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9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石菖蒲30‑70份、香菖蒲30‑70份、陈艾40‑60份、橘叶40‑60份、细叶桉40‑60份、千里光40‑60份、旱莲草40‑60份、茜草40‑60份、葛根45‑55份、桑寄生45‑55份、小通草20‑40份、鸡血藤45‑55份、金粟兰45‑55份、钩藤40‑60份、白芍40‑60份、川芎25‑35份、归尾25‑35份、寒水石100‑300份、刺蒺藜20‑80份、红活麻40‑80份、丝瓜络100‑300份、灵仙藤50‑150份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具有通经活络、健脾益气、补肝益肾、强筋骨、祛风湿、活血行气之效,可有效治疗和预防颈椎病,提高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颈椎病成了职业病,如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等的上班族长期久坐、注意力集中,颈部活动少,人体硫酸软骨素的不断减少,导致颈椎酸、困、胀、痛,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中医称骨质变异,气血不活。目前有很多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通常西医较广泛使用的是理疗和手术,止痛效果明显,但副作用很多,中医采用口服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式,其治疗时间长,某些中药疗效不确切,长期内服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副作用。另外,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利技术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等现象,长期休息不好,容易导致身体其它器官产生病变,也容易引起偏头疼、高血压等一些病症,因此睡眠质量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中药枕是在枕芯中填充中药,以达到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有确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自古以来中医界和民间均有使用中药枕的习俗。人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过程中度过的,睡眠对精力体力的恢复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如果能在睡眠的同时,通过中药枕实现颈椎病的治疗,并解决失眠头痛的问题,将显著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有效缓解颈项酸楚不适,僵硬疼痛和眩晕,达到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的目的,同时,也可改善失眠头痛,提高睡眠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菖蒲30-70份、香菖蒲30-70份、陈艾40-60份、橘叶40-60份、细叶桉40-60份、千里光40-60份、旱莲草40-60份、茜草40-60份、葛根45-55份、桑寄生45-55份、小通草20-40份、鸡血藤45-55份、金粟兰45-55份、钩藤40-60份、白芍40-60份、川芎25-35份、归尾25-35份、寒水石100-300份、刺蒺藜20-80份、红活麻40-80份、丝瓜络100-300份、灵仙藤50-150份、甘松50-150份、冰片8-12份、生川乌25-35份、生草乌25-35份、制乳香10-30份、制没药10-30份。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菖蒲40-60份、香菖蒲40-60份、陈艾45-55份、橘叶45-55份、细叶桉45-55份、千里光48-52份、旱莲草46-53份、茜草42-56份、葛根48-52份、桑寄生48-53份、小通草24-35份、鸡血藤48-53份、金粟兰46-52份、钩藤46-54份、白芍45-55份、川芎28-33份、归尾28-32份、寒水石150-250份、刺蒺藜40-60份、红活麻55-65份、丝瓜络150-250份、灵仙藤80-115份、甘松90-110份、冰片9-11份、生川乌28-32份、生草乌27-33份、制乳香15-24份、制没药15-25份。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菖蒲50份、香菖蒲50份、陈艾50份、橘叶50份、细叶桉50份、千里光50份、旱莲草50份、茜草50份、葛根50份、桑寄生50份、小通草30份、鸡血藤50份、金粟兰50份、钩藤50份、白芍50份、川芎30份、归尾30份、寒水石200份、刺蒺藜50份、红活麻60份、丝瓜络200份、灵仙藤100份、甘松100份、冰片10份、生川乌30份、生草乌30份、制乳香20份、制没药20份。本专利技术药理作用如下: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开窍醒神,化湿合胃,宁神益智;具有抗惊厥、安神镇静的作用;香菖蒲:辛,温,归心、胃经;行气止痛,逐风祛寒,解毒利水,豁痰开窍;陈艾: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肾、脾经;温经通络、培补元气、健脾益胃、升举阳气;破血行瘀,下气通络;橘叶:苦辛,平,归肝经;疏肝行气,化痰散结;细叶桉:辛、微苦,温,消炎杀菌,祛痰止咳,收敛杀虫;千里光:苦,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旱莲草:甘、酸,寒,归肝、肾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化瘀止血,通经;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葛根中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改善脑循环,其作用温和;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小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利尿通淋,通气下乳;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肾经;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金粟兰:辛、甘,温,归肝经;祛风定惊,活血止痛,杀虫;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具有抗炎作用,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川芎水提液及其生物碱能扩张冠状和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归尾: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液量的作用;寒水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清热泻火;刺蒺藜: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疏肝,疏风明目;红活麻:辛,寒,有小毒;祛风除湿,利湿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丝瓜络:苦,微寒,归肝、肾经;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灵仙藤: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甘松:辛、甘,温归脾,胃经;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湿,温经止痛;生草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湿,温经止痛;制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具有镇痛、消炎作用,能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改善新陈代谢;制没药:辛、苦,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中医称骨质变异,气血不活。使用时,患者将含有本专利技术配方中药的药枕枕于颈部后,这些中药的药性可透过皮肤直接渗入颈椎患部,细叶桉、千里光、白芍、制乳香等成分消炎、抗炎,有效治疗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等炎症,葛根、香菖蒲、金粟兰、归尾、灵仙藤、甘松、制乳香、制没药等镇痛止痛功效,有效缓解颈项酸楚不适,僵硬疼痛和眩晕,并且,橘叶、白芍、刺蒺藜等成分疏肝、养肝,旱莲草、桑寄生滋补肝肾,金粟兰、红活麻、丝瓜络、灵仙藤、生川乌、生草乌等成分祛风湿,有效祛除风寒湿痹,并辅以活血行气之效,从而有效治疗颈椎病。此外,本专利技术配方中石菖蒲、甘松、制乳香等成分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可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配方通过添加消炎、抗炎成分有效治疗颈椎骨关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菖蒲30‑70份、香菖蒲30‑70份、陈艾40‑60份、橘叶40‑60份、细叶桉40‑60份、千里光40‑60份、旱莲草40‑60份、茜草40‑60份、葛根45‑55份、桑寄生45‑55份、小通草20‑40份、鸡血藤45‑55份、金粟兰45‑55份、钩藤40‑60份、白芍40‑60份、川芎25‑35份、归尾25‑35份、寒水石100‑300份、刺蒺藜20‑80份、红活麻40‑80份、丝瓜络100‑300份、灵仙藤50‑150份、甘松50‑150份、冰片8‑12份、生川乌25‑35份、生草乌25‑35份、制乳香10‑30份、制没药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菖蒲30-70份、香菖蒲30-70份、陈艾40-60份、橘叶40-60份、细叶桉40-60份、千里光40-60份、旱莲草40-60份、茜草40-60份、葛根45-55份、桑寄生45-55份、小通草20-40份、鸡血藤45-55份、金粟兰45-55份、钩藤40-60份、白芍40-60份、川芎25-35份、归尾25-35份、寒水石100-300份、刺蒺藜20-80份、红活麻40-80份、丝瓜络100-300份、灵仙藤50-150份、甘松50-150份、冰片8-12份、生川乌25-35份、生草乌25-35份、制乳香10-30份、制没药1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药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菖蒲40-60份、香菖蒲40-60份、陈艾45-55份、橘叶45-55份、细叶桉45-55份、千里光48-52份、旱莲草46-53份、茜草42-56份、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市中医医院眉山市东坡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