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犁切效应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140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06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犁切效应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技术领域,广泛适用于高位远程滑坡运动范围评估和体积估算。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两大计算方法,分别是1)犁切计算模型建立及犁切深度、阻力、体积等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2)可变形滑块‑弹簧模型确定及及滑块的位置、速度、宽度、高度计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范围评估、动力学计算和体积测算提供较为科学的运动特征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体积测算准确率。同时,以上提出的犁切计算模型进一步量化了运动过程中体积放大效应。

Calculating Method of Moti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Ploughing Effect of High-level Long-distance Landslide-Clastic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犁切效应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中犁切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犁切阻力、深度、体积等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防治安全
,广泛适用于高位远程滑坡运动范围评估和体积估算。
技术介绍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此类灾害一般高位启动、惯性加速、动力侵蚀、流通堆积,最终在下游河沟形成堵溃放大效应,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是近年来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范围评估和体积估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犁切作用导致的体积放大效应不容忽视,其运动特征的理解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目前,常见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理论模型有雪橇模型、基底液化模型、摩擦流变模型、颗粒流模型。这些理论模型中滑坡-碎屑流与下部基底之间的摩擦阻力计算通常简化为面力,而不是具有真实厚度的三维模型,忽略了结构体系间材料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这样的简化分析导致体积放大效应计算理论不够完整,且大多依靠经验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概念清晰,易于理解的方法来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犁切效应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划分为n块可变形滑块,具体步骤包括:1.1)假定计算参数,具体参数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犁切效应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划分为n块可变形滑块,具体步骤包括:1.1)假定计算参数,具体参数如下:第i个滑块中心的位置和左右两侧边界位置;第i个滑块中心的平均高度和左右两侧边界高度,其中值均为0;θi:第i-1滑块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Pib,第i个滑块左右两侧边界侧向压力;Ti:滑坡运动时基底的阻力,包括剪切阻力和犁切阻力,详见步骤2和3;Ni:滑坡运动时基底对滑坡的支持力,垂直于滑块底部;bi,ρi,Vi,mi,Wi:分别为第i个滑块的宽度、密度、体积、质量和重量;第i个滑块速度,运动方向与滑动面平行;1.2)建立滑坡各滑块沿运动方向的力学平衡方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Fi=Pibcos(θi-θi+1)-Pi+1b+Wisinθi+1-Ti其中:Fi:第i个滑块下滑惯性力,满足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方程;1.3)计算滑块间的侧向压力,假设滑块间通过无质量弹簧连接,弹簧变形即滑块发生的侧向应变,即可确定侧向压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ibcosθi=Pib,t=0cosθit=0+kisi其中:Pib,t=0:滑坡即将运动时即t=0秒第i个滑块左侧边界侧向压力的初始值;由1.2,1.3联立求解获得,需注意的是,此时Fi=0,滑坡即将运动时秒第i-1滑块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ki:第i-1个滑块与第i个滑块之间的弹簧系数;si:第i个滑块宽度改变量,即弹簧的改变量;1.5)弹簧系数ki假定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其中:E0:滑块自身的变形模量,假定在运动中是定值;hic,t=0:滑坡即将运动时第i个滑块中心的平均高度;bit=0:滑坡即将运动时第i个滑块宽度;1.6)第i个滑块宽度改变量s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si=bit+Δt-bitbit、bit+Δt:分别为第i个滑块在t、t+△t时刻的宽度,具体计算公式详见4.4;步骤2具体包括:2.1)判断犁切模型的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直线型犁切模型,即中部及尾部滑块的犁切被动区呈平行四边形,犁切面与滑动面一致,呈直线型;第二种类型为圆弧型犁切模型,即前部滑块的犁切被动区被剪出基底,犁切面呈圆弧状;2.2)判断犁切驱动区形状及犁切深度;由于犁切驱动区形状与滑块宽度、犁切深度密切相关,故放在一起考虑;(2.2.1)太沙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Nu计算公式如下:其中:Cs:为基底材料黏聚力;J1、J2:分别为为无量纲的承载力系数,仅与基底材料的内摩擦角φ有关;ρs:基底物质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跃平王文沛朱赛楠张楠高强杨龙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