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43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其由天然多酚化合物——单宁酸以及商业化的聚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凝胶结构,单宁酸结构中的大量锚根使得合成的凝胶具有良好的粘性,且单宁酸已被广泛证明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的特性,并且提供上述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制备方法。

A natural polyphenol - prnick g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凝胶体系,具体涉及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硬膜撕裂或缺损是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中经常遭遇的棘手问题。硬膜损伤后的早期修复至关重要,因为硬膜开放所导致的脑脊液漏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如局部创口愈合困难,硬膜外感染,蛛网膜炎,颅内感染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修复硬膜的方法仍然是直接缝合。然而,硬膜缝合不仅技术要求高,耗时,而且经常不能完全达到硬膜严密封闭的效果。临床上也逐渐出现了具有组织粘合能力的硬膜封闭剂,用于直接粘合固定移植的硬膜替代物或者加强硬膜缝合的密封性。然而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纤维蛋白胶,粘合强度较弱,价格昂贵,制备繁琐,且可能存在病毒传播、过敏反应的风险。而其他的一些化学合成凝胶则存在诸如体内吸水膨胀、神经毒性等缺陷。因此临床对于性能或性价比更优化的硬膜封闭剂仍然存在需求。另一方面,在需要行硬膜修复的脊柱外科手术中,急性脊髓损伤经常是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急性脊髓损伤可导致严重肢体残疾,甚至死亡,给患者自身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除了手术神经减压外,尚缺乏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因此,设计开发一种兼具神经保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粘合封闭硬膜组织的多功能凝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神经保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粘合封闭硬膜组织的多功能凝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由单宁酸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聚形成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宁酸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摩尔比为33.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宁酸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D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0Da。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单宁酸溶于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50%(w/w)单宁酸溶液;2)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于0-8摄氏度的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20%(w/w)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3)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单宁酸溶液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混合震荡充分,两者体积比为1:0.2-5,然后离心去除上清,制备的到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一种天然多酚化合物——单宁酸,以及商业化的聚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凝胶结构,单宁酸结构中的大量锚根使得合成的凝胶具有良好的粘性,且单宁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阻断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病理过程,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核磁氢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动态粘滞度检测结果;图4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和纤维蛋白胶在体外猪硬脑膜组织上的粘合强度结果示意图;图5为水封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和纤维蛋白胶在体外猪硬脑膜组织上的水封性能测试结果示意图;图7(a)和(b)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和纤维蛋白胶在兔硬脑膜损伤模型的单纯缝合模型的修复模型上性能对比图;图8(a)和(b)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和纤维蛋白胶在兔硬脑膜损伤模型的筋膜移植模型的修复模型上性能对比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和纤维蛋白胶在兔硬脑膜损伤模型的筋膜移植模型的修复模型中促进硬膜组织愈合的性能的结果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MDA和SOD的含量变化,其中10(a)为MDA的含量变化,其中10(b)为SOD的含量变化;图11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图,其中11(a)为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示意图;其中11(b)为膀胱自主排尿功能评分结果示意图;其中11(c)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修复模型脊髓组织染色图像;其中11(d)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修复模型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染色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和效果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申请文本中将单宁酸缩写简称命名为TA,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缩写简称命名为PF127,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缩写简称命名为TA-PF127凝胶,下文出现的TA等同于单宁酸,PF127等同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TA-PF127凝胶等同于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实施例1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制备1)将单宁酸溶于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50%(w/w)单宁酸溶液;2)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于4摄氏度的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20%(w/w)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3)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单宁酸溶液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混合震荡充分,两者体积比为1:1,然后离心去除上清,制备的到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实施例2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制备1)将单宁酸溶于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50%(w/w)单宁酸溶液;2)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于4摄氏度的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20%(w/w)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3)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单宁酸溶液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混合震荡充分,两者体积比为4:1,然后离心去除上清,制备的到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通过核磁可以确定该产物即为同化学结构式中一致的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实施例3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的制备1)将单宁酸溶于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50%(w/w)单宁酸溶液;2)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于4摄氏度的双蒸水中,形成浓度为20%(w/w)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3)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单宁酸溶液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溶液混合震荡充分,两者体积比为1:4,然后离心去除上清,制备的到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通过核磁可以确定该产物即为同化学结构式中一致的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以实施例1为例,通过核磁可以确定该产物即为同化学结构式中一致的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同时如图2所示,对TA-PF127凝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可以发现在凝胶中TA的羰基峰值从1714cm-1变化至1730cm-1,而PF127碳氢键拉伸的峰值从2892cm-1变化至2919cm-1,由此证明该凝胶产物中确实存在TA和PF127之间的氢键结合。效果例1TA-PF127凝胶的动态粘滞度的测定通过流变仪进行震荡剪切实验,本实验采用的流变仪为TAInstruments公司的DiscoveryHibridRheometer-3型号的流变仪,以纤维蛋白胶作为对比例,其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将TA-PF127凝胶和纤维蛋白胶置于仪器的40mm的测试平板上进行测试,并用硅油封闭防止蒸发,在37摄氏度,0.1%的张力环境下进行测量,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单宁酸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聚形成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单宁酸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聚形成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摩尔比为33.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D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然多酚-普兰尼克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程义云滕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