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922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包括底箱、储水筒、搅拌箱、防尘壳体、推杆电机、推杆、活塞、支撑架、进水口、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隔板和搅拌箱的侧壁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还设有搅拌电机、搅拌主杆、搅拌支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驱动电机、第一转动杆、挡板、第一锥齿轮、第二转动杆、第二锥齿轮、铺平机构和水泥打散机构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快捷,提高水泥铺制效率,节省人力,并防止水泥在铺平板上堆积,提高水泥铺制效果;通过设置风机和风管,风管对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以及二者之间的传动结构,有利于散热,减少接卸疲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A Paving Equipment for Cement Mixing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目前在对建筑工地地面上的水泥进行铺制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进行,也就是采用人工手持水泥桶将水泥倒在地面上,然后进行人工的摊平,但是这样存在的缺点是工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在铺设的过程中,很难对水泥进行彻底的铺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工作过程省时省力、能够对水泥进行彻底的铺平的建筑工地用地面水泥搅拌铺制设备来克服目前在对建筑工地地面水泥进行铺制的时候存在工作过程费时费力、很难对水泥进行彻底的铺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底箱的顶部一侧设有储水筒和搅拌箱,所述储水筒与所述搅拌箱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储水筒外侧设有防尘壳体,所述防尘壳体的顶部设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防尘壳体和储水筒顶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储水筒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防尘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储水筒一侧壁延伸至储水筒内部,所述储水筒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隔板和搅拌箱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搅拌箱的内部,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心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撑板连接有搅拌主杆,所述搅拌主杆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支杆,所述搅拌主杆的顶部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搅拌支杆的顶部套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搅拌主杆和搅拌支杆的底部贯穿所述搅拌箱顶部延伸至所述搅拌箱内部,所述搅拌主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支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出料管的一侧管壁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挡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料管的另一侧管壁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出料管的另一侧竖直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贯穿所述底箱底部固定连接有铺平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部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出料管的一侧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顶部套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下端贯穿所述底箱底部连接有水泥打散机构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箱的前端设有双开箱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风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端外侧设有花键,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花键与所述铺平机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铺平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铺平板,所述铺平板呈十字形,所述铺平板的底部边缘呈向上倾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泥打散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杆底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上方围绕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多个刮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通过螺栓与所述底箱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相互交错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料口向搅拌箱内加入水泥物料,并启动推杆电机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使储水筒内的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搅拌箱,此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主杆转动,搅拌主杆通过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进而带动搅拌支杆转动,使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共同搅拌水泥物料,搅拌结束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带动挡板不断转动,使水泥从出料管的底部落在铺平板上,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铺平板转动对水泥进行铺平,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三转动杆的带动水泥打散机构转动,转动盘进而带动多个刮板对铺平板上的附着的水泥进行刮除,防止水泥在铺平板上堆积,影响水泥铺制效果;通过设置风机和风管,风管对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以及二者之间的传动结构,有利于散热,减少接卸疲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泥打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铺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箱;2、储水筒;3、搅拌箱;4、隔板;5、防尘壳体;6、推杆电机;7、万向轮;8、推杆;9、活塞;10、支撑架;11、进水口;12、进水管;13、出水管;14、支撑板;15、搅拌电机;16、搅拌主杆;17、搅拌支杆;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一搅拌叶;21、第二搅拌叶;22、进料口;23、出料管;24、驱动电机;25、第一转动杆;26、挡板;27、第一锥齿轮;28、第二转动杆;29、第二锥齿轮;30、铺平机构;31、第三齿轮;32、第三转动杆;33、第四齿轮;34、水泥打散机构机构;35、双开箱门;36、风机;37、风管;38、套筒;39、铺平板;40、转动盘;41、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包括底箱1,底箱1的顶部一侧设有储水筒2和搅拌箱3,储水筒2与搅拌箱3之间设有隔板4,储水筒2外侧设有防尘壳体5,防尘壳体5的顶部设有推杆电机6,推杆电机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防尘壳体5和储水筒2顶部连接有推杆8,推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9,储水筒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0,防尘壳体7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贯穿储水筒2一侧壁延伸至储水筒2内部,储水筒2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隔板4和搅拌箱3的侧壁延伸至搅拌箱3的内部,隔板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顶部中心设有搅拌电机15,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7),所述底箱(1)的顶部一侧设有储水筒(2)和搅拌箱(3),所述储水筒(2)与所述搅拌箱(3)之间设有隔板(4),所述储水筒(2)外侧设有防尘壳体(5),所述防尘壳体(5)的顶部设有推杆电机(6),所述推杆电机(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防尘壳体(5)和储水筒(2)顶部连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9),所述储水筒(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0),所述防尘壳体(7)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1),所述进水口(11)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贯穿所述储水筒(2)一侧壁延伸至储水筒(2)内部,所述储水筒(2)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隔板(4)和搅拌箱(3)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搅拌箱(3)的内部,所述隔板(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顶部中心设有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撑板(14)连接有搅拌主杆(16),所述搅拌主杆(16)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支杆(17),所述搅拌主杆(16)的顶部套接有第一齿轮(18),所述搅拌支杆(17)的顶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9),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9)均与所述第一齿轮(18)相啮合,所述搅拌主杆(16)和搅拌支杆(17)的底部贯穿所述搅拌箱(3)顶部延伸至所述搅拌箱(3)内部,所述搅拌主杆(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20),所述搅拌支杆(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21),所述搅拌箱(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22),所述搅拌箱(3)的底部设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出料管(23)的一侧管壁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挡板(26),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料管(23)的另一侧管壁套接有第一锥齿轮(27),所述出料管(23)的另一侧竖直设有第二转动杆(28),所述第二转动杆(28)的中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29),所述第二锥齿轮(29)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7)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28)的底部贯穿所述底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铺平机构(30),所述第二转动杆(28)的顶部套接有第三齿轮(31),所述第二转动杆(28)远离所述出料管(23)的一侧设有第三转动杆(32),所述第三转动杆(32)的顶部套接有第四齿轮(33),所述第四齿轮(33)与所述第三齿轮(31)相啮合,所述第三转动杆(32)的下端贯穿所述底箱(1)底部连接有水泥打散机构(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铺制设备,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7),所述底箱(1)的顶部一侧设有储水筒(2)和搅拌箱(3),所述储水筒(2)与所述搅拌箱(3)之间设有隔板(4),所述储水筒(2)外侧设有防尘壳体(5),所述防尘壳体(5)的顶部设有推杆电机(6),所述推杆电机(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防尘壳体(5)和储水筒(2)顶部连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9),所述储水筒(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0),所述防尘壳体(7)的顶部设有进水口(11),所述进水口(11)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贯穿所述储水筒(2)一侧壁延伸至储水筒(2)内部,所述储水筒(2)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隔板(4)和搅拌箱(3)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搅拌箱(3)的内部,所述隔板(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顶部中心设有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撑板(14)连接有搅拌主杆(16),所述搅拌主杆(16)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支杆(17),所述搅拌主杆(16)的顶部套接有第一齿轮(18),所述搅拌支杆(17)的顶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9),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9)均与所述第一齿轮(18)相啮合,所述搅拌主杆(16)和搅拌支杆(17)的底部贯穿所述搅拌箱(3)顶部延伸至所述搅拌箱(3)内部,所述搅拌主杆(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20),所述搅拌支杆(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21),所述搅拌箱(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22),所述搅拌箱(3)的底部设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出料管(23)的一侧管壁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挡板(26),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料管(23)的另一侧管壁套接有第一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钟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