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2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34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光转换层。光源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光转换层配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光转换层包括光学复合材料,其包括0.1至15重量百分比的发光材料以及85至99.9重量百分比的树脂材料。所述树脂材料包括5至30重量百分比之具有硫醇基的表面活性剂。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量子点(QuantumDots)是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当量子点受到光的刺激,其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来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近年来,具有量子点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已广泛使用于背光及照明等领域。由于强光、高温、湿气、氧气、挥发性物质等外部环境因素容易影响量子点的发光效能,因此,量子点在应用上最大的挑战即为长期稳定性。也就是说,将量子点应用在背光及照明等领域中时,势必会面临到长期稳定性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量子点的长期稳定性已然成为一门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具有包含量子点于其中的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包括光学复合材料,其可改善由外部环境因素引发降解所造成的荧光猝减,并增加量子点的稳定性,进而延长背光模块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光转换层。光源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光转换层配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光转换层包括光学复合材料,其包括0.1至15重量百分比的发光材料以及85至99.9重量百分比的树脂材料。所述树脂材料包括5至30重量百分比之具有硫醇基的表面活性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具有至少二个硫醇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式(I)、(II)、或(III)之化合物如下所示:其中,R1、R2、R3、R4、R5和R6彼此相同或相异,并各自选自氢、C1-C20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1-C20羟烷基、C1-C20烷基酯基、C2-C20烷基酮基、C1-C20烷基硫醚基和C1-C20烷氧基所构成的群组,以及R1至R6中至少二者具有硫醇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R1至R6中至少二者是具有硫醇基的C1-C20烷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R1至R6中至少二者是具有硫醇基的C1-C20烷基酯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R1至R6中至少二者是具有硫醇基的C1-C20烷氧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之至少一个硫醇基参与交联反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之分子量介于100至1,0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树脂材料包括:30至50重量百分比的丙烯酸酯单体、15至30重量百分比的丙烯酸酯寡聚物、5至20重量百分比的交联剂以及1至2重量百分比的起始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复合材料更包括粒子,其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二氧化硅、氧化锆、三氧化二锑、氧化铝、六方白碳石、类钻碳、氯氧化铋、钛酸钡、铌酸锂钾、铌酸锂、钽酸锂、淡红银矿、聚氟烯烃、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及其任意组合所构成的群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材料散布且嵌入于所述树脂材料中。所述发光材料包括量子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层包括所述光学复合材料直接接触并固化于二片基材之间,无需阻气层的保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层直接接触所述导光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面,以形成侧光式(Edge-lit)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导光板的雾度由邻近入光面至远离入光面逐渐递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以形成直下式(Direct-lit)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更包括:反射层,配置在导光板下方,以将所述光源所发射的光反射至所述光转换层中。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之背光模块包括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包括光学复合材料,其包括具有量子点的发光材料、树脂材料以及具有硫醇基的表面活性剂。所述硫醇基可与量子点反应,以形成稳定性较佳的光学复合材料。因此,本专利技术之光转换层可有效地阻挡湿气、氧气、挥发性物质等外部环境因素,藉此提升量子点的稳定性。换言之,本专利技术之背光模块的光转换层不需要包含任何阻气层(例如类钻炭薄膜、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氧化铝层、氮化硅层等),亦不需要任何阻气层介于光转换层与导光板之间,即可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量子点的稳定性,进而延长背光模块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之背光模块不需要任何阻气层,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减少制造成本,进而提升产品的商业竞争力。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复合材料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形成光学复合材料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与对照例2的光学膜的发光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符号说明10:光学复合材料12:发光材料14:树脂材料100、200:背光模块102:导光板102a:出光面102b:背面102s:入光面104、204:光源106:光转换层108:反射层110:液晶面板L:光S1、S2: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参照本实施例之图式以更全面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亦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而不应限于本文中所述之实施例。图式中的层与区域的厚度会为了清楚起见而放大。相同或相似之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之组件,以下段落将不再一一赘述。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复合材料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形成光学复合材料的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与图2,进行步骤S1,混合发光材料与树脂材料,以形成一混合物。之后,进行步骤S2,固化所述混合物,以形成光学复合材料10。如图1所示,光学复合材料10包括发光材料12散布且嵌入于树脂材料14中。在一实施例中,固化所述混合物的方法包括以卷对卷工艺(roll-to-rollprocess),将所述混合物填入二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基材之间,再照射紫外光,以形成一光学膜。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替代实施例中,亦可将所述混合物点于芯片(chip)上,再照射紫外光,以形成一光学点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将所述混合物填充在中空管中,再照射紫外光,以形成一光学柱状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光学复合材料10可依据实际需求来形成不同形状或不同结构,例如点状结构、线状结构、膜状结构、立方体结构、圆柱状结构、三角柱状结构、半球体结构或其组合。以下将根据图1的光学复合材料10详细说明。在一实施例中,发光材料12的含量为0.1至15重量百分比。发光材料12包括发光纳米材料,例如量子点。具体来说,所述量子点包括核、核-壳、核-多壳、核-合金层-壳、核-合金层-多壳或其组合。所述量子点的粒径或尺寸可依据需求(例如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来调整,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核”可例如是选自由CdS、CdSe、CdTe、ZnS、ZnSe、ZnTe、HgS、HgSe、HgTe、GaN、GaP、GaAs、InP、InAs、InSb、AlN、AlP、AlAs、AlSb、SiC、Fe、Pt、Ni、Co、Al、Ag、Au、Cu、FePt、Si、Ge、PbS、PbSe、PbTe及其合金所构成之群组中的至少一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例如是选自由ZnS、ZnSe、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光源,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以及光转换层,配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光转换层包括光学复合材料,所述光学复合材料包括:0.1至15重量百分比的发光材料;以及85至99.9重量百分比的树脂材料,其包括5至30重量百分比之具有硫醇基的表面活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光源,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以及光转换层,配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光转换层包括光学复合材料,所述光学复合材料包括:0.1至15重量百分比的发光材料;以及85至99.9重量百分比的树脂材料,其包括5至30重量百分比之具有硫醇基的表面活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具有至少二个硫醇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式(I)、(II)、或(III)之化合物如下所示:其中,R1、R2、R3、R4、R5和R6彼此相同或相异,并各自选自氢、C1-C20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1-C20羟烷基、C1-C20烷基酯基、C2-C20烷基酮基、C1-C20烷基硫醚基和C1-C20烷氧基所构成之群组,以及R1至R6中至少二者具有硫醇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R1至R6中至少二者是具有硫醇基之C1-C20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R1至R6中至少二者是具有硫醇基之C1-C20烷基酯基。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R1至R6中至少二者是具有硫醇基之C1-C20烷氧基。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之至少一个硫醇基参与交联反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焕伟谢佳纯周君玮
申请(专利权)人:优美特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