。结合图5和图6,机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曳引轮端盖11,机筒1的另一端连接有制动器端盖12。制动器7与制动器端盖12卡接,制动器端盖12上穿设有复数个用于与制动器7连接的卡槽15。本实施例优选卡槽15的数量为8个,每两个卡槽15为一组,四组分别位于一正方形的四个角落上。机筒隔板10与曳引轮端盖11分别位于第一腔体8的两端并使第一腔体8封闭。曳引轮端盖11与制动器端盖12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底座13,曳引轮端盖11和制动器端盖12的侧边设置有凸起部14。曳引轮端盖11和制动器端盖12的中心位置穿设有一穿孔,穿孔的作用是便于转轴2穿过。机筒1在第一曳引轮3与第二曳引轮4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挡绳杆19。挡绳杆19的数量有四个,分别与第二腔体9开口的上侧连接。机筒1在第二腔体9开口上侧的位置处设有孔,挡绳杆19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筒1上。挡绳杆19的底端靠近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但是不与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接触。挡绳杆19的作用是挡拉绳,防止拉绳从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上脱离。由于设置有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相比单个曳引轮的曳引机,本实施例的具有双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第一曳引轮(3)、第二曳引轮(4)、有绕组定子铁芯(5)、转子磁轭(6)、制动器(7)和机筒(1),所述制动器(7)与所述转轴(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设置于靠近所述转轴(2)的第二端位置处且与所述转轴(2)同轴设置,所述转子磁轭(6)设置在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的一端且所述转子磁轭(6)与所述转轴(2)连接,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套设在所述转轴(2)轴身上,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位于所述制动器(7)和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之间,所述第一曳引轮(3)靠近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所述第二曳引轮(4)靠近所述制动器(7),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所述第二曳引轮(4)间隔设置,所述转轴(2)、第一曳引轮(3)、第二曳引轮(4)、有绕组定子铁芯(5)和转子磁轭(6)均安装在所述机筒(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第一曳引轮(3)、第二曳引轮(4)、有绕组定子铁芯(5)、转子磁轭(6)、制动器(7)和机筒(1),所述制动器(7)与所述转轴(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设置于靠近所述转轴(2)的第二端位置处且与所述转轴(2)同轴设置,所述转子磁轭(6)设置在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的一端且所述转子磁轭(6)与所述转轴(2)连接,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套设在所述转轴(2)轴身上,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位于所述制动器(7)和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之间,所述第一曳引轮(3)靠近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所述第二曳引轮(4)靠近所述制动器(7),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所述第二曳引轮(4)间隔设置,所述转轴(2)、第一曳引轮(3)、第二曳引轮(4)、有绕组定子铁芯(5)和转子磁轭(6)均安装在所述机筒(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第二曳引轮(4)的间隔为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1)包括第一腔体(8)和两侧贯通的第二腔体(9),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5)和所述转子磁轭(6)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8)内,所述第一曳引轮(3)和所述第二曳引轮(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曳引轮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江闵志强钱敏刚谈成隆勾坪沈华忠雷明章九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