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抗拉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64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及多根导体,外护套包覆在内护套的外侧,内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绕包层,导体均位于绕包层内,每根导体外均包覆有绝缘层,外护套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扁平状的金属条,金属条的外端位于外护套中,金属条的内端位于内护套中,外护套的外周面向外凸出有突出部,突出部与金属条一一对应,金属条的外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突出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将扁平状的金属条同时与外护套及内护套接触,使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具有较大的结合面,从而提高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的结合力,防止金属条与外护套轻易的脱开,以便线缆在受拉时,金属条能够稳定的提供抗拉效果。

High Strength Tensil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抗拉线缆
本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是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
技术介绍
线缆的抗拉性能是线缆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于线缆抗拉性能的提高,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诸多抗拉线缆,其主要采用在线缆内部采用增强纤维或在线缆的外部并设钢丝,且钢丝均单独包覆护套,而该种采用外部设置钢丝形式的线缆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其护套与钢丝的接触面小,在外护套受拉时,由于钢丝与护套之间的接触面小,因此钢丝与护套之间的结合力也较小,那么在该线缆受拉时钢丝外侧的护套就容易与钢丝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从而导致钢丝与护套之间裂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护套受拉时,能够传递到钢丝上的力也逐渐减弱,进而导致钢丝对外护套的增强作用也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抗拉线缆的钢丝与护套之间容易裂开,导致外护套容易损坏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及多根导体,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内护套的外侧,所述内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绕包层,所述导体均位于绕包层内,每根导体外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外护套上设置有至少两根金属条,所述金属条的外端位于外护套中,所述金属条的内端位于内护套中,所述外护套的外周面向外凸出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金属条一一对应,所述金属条的外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突出部内。本方案中采用将扁平状的金属条一端伸入到外护套的突出部内,另一端伸入到内护套中,使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具有较大的结合面,从而提高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的结合力,以便线缆在受拉时,金属条能稳定的提高抗拉效果,同时金属条也可将线缆内部的热量导出,外护套上的突出部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也能快速将金属条传递的热量快速散发,使线缆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为了提高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条的外端及内端均设置有凸起组,每个凸起组均包括若干沿金属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凸起,位于金属条外端的凸起组中的凸起嵌入到外护套内,位于金属条内端的凸起组中的凸起嵌入到内护套内;利用金属条上凸起分别嵌入到外护套和内护套中,以便在外护套受拉时,金属条上的凸起会勾住外护套,从而使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具有更好的结合力,进而防止外护套受拉时相对金属条产生相对位移。具体地,所述金属条为铁条、铝条或铜条。优选地,所述金属条有三根且沿外护套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绕包层的材质为无纺布。为了在提高线缆紧密度的同时能获取更好的抗拉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绕包层内填充有若干根加强绳。具体地,所述加强绳的材质为芳纶或丙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强度抗拉线缆采用将扁平状的金属条同时与外护套及内护套接触,使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具有较大的结合面,从而提高金属条与外护套及内护套之间的结合力,防止金属条与外护套轻易的脱开,以便线缆在受拉时,金属条能够稳定的提供抗拉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强度抗拉线缆的示意图。图中:1、外护套,1-1、突出部,2、内护套,3、导体,4、绕包层,5、绝缘层,6、金属条,6-1、凸起,7、加强绳。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及三根导体3,所述外护套1包覆在内护套2的外侧,所述内护套2的内侧设置有绕包层4,所述导体3均位于绕包层4内,每根导体3外均包覆有绝缘层5,所述外护套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金属条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条6有三根且沿外护套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金属条6为铁条、铝条或铜条,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位于外护套1中,所述金属条6的内端位于内护套2中,所述外护套1的外周面向外凸出有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与金属条6一一对应,所述金属条6)外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突出部1-1内;扁平状的金属条6指的是金属条6横截面的宽度<金属条6横截面的长度。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及内端均设置有凸起组,每个凸起组均包括若干沿金属条6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凸起6-1,位于金属条6外端的凸起组中的凸起6-1嵌入到外护套1内,位于金属条6内端的凸起组中的凸起6-1嵌入到内护套2内;利用金属条6上凸起6-1分别嵌入到外护套1和内护套2中,以便在外护套1受拉时,金属条6上的凸起6-1会勾住外护套1,从而使金属条6与外护套1及内护套2之间具有更好的结合力,进而防止外护套1受拉时相对金属条6产生相对位移。所述绕包层4的材质为无纺布。所述绕包层4内填充有若干根加强绳7,所述加强绳7的材质为芳纶或丙纶。其中,外护套1和内护套2均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氯丁橡胶,内护套2在成型时可利用挤出机挤出包覆在绕包层4上并使金属条6嵌入在内护套2中,外护套1在成型时也可利用挤出机挤出包覆在内护套2及金属条6上。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及多根导体(3),所述外护套(1)包覆在内护套(2)的外侧,所述内护套(2)的内侧设置有绕包层(4),所述导体(3)均位于绕包层(4)内,每根导体(3)外均包覆有绝缘层(5),所述外护套(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扁平状的金属条(6),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位于外护套(1)中,所述金属条(6)的内端位于内护套(2)中,所述外护套(1)的外周面向外凸出有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与金属条(6)一一对应,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突出部(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抗拉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及多根导体(3),所述外护套(1)包覆在内护套(2)的外侧,所述内护套(2)的内侧设置有绕包层(4),所述导体(3)均位于绕包层(4)内,每根导体(3)外均包覆有绝缘层(5),所述外护套(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扁平状的金属条(6),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位于外护套(1)中,所述金属条(6)的内端位于内护套(2)中,所述外护套(1)的外周面向外凸出有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与金属条(6)一一对应,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突出部(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抗拉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条(6)的外端及内端均设置有凸起组,每个凸起组均包括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贤曹骏黄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兴海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