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34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主机壳、滚筒、转轴、驱动电机、热风源、控制器、保温棉、热风通风管、温度传感器和出风管,所述滚筒设置于主机壳内,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转轴与滚筒的中轴线重合,且转轴与滚筒的一底面中部固定,转轴带动滚筒沿着中轴线转动;所述保温棉设置于滚筒的外部,所述热风通风管的一端与热风源连通,另一端置于滚筒内,且热风通风管设有三个以上的与滚筒中轴线平行的热风分支管,在热风分支管上设有热风进风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滚筒内,所述出风管的一端置于滚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藜麦在滚筒内翻滚的过程中能够均匀受热,进而加快烘干速度,缩短烘干运转的时间,烘干效果好。

A drying device for quinoa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藜麦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藜麦加工时使用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藜麦(学名:Chenopodiumquinoa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发展目标。藜麦的营养特点之一是胚芽占比极高,具有营养活性,这是很多谷物不具备。藜麦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富含人类需求的各类营养物质,更难得的是,藜麦做为植物却具有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可以减少养殖业对饲料、圈舍、人力的投入,饲养场地对耕地的占用,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畜禽携带的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解决人类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粮食供给不足与耕地有限、人类营养需求与环境污染、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等冲突的金钥匙,对促进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乃至三农问题都有不可替代作用,是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藜麦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藜麦进行烘干,目前常用的对藜麦烘干装置都采用烘干机,通过加料口加入藜麦,藜麦经过烘干机仓进行烘干。烘干机有带式烘干、滚筒烘干、箱式烘干和塔式烘干等几种模式。热源有煤、电、气等。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有热风气流式和辐射式等,热风滚筒烘干是热气流从尾部向前运动,与物料充分接触,通过热传导、对流、辐射传热量充分利用;将热能直接传递给物料,使物料的水分在筒体内不断被蒸发,入料口的引风装置将大量的水分、湿气流抽出,防止粉尘外排造成的二次污染。通过内螺旋搅拌、扫散、抄板,推进物料运动,完成整个烘干过程;逆流传导脱湿,避免减少重复烘干程序。藜麦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到烘干机进行烘干,但是,目前市场还没有专门针对藜麦的烘干机存在,并且现有的烘干机在烘干过程中会存在烘干不均匀,焦糊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烘干均匀、效果好,并且能节省烘干时间,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主机壳、滚筒、转轴、驱动电机、热风源和控制器,所述滚筒设置于主机壳内,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转轴与滚筒的中轴线重合,且转轴与滚筒的一底面中部固定,转轴带动滚筒沿着中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棉、热风通风管、温度传感器和出风管,所述保温棉设置于滚筒的外部,所述热风通风管的一端与热风源连通,另一端置于滚筒内,且热风通风管设有三个以上的与滚筒中轴线平行的热风分支管,在热风分支管上设有热风进风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滚筒内,所述出风管的一端置于滚筒内,另一端置于主机壳外。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主机壳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设置于主机壳的顶部,且与滚筒连通;出料口设置于主机壳的底部,且与滚筒连通。作为优选方式之一,保温棉设置在主机壳和滚筒之间,保温棉的外侧面与主机壳的内壁紧密贴合,保温棉的内侧面与滚筒之间存在间隙。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保温棉的内层设有红外加热线圈。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示热风源为经过电加热的抽风装置。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示滚筒为麦饭石滚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藜麦在滚筒内翻滚的过程中能够均匀受热,进而加快烘干速度,缩短烘干运转的时间,烘干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热风通风管的截面示意图。