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过大的压力进行卸压处理,而且,还可以实现稳压作用,通过稳压片来改变气压腔的体积,实现内部压力的稳压效果,进而保证出气管的出气压力始终处于稳定的场合,保证了出气管出稳压阀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汽车的顿挫感;当装置本体内气体压力增大时,弹簧分压机构会通过第一输气管由第一卸压管排出,缓解装置本体内部的压力,当弹簧分压机构不足以缓解装置内部拉力时,这时液压机构就会工作,再次缓解装置内部压力,滑块上的第一密封圈可确保装置的密封性,确保装置正常工作。
A Pneumatic Power Control Device for Pneumat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但是,现今的新能源汽车,往往是采用电力驱动,而生产电力中火电的生产仍然对环境造成了直接污染,因此不能做到真正的完全无污染,而现有的气体动力汽车对气体产生的压强问题处理的不是很恰当,压强不稳定,很容易导致汽车出现顿挫感,不仅影响舒适性,而且影响安全性和汽车的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液压机构和弹簧分压机构,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与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面的进气管连通,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液压机构和弹簧分压机构分别相对的设置在装置本体内的气压腔的下方和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卸压管,所述液压机构底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卸压管;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所述弹簧分压机构动作,并通过第一卸压管实现卸压;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液压机构动作,并通过第二卸压管实现卸压;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位于所述气压腔内的所述液压机构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的底部均设置有稳压机构;其中,所述稳压机构包括稳压片、稳压座、稳压弹簧、稳压导向柱和滑动密封圈,其中,所述液压机构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的底部均连接设置有稳压座,所述稳压座内设置有固定在液压机构或弹簧分压机构上的稳压导向柱,所述稳压导向柱上套设有可上下密封滑动的稳压片,所述稳压片与固定所述稳压导向柱的液压机构或弹簧分压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稳压弹簧,所述稳压片的周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密封圈,所述滑动密封圈与稳压座的内壁滑动密封设置;通过所述稳压片的上下运动,实现所述气压腔的大小调节,进而实现气压腔的自动稳压。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导向柱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肩,所述稳压片能够由所述限位肩进行限位,所述稳压弹簧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的弹簧的弹性模量。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座的连接液压机构或弹簧分压机构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卸压环形槽,所述卸压环形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稳压片的厚度,且所述卸压环形槽的槽直径大于所述稳压片的直径。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分压机构包括弹簧分压座体,所述弹簧分压座体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滑块的凹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凹槽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上方与所述弹簧分压座的上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卸压管的两侧对应安装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上方对应安装第二输气管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的一端均与第一卸压管贯通连接,且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均与弹簧分压机构内部的凹槽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卸压管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滑块向上滑动,通过第一输气管卸压,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使得所述滑块继续向上滑动时,所述第二输气管进行卸压。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机构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活塞的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活塞的下方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机构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二卸压管的上方对应连接有第四输气管,所述第四输气管的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三输气管。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四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的一端均与第二卸压管连接,且第四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的另一端均与液压机构内部的凹槽连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且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底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活塞为一种圆台形的构件。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滤网。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用来放置第一卸压管的通孔,且装置本体的底部对应开设有来放置第二卸压管的通孔,所述进气管与第一排气管为一种圆形构件。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导向柱固定在活塞或者滑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过大的压力进行卸压处理,而且,还可以实现稳压作用,通过稳压片来改变气压腔的体积,实现内部压力的稳压效果,进而保证出气管的出气压力始终处于稳定的场合,保证了出气管出稳压阀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汽车的顿挫感;(2)当装置本体内气体压力增大时,弹簧分压机构中的滑块会压缩弹簧向上滑动露出第一输气管,这时气体会通过第一输气管由第一卸压管排出,缓解装置本体内部的压力,当气体压力继续增大时,滑块会继续压缩弹簧,这时第二输气管开始工作,对装置本体内部的压力进行二次缓解,避免因装置本体内的压力过大发生意外,当弹簧分压机构不足以缓解装置内部拉力时,这时液压机构就会工作,再次缓解装置内部压力,滑块上的第一密封圈可确保装置的密封性,确保装置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中弹簧分压机构与稳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中液压机构与稳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液压机构3和弹簧分压机构4,其中,