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液头、喷液单元及喷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99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效地进行粘接剂的赋予状态的监测和位置对准的喷液头、喷液单元及喷液装置。其包括第一构件(101)和通过粘结剂(103)与第一构件(101)接合的第二构件(102),在第一构件(101)中设有作为位置对准用标记的贯通孔标记(111),在第二构件(102)中设有作为位置对准用标记的第1标记(121)和第2标记(122),第1标记(121)是被配置在接合区域(104)内的附近被赋予有粘结剂(103)的位置对准用标记,第2标记(122)是被配置在接合区域(104)外的附近没有被赋予粘结剂(103)的位置对准用标记。

Spray head, spray unit and spr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液头、喷液单元及喷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液头、喷液单元及喷液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喷液头,是设置有通过粘结剂接合多个喷头构成部件时的位置对准用标记(对准标记:AlignmentMark)。然后,例如,对相互接合的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涂敷2种粘结剂,并通过第1保持机构以及第2保持机构的保持来使各部件彼此相对,使各部件相互接触后以弱压来加压,相对于作为基准一方的部件来对另一方的部件接触及加压,在各部件相互紧贴的状态下保持该姿势,并在各部件接触的状态下根据设置在各部件上的对准标记来进行各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对准,位置对准后,将各部件的密接状态一旦解除,然后用第1粘结剂在强压下对各部件进行加压接合,并通过紫外线硬化型的第2粘结剂对强压下被加压接合的各部件进行临时固定,在借助于第1及第2粘结剂的状态下对各部件进行接合(专利文献1)。然而,在识别位置对准用标记(对准标记)的同时以粘接剂来接合喷头构成部件时,存在着必须有效地进行粘接剂的赋予状态监测和位置对准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46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进行粘接剂的赋予状态的监测和位置对准。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喷液头包括第一构件和通过粘结剂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设有位置对准用标记,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至少某一个的构件里的所述位置对准用标记包括有在附近被赋予有所述粘结剂的第一标记,和在附近没有被赋予所述粘结剂的第二标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粘接剂的赋予状态的监测和位置对准。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沿着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喷液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排列方向为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说明图。图2所示是图1的要部扩大截面说明图。图3所示是沿着该喷头的喷嘴排列方向的要部截面说明图。图4所示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对准用标记的斜视说明图。图5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粘结剂接合的一例的斜视说明图。图6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粘结剂接合的另一例的斜视说明图。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部件的流路板的平面说明图。图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2部件的平面说明图。图9所示是同样为第1标记部分的扩大平面说明图。图10所示是用于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的粘结剂赋予不足时的平面说明图。图11所示是同样为粘接剂赋予过剩时的平面说明图。图1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2部件的平面说明图。图1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2部件的平面说明图。图1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第2部件的平面说明图。图1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喷液装置的一例的要部平面说明图。图16所示是是该装置的要部侧面说明图。图1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喷液单元的另一个例子的要部平面说明图。图1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喷液单元的又一个例子的正面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喷液头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图1是沿着垂直于该喷头的喷嘴排列方向的方向上的截面说明图,图2是图1的要部扩大截面说明图,图3是沿着该喷头的喷嘴排列方向的要部截面说明图。