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孔道型天然缓控释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42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孔道型天然缓控释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以虾蟹壳及其它天然具有纳米孔道的产品为载体,直接或通过联产工艺生产系列具有天然纳米孔道的功能性化学物质缓控释载体及其生产及使用方法。研究发现平均孔径10纳米左右的微细孔道,可有效储存和缓控释各种功能性物质,为满足各种缓控释产品的性能需求提供了丰富新载体产品系列及灵活的组合。本工艺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的载体可以满足简单高效,绿色安全的性价比要求,本工艺将推动医药、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控释及长效肥料的应用,借助微生物无法进入的纳米孔道保护,可以避免被酶或微生物分解或流失,开发出高效长效、安全低廉的动植物药肥新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孔道型天然缓控释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缓控释材料的开发及生产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填充药物、肥料及其它功能性化学物质的绿色安全载体制备与应用领域。专利技术了以虾蟹壳等天然生物质为原料的具有天然纳米孔道载体及简单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缓控释载体是指可控制功能性组分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一定速度释放以维持其有效浓度的材料,可广泛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可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时间及部位的缓控释药物,而药物缓释载体可以改变药物进入动植物体的方式及其分布,可有效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浓度,促进药物吸收。缓释药物载体在减少给药次数,降低给药量,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是药物发展的重要方向。现有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已经形成基本体系:药物载体已经发展出包括无机物载体、天然高分子载体和合成高分子载体三大类型,药物包膜及控释技术包括微球、凝胶、纳米粒子、膜剂、片剂等载体型及溶液吸附、包埋(喷雾干燥、乳化溶剂挥发、自乳化溶剂扩散、相分离)和填充等负载型两大类。然而,缓控释效果差、毒性和安全性问题或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行业发展,性价比高,安全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借助或构筑纳米孔道开发天然药物载体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体系和具体要求选用以下(1)~(4)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步骤的固体产品或其混合物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溶液吸附负载法生产能够满足生物调控需要具有缓控释功能的药物、肥料或植物生长促进剂系列产品,载体的具体获得方法如下:(1)将虾蟹壳原料洗净,煮沸去除可溶物,烘干,粉碎成200目以上的粉末,过筛,备用,可直接作为缓控释载体材料之一;(2)将步骤(1)制得的产品作为原料加到异丙醇~氢氧化钾~水体系中,在回流温度下加热碱解3小时左右,使甲壳素脱除乙酰基成为壳聚糖,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和小肽溶于混合溶剂中,从反应混合物中过滤出固体粉末,固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借助或构筑纳米孔道开发天然药物载体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体系和具体要求选用以下(1)~(4)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步骤的固体产品或其混合物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溶液吸附负载法生产能够满足生物调控需要具有缓控释功能的药物、肥料或植物生长促进剂系列产品,载体的具体获得方法如下:(1)将虾蟹壳原料洗净,煮沸去除可溶物,烘干,粉碎成200目以上的粉末,过筛,备用,可直接作为缓控释载体材料之一;(2)将步骤(1)制得的产品作为原料加到异丙醇~氢氧化钾~水体系中,在回流温度下加热碱解3小时左右,使甲壳素脱除乙酰基成为壳聚糖,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和小肽溶于混合溶剂中,从反应混合物中过滤出固体粉末,固体粉末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壳聚糖-碳酸钙复合生物基材料,作为缓控释载体材料之一,滤液作为氨基酸及钾肥原料;(3)将步骤(2)反应完成的混合物不经分离直接加入氯乙酸,然后加热进行壳聚糖的羧甲基化反应,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可作为氨基酸及钾肥原料,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经过异丙醇洗涤过滤,加水溶解羧甲基壳聚糖、过滤出的副产品碳酸钙固体水洗至中性,可得到具有纳米孔道结构的多孔碳酸钙,过滤烘干,作为纳米缓控释载体材料之一,水溶液加醇可沉淀出羧甲基壳聚糖固体产品;(4)直接将虾蟹壳原料或步骤(1)的粉体原料用酸溶液处理溶解除碳酸钙,过滤,洗涤至中性,烘干后用粉碎机磨碎过筛,得到甲壳素-蛋白质复合生物基材料,作为生物基缓控释载体材料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步骤(2)中,虾蟹壳原料粉在异丙醇~氢氧化钾~水体系中的搅拌反应温度为50~90℃,反应时间1~20小时,或以沸腾温度搅拌3小时左右;步骤(3)中,羧甲基化反应温度为50~70℃,反应时间0.5~10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步骤(2)中,异丙醇与原料的质量比为1~5∶1,水与原料的质量比为0.1~0.5∶1,氢氧化钾与原料的质量比为7~8∶15,步骤(3)中,氯乙酸与原料的质量比1∶5~7,氯乙酸可连续或分3~7次加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步骤(2)中,过滤分离得到的蛋白质水解液回收的异丙醇溶剂循环使用,浓缩得到的蛋白质水解液作为液体钾肥原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应武李金萍杨少梅廖翠莺吐松叶李艺倪锋赵玉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宁波大学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