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仲山专利>正文

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00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其系在一本体内部并列设有二气缸,二气缸内分别装设有低压感测机构和高压感测机构,高、低压感测机构分别由套设于气缸中的活塞、弹簧、调节螺丝组成,由转动调节螺丝即可设定活塞之阻抗,使其可在感受到设定的压力时,分别在气缸内作滑动,而该气缸一侧且分别固设一组电源切换开关,其分别在活塞轴移过程受作动进行电路接通与切断,据此达成空压机电动机依设定高低压运作范围准确动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按,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的主要功用,是用来控制空压机的电动机,使其在所设定的“低压”开始启动运转,并在设定的“高压”自动断电停止运转,使贮气筒随时保持在预定的高、低压范围之间,以利各种作业之进行。常用的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大多是以单一膜片来感应贮气筒内之压力,并藉一杠杆式驱动机构将膜片的鼓动转换成预定的机械动作,然后藉以启闭电气开关以控制空压机电动机之运转与否,进而可控制贮气筒之压力;这类空压机的压力控制开关,其高、低压的设定是由一组调压弹簧及调节螺丝负责,因此其高、低压无法分别设定,使得其压力控制范围甚小,即当提高设定的“高压”时,也会同时提高所设定的“低压”,且动作怕受突然干扰之顾虑,因此很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压可分别明确设定,使控制范围扩大,且动作更准确的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其包含有一本体、一压力表、一低压感测机构、一高压感测机构。其中该本体,其内部并列设有高、低压气缸,顶部凸设有一连通于高、低压气缸的连接管,连接管可与空压机贮气筒相连通。本体背面设有容室,容室上固设一盖板。在高、低压气缸下段背面的本体上开设有贯穿容室两侧的滑槽,在盖板背面相对该滑槽位置分别高低固设一向上按压操作之电源切换开关及向下按压操作之电源切换开关;该压力表,系固设于本体而与气缸连通,用来感测并显示气缸内的空气压力;该低压感测机构,包括一滑动轴设于低压气缸之低压活塞,低压活塞一侧横设一凸起小推杆,低压活塞内部轴向设一弹簧,该弹簧底端固接一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被限制于该低压气缸底端作上下轴移调整;该高压感测机构,包括一滑动轴设于高压气缸之高压活塞,高压活塞一侧横设一凸起小推杆,高压活塞内部轴向且设一弹簧,该弹簧底端固接一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被限制于该高压气缸底端作上下轴移调整。藉上述组合,依照二调节螺丝之上下调整来设定高、低压活塞抗衡压力,而利用高、低压活塞预定轴移作电源切换开关进行电路导通与中断,据此以驱动空压机电动机的运转。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构造设计新颖,高压、低压可分别明确设定,控制范围扩大,动作更准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附图图1.系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2.系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图3A、图3B、图3C、图3D.系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本体 11a、11b.气缸 12.连接管13.容室14.盖板141、142.电源切换开关15a、15b.滑槽16.底盖16a、16b.螺孔 2.压力表 3.低压感测机构31.低压活塞311、411.双向密封圈312、412.推杆 32、42.弹簧33、43.调节螺丝4.高压感测机构 41.高压活塞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系由一本体(1)、一压力表(2)、一低压感测机构(3)、一高压感测机构(4)等所组成;其中该本体(1)内向下开设有二并列的气缸(11a)、(11b),顶部凸设有一连通于气缸(11a)、(11b)的连接管(12),该连接管(12)可与空压机之贮气筒相连通,本体(1)背面(图1所示为前面)设有一容室(13),容室(13)上可固设一盖板(14),并于气缸(11a)、(11b)下段背面的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容室(13)两侧的滑槽(15a)、(15b),此外,在盖板(14)背面相对该滑槽(15a)、(15b)位置(如图1所示)分别高低固设一向上按压操作之电源切换开关(141)及向下按压操作之电源切换开关(142),而电源线则穿过背侧并做多层涂布防漏处理,因此不会产生漏气现象;同时在本体(1)底部锁设一底盖(16),其上对应气缸(11a)、(11b)各设有一螺孔(16a)、(16b)。