喷液头100具备喷嘴板1、流路板2、作为壁面部件的振动板部件3、作为压力发生元件的压电元件11、保持底板50、FPC等的配线部件60、共通液体腔部件70、罩盖部件45。在此,由流路板2、振动板部件3以及压电元件11构成的部分成为致动器底板20。在喷嘴板1中形成有多个喷出液体的喷嘴4。这里的构成是,配置了4排排列有喷嘴4的喷嘴列。流路板2与喷嘴板1以及振动板部件3一起,形成了喷嘴4相通的个别液体腔6、与个别液体腔6连通的流体阻抗部7、流体阻抗部7相通的液体导入部8。该液体导入部8通过振动板部件3的开口9和作为保持底板50的流路的开口部51,连通于由共通液体腔部件70形成的共通液体腔10。振动板部件3形成可以变形的振动区域30,该区域形成个别液体腔6的壁面的一部分。然后,在该振动板部件3的振动区域30与个别液体腔6为相反侧的面上,与振动区域30一体地设置压电元件11,并通过振动区域30和压电元件11来构成压电致动构成。压电元件11是从振动区域30一侧开始依次层叠下部电极13、压电层(压电体)12以及上部电极14而形成的构成。在该压电元件11上形成有绝缘膜21。作为多个压电元件11的共同电极的下部电极13是通过共通配线15来与共通电极电源配线图案28连接的。另外,下部电极13是在喷嘴排列方向上横跨所有的压电元件11形成的一个电极层。另外,作为压电元件11的个别电极的上部电极14是通过个别配线16来与作为驱动电路部的驱动IC(以下称为"驱动器IC")500连接的。个别配线16等被绝缘膜22覆盖。驱动器IC500是在致动器底板20上采用倒装芯片接合等方法来安装以覆盖压电元件列的列与列之间的区域的。驱动器底板20上搭载的驱动器IC500与提供驱动波形(驱动信号)的个别电极电源配线图案29连接。设在配线部件60上的配线与驱动器IC500电连接,配线部件60的另一端侧与装置本体侧的控制部件连接。而且,在致动器底板20的振动板部件3一侧,通过粘结剂来接合有覆盖致动器底板20上的压电元件11的保持底板50。在保持底板50中设有作为与共通液体腔10和个别液体腔6侧相通的流路的一部分的开口部51、收容压电元件11的凹部52以及收容驱动器IC500的开口部53。开口部51是在喷嘴排列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的贯通孔,在此构成共通液体腔10的一部分。该保持底板50位于致动器底板20和共通液体腔部件70之间,并形成共通液体腔10的壁面的一部分。共通液体腔部件70形成向各个别液体腔6供给液体的共通液体腔10。另外,共通液体腔10对应于4个喷嘴列来分别设置,并从外部来供给所需颜色的液体。在共通液体腔部件70上接合有阻尼部件90。阻尼部件90包括形成共通液体腔10的一部分壁面的可以变形的阻尼器91和对阻尼器91进行增强的阻尼器板92。共通液体腔部件70通过粘接剂与喷嘴板1的外周部以及保持底板50接合,并收容致动器底板20及保持底板50来构成该喷头的框架。然后,设有覆盖喷嘴板1的周边部以及共通液体腔部件7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罩盖部件45。在该喷液头100中,通过驱动器IC500对压电元件11的上部电极14和下部电极13之间施加电压,压电层12在电极层叠方向,即在电场方向上伸展,并在与振动区域30平行的方向上收缩。由此,就在振动区域30的下部电极13一侧产生拉伸应力,振动区域30向个别液体腔6一侧挠曲,通过对内部的液体进行加压,来从喷嘴4排出液体。接着,参照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对准用标记和位置对准进行说明。图4所示是用于该说明的斜视说明图。这里,是以粘接剂103接合第1部件101和第2部件102为例来说明的。第1部件101及第2部件102可以是一方为喷嘴板1,另一方为致动器底板20,也可以一方为致动器底板20,另一方为保持底板50,或者是一方为喷嘴板1,另一方为流路板2,并不限于这些例子。在第1部件101中,作为位置对准用标记设置有贯通孔标记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和通过粘结剂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设有位置对准用标记,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至少某一个的构件里的所述位置对准用标记包括有在附近被赋予有所述粘结剂的第一标记,和在附近没有被赋予所述粘结剂的第二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8 JP 2017-2549381.一种喷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和通过粘结剂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设有位置对准用标记,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至少某一个的构件里的所述位置对准用标记包括有在附近被赋予有所述粘结剂的第一标记,和在附近没有被赋予所述粘结剂的第二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和所述第二标记被配置在喷嘴排列方向的至少一侧的端部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和所述第二标记在喷嘴排列方向上被并排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所述的喷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和所述第二标记在与喷嘴排列方向正交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启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