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内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24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浮动内涨套,包括多个胀套体、浮动爪和连接件,连接件将多个胀套体连接并形成回转体,浮动爪安装在胀套体的外侧,胀套体内侧设有圆弧面,多个胀套体连接后中间形成圆柱孔,胀套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中间设有凹槽,下部截面直径大于上部的截面直径,上部上设有浮动爪安装槽,浮动爪的厚度大于浮动爪安装槽的宽度,连接件为弹性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涨套为多点浮动接触,自动根据圆度调整受力,减少变形,从而使加工后同心度和外径圆度都会得到很大改善。

Floating inner ri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内涨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涨紧夹具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内涨套。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零部件毛坯本身内孔椭圆度较大,以此为基准加工外径时,内涨后工件内孔由椭圆变为正圆,工件拿下后工件恢复原来椭圆状态,从而圆度得不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动内涨套,根据圆度调整受力,减少变形,使零件加工后同心度和外径圆度都会得到很大改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浮动内涨套,包括多个胀套体、浮动爪和连接件,连接件将多个胀套体连接并形成回转体,浮动爪安装在胀套体的外侧,胀套体内侧设有圆弧面,多个胀套体连接后中间形成圆柱孔,胀套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中间设有凹槽,下部截面直径大于上部的截面直径,上部上设有浮动爪安装槽,浮动爪的厚度大于浮动爪安装槽的宽度,连接件为弹性材料。进一步的,连接件为连接橡胶。进一步的,浮动爪均匀分为3部分,浮动爪的中间部分为凹槽。进一步的,浮动爪的上平面高于胀套体的上平面。进一步的,胀套体与浮动爪的连接面均为圆弧面。进一步的,胀套体设有3个。本专利技术与涨套为多点浮动接触,自动根据圆度调整受力,减少变形,从而使加工后同心度和外径圆度都会得到很大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浮动内涨套,包括多个胀套体1、浮动爪2和连接件3,连接件3将多个胀套体1连接并形成回转体,浮动爪2安装在胀套体1的外侧,胀套体1内侧设有圆弧面,多个胀套体连接后中间形成圆柱孔4,胀套体1包括上部11和下部12,上部11和下部12中间设有凹槽13,下部截面直径大于上部的截面直径,上部11上设有浮动爪安装槽111,浮动爪2的厚度大于浮动爪安装槽111的宽度,连接件3为弹性材料。与涨套为多点浮动接触。而且连接件根据圆度调整受力,减少变形,使加工后同心度和外径圆度都会得到很大改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连接橡胶。橡胶即有弹性又能起到连接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浮动爪2均匀分为3部分,浮动爪的中间部分为凹槽21。凹槽便于挤压变形时预留空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浮动爪2的上平面高于胀套体的上平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胀套体1与浮动爪2的连接面均为圆弧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胀套体1设有3个。3个胀套体1组成浮动内涨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浮动内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胀套体、浮动爪和连接件,连接件将多个胀套体连接并形成回转体,浮动爪安装在胀套体的外侧,胀套体内侧设有圆弧面,多个胀套体连接后中间形成圆柱孔,胀套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中间设有连接凹槽,下部截面直径大于上部的截面直径,上部上设有浮动爪安装槽,浮动爪的厚度大于浮动爪安装槽的宽度,连接件为弹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内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胀套体、浮动爪和连接件,连接件将多个胀套体连接并形成回转体,浮动爪安装在胀套体的外侧,胀套体内侧设有圆弧面,多个胀套体连接后中间形成圆柱孔,胀套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中间设有连接凹槽,下部截面直径大于上部的截面直径,上部上设有浮动爪安装槽,浮动爪的厚度大于浮动爪安装槽的宽度,连接件为弹性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遇之合工装夹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