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桂荣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05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承重柱,底板上设有支腿,支腿的顶端设有U型座,U型座内设置有横杆,横杆上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两侧各自设有一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各自铰接有一颌托,横杆通过固定座连接有下连杆,下连杆上套置有滑动定位套,滑动定位套的两侧的分别铰接有一连接臂,每一连接臂分别与一支承座相铰接,每一支承座分别与一颌托固定连接,横杆上设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每一支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螺杆,螺杆的一端与夹持板连接,横梁上设有两个导套,两个导套分别通过一滑杆与一夹持板连接。该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能够能够根据患者头颅长短和下颌轮廓进行适应性调整。

A Maxillofacial Fixation Device for Ophthalmological Clin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眼科即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需要使用颌面部固定装置等以便于检查和诊治。现有的颌面部固定装置可以固定患者的头面部,也能根据不同病人的头颅长短进行适应性调整。但是现有的颌面部固定装置不能同时根据患者的头颅长短和下颌轮廓进行适应性调整固定,临床诊疗中往往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患者头颅长短和下颌轮廓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承重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设置有U型座,所述U型座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两侧各自设置有一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各自铰接有一颌托,所述横杆通过固定座连接有下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承重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设置有U型座,所述U型座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两侧各自设置有一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各自铰接有一颌托,所述横杆通过固定座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上套置有滑动定位套,所述滑动定位套的两侧的分别铰接有一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分别与一支承座相铰接,每一所述支承座分别与一颌托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每一所述支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临床用颌面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且对称设置的承重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设置有U型座,所述U型座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两侧各自设置有一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各自铰接有一颌托,所述横杆通过固定座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上套置有滑动定位套,所述滑动定位套的两侧的分别铰接有一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分别与一支承座相铰接,每一所述支承座分别与一颌托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每一所述支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桂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