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87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辅助工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绳和内部中空的锥形套筒;以锥形套筒的尖端为锥形套筒的顶端,在锥形套筒的顶端和锥形套筒的底端分别开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且,锥形套筒通过底部开口套接于电杆的一端上;固定绳的第一端通过索具形成绳套套接于电杆的一端上,固定绳的第二端经由锥形套筒的底部开口自锥形套筒的顶部开口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杆运输辅助装置,能够减小电杆运输过程中电杆粗端所受到的阻力,达到便于电杆运输的有益效果。

Pole Transportation Auxili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杆运输辅助装置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辅助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电网的铺设过程中,架设电杆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但是由于电杆的体积较大,且多数电杆为钢筋混凝土电杆,所以将电杆从生产厂运输到需要架设的位置,较为困难。一般电杆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但是在一些山区地方,由于行车不便,电杆常常被运输到公路附近,然后将电杆卸下放置于公路旁,通过绞磨机将再将电杆拉到需要架设的位置。在现有技术中,绞磨机的缆绳绑在电杆的粗端,再启动绞磨机,将电杆拉动到需要架设的位置;但是电杆的粗端直径一般都在40cm以上,且粗端的端面为一水平面,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树木、岩石多,在绞磨机拉动的过程中电杆粗端会受到很大的摩擦阻力,当遇到岩石或树木时,电杆的粗端会很难从岩石或树木上滑过,导致电杆无法前进,从而导致缆绳断裂。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杆运输辅助装置,能够减小电杆运输过程中电杆粗端所受到的阻力,达到便于电杆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安装于电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绳和内部中空的锥形套筒;以所述锥形套筒的尖端为所述锥形套筒的顶端,在所述锥形套筒的顶端和所述锥形套筒的底端分别开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且,所述锥形套筒通过所述底部开口套接于所述电杆的一端上;所述固定绳的第一端通过索具形成绳套套接于所述电杆的一端上,所述固定绳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锥形套筒的底部开口自所述锥形套筒的顶部开口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安装于电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绳和内部中空的锥形套筒;以所述锥形套筒的尖端为所述锥形套筒的顶端,在所述锥形套筒的顶端和所述锥形套筒的底端分别开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且,所述锥形套筒通过所述底部开口套接于所述电杆的一端上;所述固定绳的第一端通过索具形成绳套套接于所述电杆的一端上,所述固定绳的第二端经由所述锥形套筒的底部开口自所述锥形套筒的顶部开口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具为卸扣,所述卸扣包括弧形本体、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螺杆部依次穿过所述弧形本体的第一端和所述弧形本体的第二端后被所述螺母固定;所述固定绳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弧形本体与所述螺杆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后固定于所述螺杆上形成所述绳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运输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锥形套筒的底部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