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071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包括针管及针芯,还包括壳体上盖、按钮、扭簧、轴承卡盘和壳体下盖,所述的轴承卡盘分别与扭簧、针管连接,所述的扭簧与壳体上盖、壳体下盖连接,所述的针芯与壳体上盖、壳体下盖连接,所述的按钮与壳体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全性高,使用者可单手操作。

A Percutaneous Puncture Biopsy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器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近几年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在日常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方法是在超声监视下应用,通过提插方式获得浅表器官组织靶目标细胞进行病理诊断,如乳腺、甲状腺、肾、肝脏、淋巴结等,是早期诊断靶目标良恶性的最快捷、简便与安全的方法。相对于以往的组织学活检而言,具有损伤小、风险小、结果同样可靠等优点。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穿刺针。目前所用的穿刺针为中空的极细的圆管状结构,外径14~25G依次对应的外径尺寸为2.1mm~0.4mm,可配有实体针芯,实体针芯刚好填充穿刺针的中空部分,实体针芯的作用是在穿刺过程中防止组织碎屑及其他非靶目标组织进入穿刺针的中空部分内,干扰或影响诊断结果;之所以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细胞学活检安全,是因为穿刺针的穿刺路径能够始终在操作医师直视下进行,在实际穿刺过程中,操作医师必须一只手把握探头,另一只手执穿刺针,如果使用不带实体针芯的的穿刺针,组织碎屑或非靶目标细胞则很容易进入穿刺针内,干扰或影响对靶目标良恶性判定的准确性;如果使用带实体针芯的穿刺针可尽量避免上述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实际应用问题,当穿刺针到达靶目标时需拔出实体针芯,如果此时操作医师放弃对穿刺针的把持来拔出实体针芯,并把针芯放到安全的地方,由于软组织的柔软性和弹性,穿刺针就会发生移位,损伤靶目标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风险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穿刺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使用者可单手操作的一次性经皮穿刺活检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包括针管及针芯,还包括壳体上盖、按钮、扭簧、轴承卡盘和壳体下盖,所述的轴承卡盘分别与扭簧、针管连接,所述的扭簧与壳体上盖、壳体下盖连接,所述的针芯与壳体上盖、壳体下盖连接,所述的按钮与壳体上盖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针管上具有刻度显示标记,所述针管采用特殊超声显影处理及表面亲润性处理。针管采用可引起表面粗糙度改变的特殊超声显影处理及表面亲润性处理,是为了增加针管在超声下波段传输反射成像显影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针芯头端设有斜面并经过研磨处理,所述针芯材料采用刚性处理。针芯头端设有斜面并经过研磨处理是为了增加针芯刺入的穿刺力,针芯材料采用刚性处理是为防止刺入时在遇到较硬的组织时针芯发生弯曲变形。本方案针管尾端异型面(喇叭形)与轴承卡盘的后端面异型孔(喇叭孔)相对连接,壳体上盖与壳体下盖连接,针芯及扭簧与针管组件装配在其中间,按钮与壳体上盖的侧面结构连接,可控制轴承卡盘在组件内的状态,轴承卡盘与扭簧的结构连接,可控制扭簧在组件内的压缩状态;本方案在提取组织过程中,通过完全的弹簧弹力及机械操作过程,在瞬间快速切割组织,有效降低组织粘黏和出血的风险,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安全,操作医师不需要放弃对穿刺针的把持来拔出穿刺针芯,避免穿刺针发生移位,损伤靶目标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合理,安全性高;(2)使用者可单手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膛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取样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针芯针管外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针管尾端异型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轴承卡盘后端面异型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上盖2、按钮3、扭簧4、轴承卡盘5、针管6、针芯7、壳体下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包括针管5及针芯6,还包括壳体上盖1、按钮2、扭簧3、轴承卡盘4和壳体下盖7,轴承卡盘4分别与扭簧3、针管5连接,扭簧3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针芯6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按钮2与壳体上盖1连接;针管5上具有刻度显示标记,针管5采用特殊超声显影处理及表面亲润性处理;针芯6头端设有斜面并经过研磨处理,针芯6材料采用刚性处理;具体使用过程是,本方案可拆卸组装,组装时,将针管5与轴承卡盘4尾部连接,扭簧3与轴承卡盘4内孔连接,将扭簧3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将针芯6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将按钮2与壳体上盖1连接,构成一种准确快速安全的经皮穿刺活检针器械;上膛时,如图2所示,将轴承卡盘4向右拨动使扭簧3处于压缩状态,向前推动按钮2锁定轴承卡盘4;取样时,如图3所示,将上述的已上膛的组件,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穿刺皮肤到达所取组织位置,将按钮2向后推动使扭簧3在恢复自然状态下带动轴承卡盘4转动,轴承卡盘4联动针管5转动与针芯6形成旋转,达到旋转切割的功能。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包括针管(5)及针芯(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上盖(1)、按钮(2)、扭簧(3)、轴承卡盘(4)和壳体下盖(7),所述的轴承卡盘(4)分别与扭簧(3)、针管(5)连接,所述的扭簧(3)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所述的针芯(6)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所述的按钮(2)与壳体上盖(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穿刺活检针,包括针管(5)及针芯(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上盖(1)、按钮(2)、扭簧(3)、轴承卡盘(4)和壳体下盖(7),所述的轴承卡盘(4)分别与扭簧(3)、针管(5)连接,所述的扭簧(3)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所述的针芯(6)与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7)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明周添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丽康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