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急诊科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是将患者仰卧,头后仰,颈上抬,使口、咽部和气管成一直线,正常成人的张口范围在3.5–5.6cm(即最少有两指宽),平均4.5cm,尤其对丧失意识昏迷的患者而言更加难以控制病人头部。但是患者不能始终保持同一姿势,这样既会消耗大量患者的体力,又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医生会用到大量物品和器械,占用空间大,拿取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解决了会消耗大量患者的体力,又给患者带来痛苦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安置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和承载板上设有支撑转动机构;所述支撑转动机构是由第一电控推杆、第二电控推杆、一对相同结构的轴承、一对相对结构的第一圆形凹槽、一对相同结构的连接杆、U形板和连接板共同构成的;所述第一电控推杆嵌装在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控推杆嵌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底板上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安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承载板(2)上设有支撑转动机构;所述支撑转动机构是由第一电控推杆(3)、第二电控推杆(4)、一对相同结构的轴承(5)、一对相对结构的第一圆形凹槽、一对相同结构的连接杆(6)、U形板(7)和连接板(8)共同构成的;所述第一电控推杆(3)嵌装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控推杆(4)嵌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边缘处,一对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开设在承载板(2)的两侧表面,每个所述连接杆(6)均嵌装在每个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内部,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安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承载板(2)上设有支撑转动机构;所述支撑转动机构是由第一电控推杆(3)、第二电控推杆(4)、一对相同结构的轴承(5)、一对相对结构的第一圆形凹槽、一对相同结构的连接杆(6)、U形板(7)和连接板(8)共同构成的;所述第一电控推杆(3)嵌装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控推杆(4)嵌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边缘处,一对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开设在承载板(2)的两侧表面,每个所述连接杆(6)均嵌装在每个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内部,一对所述轴承(5)嵌装在U形板(7)的两侧壁面,每个所述连接杆(6)另一端嵌装在每个所述轴承(5)的内部,所述连接板(8)与U形板(7)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控推杆(4)伸缩端与连接板(8)下表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电控推杆(3)伸缩端与U形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红十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