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点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83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转子点焊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结构、夹紧旋转结构和点焊结构。所述升降气缸结构设置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的下方,所述点焊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结构的两侧板。转子通过所述升降气缸结构升到所述夹紧旋转结构的对面,所述位移气缸推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夹紧所述转子,然后点焊结构通过正负极对接进行点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全自动化工业点焊生产,提高效率和精准度并且没有虚焊,假焊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点焊机构
本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子点焊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化设备中要使用气缸或电机(马达)作为驱动力源,电机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所以转子是电机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现有的转子的点焊都是人手工进行,焊点的大小都无法保证,会影响转子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点焊机构,能实现全自动化工业点焊生产,提高效率和精准度并且没有虚焊,假焊等现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子点焊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结构、夹紧旋转结构和点焊结构;所述升降气缸结构设置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的下方,所述点焊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结构的两侧板;所述升降气缸结构运送一转子给所述夹紧旋转结构,一位移气缸推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夹紧所述转子,所述点焊结构通过正负极对接对所述转子进行点焊。较佳地,所述升降气缸结构包括升降气缸、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位移螺丝、升降螺丝和顶起夹头;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顶起夹头;所述位移螺丝穿过所述第二板的螺丝孔,其末端抵接所述第三板;所述升降螺丝穿过所述第一板的螺丝孔,其末端抵接所述第三板;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二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一板相互垂直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夹紧旋转结构还包括旋转电机、主动小齿轮、从动大齿轮、夹紧气缸、直线导轨、第四板、底板和轴承座;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小齿轮,其末端与所述轴承座枢接;所述主动小齿轮啮合所述从动大齿轮,所述从动大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夹紧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所述第四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位移气缸所述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所述位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优选的,所述点焊结构包括移动装置、正极装置和负极装置;所述负极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装置的一侧,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正极装置和所述负极装置组合体升降和前后位移;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联轴器、连动块、后板、导轨、电机安装架、第六板、第七板、滚珠丝杆和移动气缸;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板,所述升降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滚珠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转动副与所述连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后板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板,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板;所述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板,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板,所述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板,所述第六板下方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优选的,所述正极装置包括升降架、支撑柱、第一柱、正极铜管、弹簧、固定块、第一通电联轴端和阻挡板;所述连动块与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升降架后端枢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板;所述弹簧套接所述支撑柱,其一端抵接所述第六板,另一端抵接所述升降架;所述第一柱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升降架前端枢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设置在升降架中间部分;所述第一柱通过所述第一通电联轴端与所述正极铜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电联轴端设有所述阻挡板。优选的,所述负极装置包括连接块、直线轴承、第二柱、负极钨管、第五板、第二通电联轴端、圆柄和夹板;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第二柱通过所述两个直线轴承与所述连接块的法兰枢接;所述第二柱固定连接所述夹板,所述夹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五板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一端;所述弹簧套接所述第二柱,其一端抵接所述连接块的上法兰,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五板;所述第二通电联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柱,所述负极钨管通过所述圆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电联轴端;所述正极铜管与所述负极钨管互相垂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能实现全自动化工业点焊生产,提高效率和精准度并且没有虚焊,假焊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转子点焊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转子点焊机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转子点焊机构的左视图。附图标记升降气缸结构100、升降气缸101、第一板102、第二板103、第三板104、位移螺丝105、升降螺丝106、顶起夹头107、夹紧旋转结构200、旋转电机201、主动小齿轮202、从动大齿轮203、夹紧气缸204、直线导轨205、第四板206、底板207、轴承座208、位移气缸209、侧板210、点焊结构300、移动装置310、升降电机311、联轴器312、连动块313、后板314、导轨315、电机安装架316、第六板317、第七板318、滚珠丝杆319、移动气缸3110、正极装置320、升降架321、支撑柱322、第一柱323、正极铜管324、弹簧325、固定块326、第一通电联轴端327、阻挡板328、负极装置330、连接块331、直线轴承332、第二柱333、负极钨管334、第五板335、第二通电联轴端336、圆柄337、夹板33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转子点焊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结构100、夹紧旋转结构200和点焊结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设置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的下方,所述点焊结构300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的两侧板210。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运送一转子给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一位移气缸209推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夹紧所述转子,所述点焊结构300通过正负极对接对所述转子进行点焊。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包括升降气缸101、第一板102、第二板103、第三板104、位移螺丝105、升降螺丝106和顶起夹头107。所述升降气缸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102,所述升降气缸10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顶起夹头107。所述位移螺丝105穿过所述第二板103的螺丝孔,其末端抵接所述第三板104。所述升降螺丝106穿过所述第一板102的螺丝孔,其末端抵接所述第三板104。所述第三板104与所述第二板10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板104与所述第一板102相互垂直并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还包括旋转电机201、主动小齿轮202、从动大齿轮203、夹紧气缸204、直线导轨205、第四板206、底板207和轴承座208。所述旋转电机201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小齿轮202,其末端与所述轴承座208枢接。所述主动小齿轮202啮合所述从动大齿轮203,所述从动大齿轮203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204。所述旋转电机201、所述轴承座208和所述夹紧气缸20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206。所述第四板206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205的滑块,所述直线导轨205和所述位移气缸209、所述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7,所述位移气缸20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206。所述点焊结构300包括移动装置310、正极装置320和负极装置330。所述负极装置330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装置320的一侧,所述移动装置310带动所述正极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点焊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结构(100)、夹紧旋转结构(200)和点焊结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设置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的下方,所述点焊结构(300)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的两侧板(210);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运送一转子给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一位移气缸(209)推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夹紧所述转子,所述点焊结构(300)通过正负极对接对所述转子进行点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点焊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结构(100)、夹紧旋转结构(200)和点焊结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设置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的下方,所述点焊结构(300)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的两侧板(210);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运送一转子给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一位移气缸(209)推动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夹紧所述转子,所述点焊结构(300)通过正负极对接对所述转子进行点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结构(100)包括升降气缸(101)、第一板(102)、第二板(103)、第三板(104)、位移螺丝(105)、升降螺丝(106)和顶起夹头(107);所述升降气缸(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102),所述升降气缸(10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顶起夹头(107);所述位移螺丝(105)穿过所述第二板(103)的螺丝孔,其末端抵接所述第三板(104);所述升降螺丝(106)穿过所述第一板(102)的螺丝孔,其末端抵接所述第三板(104);所述第三板(104)与所述第二板(10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板(104)与所述第一板(102)相互垂直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旋转结构(200)还包括旋转电机(201)、主动小齿轮(202)、从动大齿轮(203)、夹紧气缸(204)、直线导轨(205)、第四板(206)、底板(207)和轴承座(208);所述旋转电机(201)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小齿轮(202),其末端与所述轴承座(208)枢接;所述主动小齿轮(202)啮合所述从动大齿轮(203),所述从动大齿轮(203)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204);所述旋转电机(201)、所述轴承座(208)和所述夹紧气缸(20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206);所述第四板(206)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205)的滑块,所述直线导轨(205)和所述位移气缸(209)、所述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7),所述位移气缸(20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206)。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结构(300)包括移动装置(310)、正极装置(320)和负极装置(330);所述负极装置(330)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装置(320)的一侧,所述移动装置(310)带动所述正极装置(320)和所述负极装置(330)组合体升降和前后位移;所述移动装置(310)包括升降电机(311)、联轴器(312)、连动块(313)、后板(314)、导轨(315)、电机安装架(316)、第六板(317)、第七板(318)、滚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明黄海何小飞何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集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