该压力表(2)装设于前述本体(1)之前端面上,并与连接管(12)相连通,用来感测并显示出气缸(11a)、(11b)内(即空压机贮气筒内)的空气压力。该低压感测机构(3)包含有一低压活塞(31)、一弹簧(32)以及一调节螺丝(33);其中,低压活塞(31)顶部设有一双向密封圈(311),并藉以密合套设于气缸(11a)中,其底部径向凸设一小推杆(312),系滑设于滑槽(15a)中并凸伸入容室(13)内,供向上压按作动固设于盖板(14)之电源切换开关(141),该弹簧(32)套设于活塞(31)底部,调节螺丝(33)则螺设于底盖(16)的螺孔(16a)中,其端部并承抵于弹簧(32)底部,因此只要调整螺丝(33)螺入之深浅,即可改变弹簧(32)压抵于低压活塞(31)的压力大小;藉此,低压活塞(31)可感受气缸(11a)内的空气压力变化,在气缸(11a)中移动,并与弹簧(32)弹力保持平衡,即当气缸(11a)内之压力增加到设定的“低压”时,低压活塞(31)即开始受气压推动往下滑移;同理,当气缸(11a)内之压力降低到设定的“低压”时,低压活塞(31)亦可受弹簧(32)之推动,由气缸(11a)底部往上滑移归位。该高压感测机构(4)包含有一高压活塞(41)、一弹簧(42)以及一调节螺丝(43);其中,高压活塞(41)顶部设有一双向密封圈(411),藉以密合套设于气缸(11b)中,其底部亦凸设一小推杆(412),系滑设于滑槽(54b)中并伸入容室(13)内,供向下按压作动固设于盖板(14)之另一电源切换开关(142),该弹簧(42)套设于该高压活塞(41)底部,调节螺丝(43)则螺设于底盖(16)的螺孔(16b)中,其端部并承抵于弹簧(42)底部,调节螺丝(43)可改变弹簧(42)压抵于高压活塞(41)之压力大小;藉此,高压活塞(41)可感受气缸(11b)内之空气压力变化而移动,即当气缸(11b)内之压力增加到设定的“高压”时,高压活塞(41)即可受气压推动,由气缸(11b)顶部往下滑移;同理,当气缸(11b)内之压力由设定的“高压”逐渐下降时,高压活塞(41)可受弹簧(42)之推动,由气缸(11b)底部往上滑移。藉上述组合而构成本专利技术一种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其可依调节螺丝(33)、(43)分别设定压力,而使空压机运作更明确及更宽广适用范围。下面配合图3A、图3B、图3C、图3D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运作情形请参阅图3A所示,空压机在尚未启动时,因弹簧(32)、(42)之张力迫使低压活塞(31)、高压活塞(41)均保持向上极限位置,而低压活塞(31)之小推杆(312)刚始,电源切换开关(141)压迫向上于ON导通位置,因此一送电即令空压机开始运转,泵送压缩空气到贮气筒,使贮气筒之压力逐渐升高,因气缸(11a)、(11b)与贮气筒连接,因此气缸(11a)、(11b)内之压力亦随之升高,由于低压感测机构(3)之弹簧(32)系设定为“低阻抗”,故当压力增加到设定的“低压”时,低压活塞(31)即率先受气压推动,由气缸(11a)顶部往下滑移,此时低压活塞(31)上之小推杆(312)即从滑槽(15a)的顶部往下滑移(如图3B所示);此时,高压感测机构(4)尚未动作,但一开始,小推杆(312)所按压之电源切换开关(141)之电气线路仍呈接通状态,空压机继续运转;而贮气筒内之空气压力正处于所设定的高、低压工作范围之间。请参阅图3C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压机压力控制开关装置,其包含有:一本体、一压力表、一低压感测机构、一高压感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其内部并列设有高、低压气缸,顶部凸设有一连通于高、低压气缸的连接管,连接管可与空压机贮气筒相连通。本体背面设有容室,容室上 固设一盖板。在高、低压气缸下段背面的本体上开设有贯穿容室两侧的滑槽,在盖板背面相对该滑槽位置分别高低固设一向上按压操作之电源切换开关及向下按压操作之电源切换开关;该压力表,系固设于本体而与气缸连通;该低压感测机构,包括一滑动轴设于低 压气缸之低压活塞,低压活塞一侧横设一凸起小推杆,低压活塞内部轴向设一弹簧,该弹簧底端固接一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被限制于该低压气缸底端作上下轴移调整;该高压感测机构,包括一滑动轴设于高压气缸之高压活塞,高压活塞一侧横设一凸起小推杆,高压活 塞内部轴向设一弹簧,该弹簧底端固接一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被限制于该高压气缸底端作上下轴移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仲山沈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沈仲山沈俊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