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3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膜清洗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该反渗透膜清洗工艺主要包括酸液与微纳米气泡及超声处理相结合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反渗透水冲洗、碱液与微纳米气泡及超声处理相结合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反渗透水清洗四个步骤。本申请中反渗透膜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不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从而可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A Cleaning Process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膜清洗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反渗透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在反渗透膜浓水侧会积累胶体、金属氧化物、细菌、有机物或水垢等物质,导致反渗透膜污堵塞,从而引起系统脱盐率下降、产水量降低和压差增大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反渗透污堵物主要包括:有机物污堵、微生物污堵和无机污堵。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清洗工艺为,采用一定浓度配比的酸液和碱液分别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法为化学清洗,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一般。不能对反渗透膜进行彻底的清洗,从而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反渗透的清洗效果,提高反渗透膜的清洗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此清洗工艺采用物理清洗与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式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反渗透膜放入酸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酸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酸液进行微超声处理;步骤二:将经过酸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清洗后的反渗透膜放入碱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碱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碱液进行超声处理;步骤四:将经过碱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3.5~4份有机酸、0.25~0.5份酸性PH调节剂、2~3份非氧化性杀菌剂;所述酸液的PH=3.5~4。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碱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1~2份碱、0.15~0.25份表面活性剂、0.3~0.4份碱性PH调节剂;所述碱液的PH=10~11。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所述酸性PH调节剂为盐酸,所述非氧化性杀菌剂为双氯酚。优选的,所述碱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甘胆酸钠,所述碱性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优选的,所述微纳米气泡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端部连接有水管,水管伸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优选的,所述微纳米气泡的粒径为100~10000nm。优选的,所述超声由超声波处理器产生,超声的功率为50~80W,频率为60~80KHz,为避免反渗透膜受超声损伤,超声功率不超过80W。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即在酸液和碱液中分别采用超声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的方式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过程中不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从而可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方式一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反渗透膜放入酸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酸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酸液进行超声处理;其中,酸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3.5~4份柠檬酸、0.25~0.5份盐酸、2~3份双氯酚;清洗过程中酸液的PH=3.5~4;步骤二:将经过酸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冲洗时间为30~40min;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清洗后的反渗透膜放入碱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碱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碱液进行超声处理;其中,碱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1~2份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15~0.25份甘胆酸钠、0.3~0.4份氢氧化钠;清洗过程中,碱液的PH=10~11;步骤四:将经过碱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冲洗时间为30~40min。在清洗过程中,将分别装有酸液和碱液的两个清洗框并联,清洗框底部设有架栏,将待清洗反渗透膜放置在架栏上。两个清洗框底部均设置有超声波处理器,超声波处理器由超声波控制面板进行控制。两个清洗框外侧均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端部连接有水管,水管伸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的粒径为100~10000nm。在步骤一和步骤三中,超声处理的超声的功率为50~80W,频率为60~80KHz,工作时间为3s,间歇时间1s。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表面带负电荷,对阳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吸附膜表面的钙离子、镁离子等进入溶液中,达到清洗的目的。微纳米气泡分别与酸性和碱性溶液结合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的原理为,微纳米气泡对反渗透膜上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将污染物带入液相,污染物在液相中与酸和碱分别发生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沉淀,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当酸液或碱液中的微纳米气泡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启超声处理器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波具有高频辐射,辐射面产生高频振动,高频振动使反渗透膜表面的污染物脱离膜表面而进一步与微纳米气泡结合或与酸液或碱液发生化学反应而进一步达到清洗的效果。同时,在超声处理的过程中,微纳米气泡可以在超声作用下获取能量,进行二次空话,二次空化过程中微纳米气派发生膨胀,部分微纳米气泡破裂,在微纳米气泡破裂过程中通过微尺度的冲击作用,增强清洗力度,提高清洗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酸液与微纳米气泡及超声处理相结合、碱液与微纳米气泡及超声处理相结合分别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可以提高清洗效率,保证清洗效果好,同时,还可以保证清洗过程中不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从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实施方式二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反渗透膜放入酸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酸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酸液进行超声处理;其中,酸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3.5份柠檬酸、0.25份盐酸、2份双氯酚;清洗过程中酸液的PH=3.5;步骤二:将经过酸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清洗时间为30min;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清洗后的反渗透膜放入碱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碱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碱液进行超声处理;其中,碱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1份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15份甘胆酸钠、0.3份氢氧化钠;清洗过程中,碱液的PH=10;步骤四:将经过碱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清洗时间为30min。在清洗过程中,将分别装有酸液和碱液的两个清洗框并联,清洗框底部设有架栏,将待清洗反渗透膜放置在架栏上。两个清洗框底部均设置有超声波处理器,超声波处理器由超声波控制面板进行控制。两个清洗框外侧均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端部连接有水管,水管伸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的粒径为100nm。在步骤一和步骤三中,超声处理的超声的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反渗透膜放入酸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酸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酸液进行微超声处理;步骤二:将经过酸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清洗后的反渗透膜放入碱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碱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碱液进行超声处理;步骤四:将经过碱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反渗透膜放入酸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酸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酸液进行微超声处理;步骤二:将经过酸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清洗后的反渗透膜放入碱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碱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碱液进行超声处理;步骤四:将经过碱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3.5~4份有机酸、0.25~0.5份酸性PH调节剂、2~3份非氧化性杀菌剂;所述酸液的PH=3.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碱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1~2份碱、0.15~0.25份表面活性剂、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江毛毅何彦磊刘思阳刘未飞杨小黎乔琪惟陈贤罗萌王近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