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89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连通有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的右侧均连通有插管,所述插管内壁左侧的下部与右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垫块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管内壁前后方向的右侧通过转轴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的上部与右侧的下部均焊接有插块,所述插管内部前方的右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焊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浮板、齿条、齿轮、挡板、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配合使用,可以让插管在容器将要注满时,自动停止注水,更加便于使用。

A Treatment Device for Painting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涂装即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涂装生产线的发展经历了由手工到生产线到自动生产线的发展过程,涂装工艺可以简单归纳为:前处理、喷涂、干燥或固化、三废处理,而在涂装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为了防止废水直接排入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污染,需要利用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然后将净化之后的水进行回收并二次利用。目前,现有常见的涂装废水处理装置,由于其对废水处理的工艺过程为组合式,需要一步步对涂装废水中不同的有害成分进行处理,因此,涂装废水处理装置一般体积都较大,在废水净化回收的功能上,一般都是通过多个导水管配合容器将净化之后的水导入到容器内部,但是,在回收废水的过程中,由于用于传输净化之后水流的管道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有效自行判断容器是否注满,因此,在回收废水时,需要人工不定时的进行观察,防止容器内的水流溢出,需要依靠人工及时关闭水流通道,这就导致现有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废水回收时较为不便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连通有多个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底部的右侧均连通有插管(3),所述插管(3)内壁左侧的下部与右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块(4)与第二垫块(5),所述第一垫块(4)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垫块(5)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槽(6),所述插管(3)内壁前后方向的右侧通过转轴(7)套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左侧的上部与右侧的下部均焊接有插块(9),所述插管(3)内部前方的右侧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12),两个所述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连通有多个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底部的右侧均连通有插管(3),所述插管(3)内壁左侧的下部与右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块(4)与第二垫块(5),所述第一垫块(4)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垫块(5)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槽(6),所述插管(3)内壁前后方向的右侧通过转轴(7)套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左侧的上部与右侧的下部均焊接有插块(9),所述插管(3)内部前方的右侧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12),两个所述滑块(12)之间焊接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的左侧啮合有齿轮(14),所述齿条(13)的底部焊接有主动伸缩杆(15),所述主动伸缩杆(15)的底部粘接有浮板(16),所述浮板(16)顶部左侧的前后方向与顶部右侧的后方均粘接有从动伸缩杆(17),所述插管(3)的底部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豪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俊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