附图中:主机壳1,滚筒2,转轴3,驱动电机4,热风源5,控制器6,保温棉7,热风通风管8,温度传感器9,出风管10,热风分支管11,热风进风口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主机壳1、滚筒2、转轴3、驱动电机4、热风源5、控制器6、保温棉7、热风通风管8、温度传感器9和出风管10。其中,所示滚筒为麦饭石滚筒。在主机壳1上设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进料口13设置于主机壳1的顶部,且与滚筒2连通;出料口14设置于主机壳1的底部,且与滚筒2连通。所述滚筒2设置于主机壳1内,驱动电机4与转轴3相连,转轴3与滚筒2的中轴线重合,且转轴3与滚筒2的一底面中部固定,转轴3带动滚筒2沿着中轴线转动;所述保温棉7设置于滚筒2的外部,所述热风通风管8的一端与热风源5连通,另一端置于滚筒2内,且热风通风管8设有三个以上的与滚筒中轴线平行的热风分支管11,如图2所示,热风分支管11成环形布置,使得加热更加的均匀。在热风分支管11上设有热风进风口12,热风通风管8的一端与热风源5相连,所述热风源为经过电加热的抽风装置。热风通风管8的另一端支于滚筒2内,所述热风通风管8上设有数个热风分支管11,热风分支管11上设有数个热风进风口12。通过通风管来通入热风,结合多个分支和分支上的数个热风进风口使得加热更加的均匀,减少加热的时间。所述出风管10的一端置于滚筒2内,另一端置于主机壳1外。排风时,通过出风管排出,达到平衡。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滚筒2的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6相连;通过温度传感器来传达滚筒内的实时温度,从而通过控制器来调节进入的风量大小和温度,使得烘干过程更加智能化。所述保温棉4设置于滚筒2的外部,具体来说,保温棉4设置在主机壳1和滚筒2之间,保温棉4的外侧面与主机壳1的内壁紧密贴合,保温棉4的内侧面与滚筒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保温棉4的内层设有红外加热线圈。保温棉设置在主机壳和滚筒之间,保温棉的外侧面与主机壳的内壁紧密贴合,减少间隙,加强保温效果,保温棉的内侧面与滚筒之间存在间隙,防止热量的散失。保温棉的存在能够加强热能的利用,防止热量散失过快,节约烘干时间和成本。所述保温棉内层设有红外加热线圈,红外加热线圈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具备非常强的穿透性,热效率很高,能耗低。麦饭石滚筒为硅酸盐产物研磨制成,麦饭石滚筒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富含动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麦饭石滚筒受热时,微量元素析出,并附着在藜麦的外表面,从而令藜麦具有养生的功效,同时麦饭石滚筒还拥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麦饭石滚筒能够吸附藜麦外表面的病毒、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元素,令藜麦在经受烘干的同时,达到净化的效果,红外加热线圈在保温棉的内侧均匀环绕,红外加热线圈的输入端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红外加热线圈相连,控制器固定安装在主机壳的外表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主机壳、滚筒、转轴、驱动电机、热风源和控制器,所述滚筒设置于主机壳内,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转轴与滚筒的中轴线重合,且转轴与滚筒的一底面中部固定,转轴带动滚筒沿着中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棉、热风通风管、温度传感器和出风管,所述保温棉设置于滚筒的外部,所述热风通风管的一端与热风源连通,另一端置于滚筒内,且热风通风管设有三个以上的与滚筒中轴线平行的热风分支管,在热风分支管上设有热风进风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滚筒内,所述出风管的一端置于滚筒内,另一端置于主机壳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藜麦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主机壳、滚筒、转轴、驱动电机、热风源和控制器,所述滚筒设置于主机壳内,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转轴与滚筒的中轴线重合,且转轴与滚筒的一底面中部固定,转轴带动滚筒沿着中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棉、热风通风管、温度传感器和出风管,所述保温棉设置于滚筒的外部,所述热风通风管的一端与热风源连通,另一端置于滚筒内,且热风通风管设有三个以上的与滚筒中轴线平行的热风分支管,在热风分支管上设有热风进风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滚筒内,所述出风管的一端置于滚筒内,另一端置于主机壳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麦加工用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权忠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旺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