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26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手柄为镂空的片状;连接杆为弧形条,两端分别连接手柄和钩体;钩体纵向为U形槽状,由第一钩条,第二钩条和第三钩条组成,第一钩条和连接杆连为一体,连接杆和钩体的开口方向相同,钩体的横向沿着第一钩条,第二钩条和第三钩条依次增大,为扇形,钩体的横向为弧形槽,弧形槽的开口方向和连接杆的开口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利于颌面部深部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方便操作、容易环抱深部组织、避免损伤、舒适感好。

A Maxillofacial Surgical Re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
本技术涉及口腔颌面部手术设备
,特别是一种适用范围广、利于颌面部深部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方便操作、容易环抱深部组织、避免损伤、舒适感好的颌面部手术拉钩。
技术介绍
口腔颌面部手术涉及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因口腔颌面部构造的复杂与特殊性,常因美观、保留功能等需要而减小手术切口,其中口内切口更为暴露有限,手术医生往往在较小且深的手术切口内进行操作,而造成手术难度与时长的增加,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适用范围广、利于颌面部深部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方便操作、容易环抱深部组织、避免损伤、舒适感好的颌面部手术拉钩。甲状腺拉钩通用名称:直角拉钩,由内片和外片组成。直角拉钩供牵拉腹腔创口、阑尾、内脏或甲状腺等组织用。口腔颌面部手术常规配备的拉钩为甲状腺拉钩,但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在一些颌面部深部手术的临床使用中,常存在暴露手术野不充分的情况;因其钩体、手柄等的直线、直角设计,易对颌面部特别是深部软组织产生压迫及损伤;也因其结构的单一性,在长时间使用时易使术者产生疲劳。需要一种适用范围广、利于颌面部深部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方便操作、容易环抱深部组织、避免损伤、舒适感好的颌面部手术拉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利于颌面部深部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方便操作、容易环抱深部组织、避免损伤、舒适感好的颌面部手术拉钩。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为镂空的片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弧形条,两端分别连接手柄和钩体;钩体,所述钩体纵向为U形槽状,由第一钩条,第二钩条和第三钩条组成,所述第一钩条和连接杆连为一体,所述连接杆和钩体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钩体的横向沿着第一钩条,第二钩条和第三钩条依次增大,为扇形,所述钩体的横向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方向和连接杆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手柄由第一握持环和第二握持环组成,所述第一握持环为类椭圆形环,所述第二握持环为圆环。所述第二握持环靠近连接杆。所述手柄,连接杆和钩体为一体式,纵向为条形。所述手柄,连接杆和钩体的中心线共平面,并分别关于该平面镜像对称。所述钩体与弧形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技术手柄为镂空的片状;连接杆为弧形条,两端分别连接手柄和钩体;钩体纵向为U形槽状,由第一钩条,第二钩条和第三钩条组成,第一钩条和连接杆连为一体,连接杆和钩体的开口方向相同,钩体的横向沿着第一钩条,第二钩条和第三钩条依次增大,为扇形,钩体的横向为弧形槽,弧形槽的开口方向和连接杆的开口方向相反。钩体通过连接杆与手柄连接,钩体与弧形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钩体被设计为上窄下宽的扇形结构,并在其横截面设计为自上而下的弧形凹陷,以便在切口较小的颌面部手术当中更好的暴露其深部的手术视野。钩体末端的弧形折角,能更容易环抱深部组织。连接杆也同样为弧形设计,相比于传统直线型设计,在不影响术野暴露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对颌面部各解剖部位软硬组织不必要的压迫,避免了损伤。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利于颌面部深部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方便操作、容易环抱深部组织、避免损伤、舒适感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手柄,2、连接杆,3、钩体,11、第一握持环,12、第二握持环,31、第一钩条,32、第二钩条,33、第三钩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包括:手柄1,手柄1为镂空的片状;连接杆2,连接杆2为弧形条,两端分别连接手柄1和钩体3;钩体3,钩体3纵向为U形槽状,由第一钩条31,第二钩条32和第三钩条33组成,第一钩条31和连接杆2连为一体,连接杆2和钩体3的开口方向相同,钩体3的横向沿着第一钩条31,第二钩条32和第三钩条33依次增大,为扇形,钩体3的横向为弧形槽,弧形槽的开口方向和连接杆2的开口方向相反。手柄1由第一握持环11和第二握持环12组成,第一握持环11为类椭圆形环,第二握持环12为圆环。第二握持环12靠近连接杆2。手柄1,连接杆2和钩体3为一体式,纵向为条形。手柄1,连接杆2和钩体3的中心线共平面,并分别关于该平面镜像对称。钩体3与弧形的连接杆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钩体3通过连接杆2与手柄1连接,钩体3与弧形的连接杆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钩体3被设计为上窄下宽的扇形结构,并在其横截面设计为自上而下的弧形凹陷,以便在切口较小的颌面部手术当中更好的暴露其深部的手术视野。钩体3末端的弧形折角,能更容易环抱深部组织。连接杆2也同样为弧形设计,相比于传统直线型设计,在不影响术野暴露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对颌面部各解剖部位软硬组织不必要的压迫,避免了损伤。手柄1包括一个圆环形与一个类椭圆环形设计,此设计旨在不减少材料强度的同时,相应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器械的制作成本,以及减轻了器械的重量,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同时,圆环形设计更方便了手术医生以手指自各个方向牵拉使用,使其功能更加多样化,把持更加灵活,操作更加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为镂空的片状;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为弧形条,两端分别连接手柄(1)和钩体(3);钩体(3),所述钩体(3)纵向为U形槽状,由第一钩条(31),第二钩条(32)和第三钩条(33)组成,所述第一钩条(31)和连接杆(2)连为一体,所述连接杆(2)和钩体(3)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钩体(3)的横向沿着第一钩条(31),第二钩条(32)和第三钩条(33)依次增大,为扇形,所述钩体(3)的横向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方向和连接杆(2)的开口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为镂空的片状;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为弧形条,两端分别连接手柄(1)和钩体(3);钩体(3),所述钩体(3)纵向为U形槽状,由第一钩条(31),第二钩条(32)和第三钩条(33)组成,所述第一钩条(31)和连接杆(2)连为一体,所述连接杆(2)和钩体(3)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钩体(3)的横向沿着第一钩条(31),第二钩条(32)和第三钩条(33)依次增大,为扇形,所述钩体(3)的横向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方向和连接杆(2)的开口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亦凡陈潇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