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与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面的进气管2连通,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气管5,所述液压机构3和弹簧分压机构4分别相对的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的气压腔的下方和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卸压管401,所述液压机构3底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卸压管307;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动作,并通过第一卸压管401实现卸压,这样,该装置工作时,可通过装置顶部的第一卸压管401和底部的第二卸压管307快速缓解装置内部的压力,确保装置正常工作,滤网可以过滤气体中的颗粒,防止装置内部元件发生不必要的磨损;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液压机构3动作,并通过第二卸压管307实现卸压;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位于所述气压腔内的所述液压机构3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底部均设置有稳压机构;其中,所述稳压机构包括稳压片409、稳压座、稳压弹簧411、稳压导向柱407和滑动密封圈410,其中,所述液压机构3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底部均连接设置有稳压座,所述稳压座内设置有固定在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上的稳压导向柱407,所述稳压导向柱407上套设有可上下密封滑动的稳压片409,所述稳压片409与固定所述稳压导向柱407的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之间设置有所述稳压弹簧411,所述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液压机构(3)和弹簧分压机构(4),其中,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与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面的进气管(2)连通,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气管(5),所述液压机构(3)和弹簧分压机构(4)分别相对的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的气压腔的下方和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卸压管(401),所述液压机构(3)底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卸压管(307);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动作,并通过第一卸压管(401)实现卸压;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液压机构(3)动作,并通过第二卸压管(307)实现卸压;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位于所述气压腔内的所述液压机构(3)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底部均设置有稳压机构;其中,所述稳压机构包括稳压片(409)、稳压座、稳压弹簧(411)、稳压导向柱(407)和滑动密封圈(410),其中,所述液压机构(3)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底部均连接设置有稳压座,所述稳压座内设置有固定在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上的稳压导向柱(407),所述稳压导向柱(407)上套设有可上下密封滑动的稳压片(409),所述稳压片(409)与固定所述稳压导向柱(407)的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之间设置有所述稳压弹簧(411),所述稳压片的周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密封圈(410),所述滑动密封圈(410)与稳压座的内壁滑动密封设置;通过所述稳压片(409)的上下运动,实现所述气压腔的大小调节,进而实现气压腔的自动稳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液压机构(3)和弹簧分压机构(4),其中,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与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面的进气管(2)连通,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气管(5),所述液压机构(3)和弹簧分压机构(4)分别相对的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的气压腔的下方和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卸压管(401),所述液压机构(3)底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卸压管(307);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动作,并通过第一卸压管(401)实现卸压;当所述气压腔内的气压压强大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液压机构(3)动作,并通过第二卸压管(307)实现卸压;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位于所述气压腔内的所述液压机构(3)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底部均设置有稳压机构;其中,所述稳压机构包括稳压片(409)、稳压座、稳压弹簧(411)、稳压导向柱(407)和滑动密封圈(410),其中,所述液压机构(3)的顶部和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底部均连接设置有稳压座,所述稳压座内设置有固定在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上的稳压导向柱(407),所述稳压导向柱(407)上套设有可上下密封滑动的稳压片(409),所述稳压片(409)与固定所述稳压导向柱(407)的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之间设置有所述稳压弹簧(411),所述稳压片的周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密封圈(410),所述滑动密封圈(410)与稳压座的内壁滑动密封设置;通过所述稳压片(409)的上下运动,实现所述气压腔的大小调节,进而实现气压腔的自动稳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导向柱(407)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肩(408),所述稳压片能够由所述限位肩进行限位,所述稳压弹簧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的弹簧的弹性模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座的连接液压机构(3)或弹簧分压机构(4)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卸压环形槽,所述卸压环形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稳压片的厚度,且所述卸压环形槽的槽直径大于所述稳压片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汽车用气动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分压机构(4)包括弹簧分压座体,所述弹簧分压座体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滑块(406)的凹槽,所述滑块(406)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旺,李岚琦,黄兴华,刘腾远,刘宇腾,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