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51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上形成有镭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所述非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镀膜层和防油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和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小于非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本新型将镜片本体划分为镭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其中,通过减少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从而改变镭射图案区呈现的颜色,使其与镜片本体上的非图案区的颜色存在差异,从而使镭射图案区形成稳定清晰的图案,且该图案的形成并不会影响非图案区的清晰度。

A Laser Patterned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镭射图案镜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镜片,具体涉及一种镭射图案镜片。
技术介绍
眼镜镜片一般具有防晒、防辐射、视力矫正等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基本需求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了,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带有图案的镜片。目前的图案镜片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形成:1.遮模,因为遮模的模具具有一定厚度,因此该方法形成的镜片的图案边缘容易阴影;2.贴图案膜,该方法形成的镜片的图案位置容易发生变化;3.移印图案,因为移印的胶头有残留,因此转印到镜片上会影响镜片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其具有镜片清晰度好且图案稳定清晰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上形成有镭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所述非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镀膜层和防油层;所述镀膜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五镀膜层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六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和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小于非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以及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五镀膜层构成。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构成。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以及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构成。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构成。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构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将镜片本体划分为镭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其中,通过减少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从而改变镭射图案区呈现的颜色,使其与镜片本体上的非图案区的颜色存在差异,从而使镭射图案区形成稳定清晰的图案,且该图案的形成并不会影响非图案区的清晰度。因此,本技术之镭射图案镜片能够具有清晰度好且图案稳定清晰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镜片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镜片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镜片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镜片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镜片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其包括镜片本体10,该镜片本体上形成有镭射图案区11和非图案区12。其中,非图案区12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1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1外侧面的CR层2、镀膜层3和防油层4;镀膜层3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31、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32、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33、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34、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五镀膜层35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六镀膜层36。镭射图案区11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1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1外侧面的CR层2和镀膜层3;该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数量小于非图案区12的镀膜层3数量。如图2所示,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31、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32、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33、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34以及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五镀膜层35构成。如图3所示,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31、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32、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33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34构成。如图4所示,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31、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32以及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33构成。如图5所示,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31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32构成。如图6所示,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31构成。上述结构的镭射图案镜片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镜片基材1的外侧面进行镀膜,以形成镀膜层。为增加镜片基材1与镀膜层3之间的附着力,减少镀膜层3与镜片基材1之间的应力,可以在镀膜之前,在镜片基材1的外侧面设置一CR层2。镀膜完成后,在镀膜层3上设置一防油层4,从而形成了镜片本体10。然后,采用激光技术,按照选定好的图案对镜片本体10的部分区域进行镭射,以形成镭射图案区11。每镭射掉一镀膜层,光射入的介质就少掉一层,入射光程就会减少;当入射光程减少,反射出光到入眼球反馈的颜色就不同,所以,每镭射一层镀膜层,镭射图案区12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当镭射掉第六镀膜层36,就形成了第一实施例的镜片(如图2所示),该镜片的镭射图案11区呈现的颜色与非图案区12颜色不同。当雷射掉第六镀膜层36和第五镀膜层35,就形成了第二实施例的镜片(如图3所示),该镜片的镭射图案区11呈现的颜色与非图案区12颜色不同,且与第一实施例的镭射图案区颜色不同。当雷射掉第六镀膜层36、第五镀膜层35和第四镀膜层34,就形成了第三实施例的镜片(如图4所示),该镜片的镭射图案区11呈现的颜色与非图案区12颜色不同,且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的镭射图案区颜色不同。当雷射掉第六镀膜层36、第五镀膜层35、第四镀膜层34和第三镀膜层33,就形成了第四实施例的镜片(如图5所示),该镜片的镭射图案区11呈现的颜色与非图案区12颜色不同,且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的镭射图案区颜色不同。当雷射掉第六镀膜层36、第五镀膜层35、第四镀膜层34、第三镀膜层33和第二镀膜层32,就形成了第五实施例的镜片(如图6所示),该镜片的镭射图案区11呈现的颜色与非图案区12颜色不同,且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实施例的镭射图案区颜色不同。本技术的关键在于,本新型将镜片本体10划分为镭射图案区11和非图案区12,其中,通过减少镭射图案区11的镀膜层3数量,从而改变镭射图案11区呈现的颜色,使其与镜片本体1上的非图案区12的颜色存在差异,从而使镭射图案区11形成稳定清晰的图案,且该图案的形成并不会影响非图案区12的清晰度。因此,本技术之镭射图案镜片能够具有清晰度好且图案稳定清晰的优点。本技术中,内侧是指镜片使用时朝向使用者眼睛一侧的方向,外侧则是指背向使用者眼睛的方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上形成有镭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所述非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镀膜层和防油层;所述镀膜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五镀膜层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六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和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小于非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上形成有镭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所述非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镀膜层和防油层;所述镀膜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四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五镀膜层以及二氧化硅形成的第六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镜片本体包括镜片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片基材外侧面的CR层和镀膜层;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小于非图案区的镀膜层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射图案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图案区的镀膜层由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一镀膜层、二氧化硅形成的第二镀膜层、五氧化三钛形成的第三镀膜层、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艾普偏光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