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78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液装置,具体涉及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所述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内层和外层,内层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外层设置有开关阀门;锥形部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出口与开关阀门通过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液体残留在罐体底部,同时可减小其初期打开时,压强不稳导致液体溅出的情况。

Discharge Structure of Liquid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储液装置,具体涉及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储液罐体通常是在侧面底部设置阀门,利用液体高低差的压力促使液体流出。通常阀门是设置为与罐体底部平行,液体在放出后,总会有液体残留在罐体底部;而且阀门的设置位置在罐体底部附近,其在初期打开时,压强较大,液体容易溅出,对周围操作人员易导致误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其可以有效避免液体残留在罐体底部,同时可减小其初期打开时,压强不稳导致液体溅出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内层和外层,内层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外层设置有开关阀门;锥形部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出口与开关阀门通过管道连通。优选的,开关阀门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优选的,开关阀门的数量大于1个。优选的,外层与内层的最底部的距离不超过10cm。优选的,锥形部的数量大于1个。优选的,开关阀门的数量与锥形部的数量相等。优选的,锥形部与开关阀门通过管道一一对应连通。本技术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其将罐体的底部设置两层,分别是内层和外层,内层储存液体,外层和内层之间连通的管道则可以将液体流通至阀门处并放出。同时内层底部设置成锥形形状,可以有效避免液体残留在罐体底部;另外,阀门距离内层底部的出口位置有管道的长度距离,阀门打开时的液体压强会通过管道的作用较为稳定,不易出现液体溅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包括罐体11;罐体11的底部设置有内层12和外层13,内层12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14,外层13设置有开关阀门16;锥形部14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15,出口15与开关阀门16通过管道17连通。开关阀门16的直径大于出口15的直径,外层13与内层12的最底部的距离不超过10cm。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包括罐体21;罐体21的底部设置有内层22和外层23,内层22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24,外层23设置有开关阀门26;锥形部24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25,出口25与开关阀门26通过管道27连通。开关阀门26的直径大于出口25的直径,外层23与内层22的最底部的距离不超过10cm。开关阀门26的数量大于1个。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包括罐体31;罐体31的底部设置有内层32和外层33,内层32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34,外层33设置有开关阀门36;锥形部34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35,出口35与开关阀门36通过管道37连通。开关阀门36的直径大于出口35的直径,外层33与内层32的最底部的距离不超过10cm。锥形部34的数量大于1个,开关阀门36的数量与锥形部34的数量相等,锥形部34与开关阀门36通过管道37一一对应连通。本技术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其将罐体的底部设置两层,分别是内层和外层,内层储存液体,外层和内层之间连通的管道则可以将液体流通至阀门处并放出。同时内层底部设置成锥形形状,可以有效避免液体残留在罐体底部;另外,阀门距离内层底部的出口位置有管道的长度距离,阀门打开时的液体压强会通过管道的作用较为稳定,不易出现液体溅出的情况。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阀门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该设置方式可以促使阀门处的液体压强可以略低于出口处的液体压强,减小阀门处液体溅出的情况。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锥形部的数量大于1个,开关阀门的数量与锥形部的数量相等,锥形部与开关阀门通过管道一一对应连通,该设置方式可以更佳地减小阀门处的液体压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内层和外层,内层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外层设置有开关阀门;锥形部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出口与开关阀门通过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储液罐体的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内层和外层,内层设置有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外层设置有开关阀门;锥形部的最底部设置有出口,出口与开关阀门通过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开关阀门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开关阀门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