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025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内通过第一分隔板及第二分隔板隔离成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及蓄水池,第一沉降池顶部设有污水进水口,蓄水池设有抽水装置,第一分隔板及第二分隔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溢流孔及第二溢流孔;第一沉降池底部池体壁上设有第一清淤口,第二沉降池底部池体上设有第二清淤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过滤预处理系统,把污水中的绝大部分颗粒物直接过滤掉,处理后含较少颗粒物的污水由污水泵抽到污水处理设备处理。通过该预处理系统的使用,即能保证环保要求的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消耗,减少稀释、疏通用水和化学药剂以及滤材的消耗,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将细小颗粒物淤积、堵塞因素影响降到最小。

A Pretreatment System for Sewage Sedimentation and Fil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时,对于那些对零件磨削加工时,设备排放的污水中会出现大量可沉积颗粒物和碎屑。对于污水处理设备来说,速度快,批量化是其最大优点,现有的技术中主流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先进行消毒和化学反应处理后再絮凝沉淀,最后用物理过滤的方式将污水中的颗粒物等固体物质过滤出来后以固体危废交由专业处理部门处理,直到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由于加工后设备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颗粒物的影响,会对污水处理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无论是药品的用量还是滤材的消耗都会剧增,而且会造成管路淤积,设备磨损等常见问题,尤其是加工高硬度材料或脆性材料,例如金属、陶瓷、玻璃、石英、硅等,污水中的颗粒物脆且硬度较高,沉淀速度快,对污水处理设备损伤较大。目前现有的方案,即是用清水将淤积物稀释后处理,经常性检修、疏通管道,因此,都会存在人力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成本偏高的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主要为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含颗粒物污水的沉淀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通过依次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14)及第二分隔板(15)隔离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沉降池(1)、第二沉降池(2)及蓄水池(3),所述第一沉降池(1)顶部设有污水进水口(6),所述蓄水池(3)设有抽水装置,所述蓄水池(3)内还设有液位检测设备,所述液位检测设备与抽水装置连接,用来控制抽水装置的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14)及第二分隔板(15)上分别设有第一溢流孔(4)及第二溢流孔(5),所述第一溢流孔(4)底部高度高于第二溢流孔(5)底部高度,所述第一溢流孔(4)及第二溢流孔(5)内均填充有滤材;所述第一沉降池(1)底部池体壁上设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通过依次竖直设置的第一分隔板(14)及第二分隔板(15)隔离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沉降池(1)、第二沉降池(2)及蓄水池(3),所述第一沉降池(1)顶部设有污水进水口(6),所述蓄水池(3)设有抽水装置,所述蓄水池(3)内还设有液位检测设备,所述液位检测设备与抽水装置连接,用来控制抽水装置的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14)及第二分隔板(15)上分别设有第一溢流孔(4)及第二溢流孔(5),所述第一溢流孔(4)底部高度高于第二溢流孔(5)底部高度,所述第一溢流孔(4)及第二溢流孔(5)内均填充有滤材;所述第一沉降池(1)底部池体壁上设有第一清淤口(7),所述第二沉降池(2)底部池体上设有第二清淤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4)与第二分隔板(15)高度均低于池体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过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庆李玉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亦盛精密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