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003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如下:分子量为200‑1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12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1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8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1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添加剂:80‑99.6重量份;按照所述配方称取后混合均匀。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lgae-containing chitosan cosme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尤其涉及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和阳离子多糖。甲壳素主要存在于虾蟹和某些昆虫壳中,其次在蘑菇中在文献中也有记载。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和广泛的用途,如在制药、药理、降血糖、人造组织、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其在化妆品领域中,一般仅用作增稠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如下:分子量为200-1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12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1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8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1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添加剂:80-99.6重量份;按照所述配方称取后混合均匀。优选地,所述添加剂包括保湿剂、溶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营养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藻类壳聚糖为利用藻类制备得到,所述藻类为奥氏藻类、勃那特螺旋藻、叉珊藻、齿缘墨角藻、刺松藻、大叶藻类、淡黑巨藻类、钝马尾藻、粉团扇藻、粉团扇藻、浮水小球藻、海星枝管藻、红叶藻、红藻门藻、极大螺旋藻、极微小球藻、巨藻、具距石枝藻、孔叶藻、罗布斯塔红藻、螺旋藻、绿藻、绵毛多管藻、墨角藻、南极洲丛梗藻、欧囊链藻、泡叶藻、葇荑囊链藻、蠕虫叉红藻、软毛松藻、三角褐指藻、杉叶蕨藻、珊瑚藻、伸长海条藻、微劳马尾藻、细小裸藻、细枝黑顶藻、小球藻、小叶藻类、星芒杉藻、悬疣马尾藻、盐生杜氏藻、洋假鱼腥藻、雨生红球藻、长心卡帕藻、掌状红皮藻、中肋骨条藻、帚状海翅藻、紫球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的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备藻类壳聚糖,所述制备藻类壳聚糖包括:步骤T1:将藻类进行干燥,并粉碎得到藻类粉碎物;步骤T2:取藻类粉碎物并加入强酸进行浸泡;步骤T3:去除酸液,水洗至中性,过滤;步骤T4:加入强碱,加热至60-100℃;步骤T5:去除碱液,水洗至中性,过滤;步骤T6:加入醇或含醇液;步骤T7:过滤,烘干得到甲壳素;步骤T8:取步骤T7所得的甲壳素,加入强碱溶液进行微波加热;步骤T9:烘干。优选地,所述步骤T2中的强酸为磷酸或盐酸,其用量为藻类粉碎物的1-10倍,且强酸的浓度为5%-40%;所述步骤T4中的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其用量为步骤T3所得滤物的1-10倍,且强碱的浓度为5%-30%。优选地,所述步骤T8为取步骤T7所得的甲壳素,多次加入强碱溶液并进行微波加热。优选地,所述的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备小分子藻类壳聚糖,所述制备小分子藻类壳聚糖包括:步骤S1:利用藻类获取藻类壳聚糖;步骤S2:加入分散剂得到分散液;步骤S3:用钴60射线照射步骤S2所得的分散液;步骤S4:除去分散剂;步骤S5:重复步骤S2-S4一次到六次;步骤S6:除去溶剂。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水、乙酸、乙酸酐、酒精、甘油、丁二醇、多元醇、DMF、磷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钴60射线的辐射剂率为20-80Gy/min。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钴60射线的总辐射剂量在10-1000KGy。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是以藻类壳聚糖为原料制得化妆品,原料来源广泛,且属于植物来源,成本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一种藻类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T1:将藻类进行干燥,并粉碎得到藻类粉碎物;步骤T2:取藻类粉碎物并加入强酸进行浸泡;步骤T3:去除酸液,水洗至中性,过滤;步骤T4:加入强碱,加热至60-100℃;步骤T5:去除碱液,水洗至中性,过滤;步骤T6:加入醇或含醇液;步骤T7:过滤,烘干得到甲壳素;步骤T8:取步骤T7所得的甲壳素,加入强碱溶液进行微波加热;步骤T9:烘干。从藻类植物制备的壳聚糖,原料来源广泛,且属于植物来源,成本低廉。在步骤T1中,优选地,所述藻类为奥氏藻类、勃那特螺旋藻、叉珊藻、齿缘墨角藻、刺松藻、大叶藻类、淡黑巨藻类、钝马尾藻、粉团扇藻、粉团扇藻、浮水小球藻、海星枝管藻、红叶藻、红藻门藻、极大螺旋藻、极微小球藻、巨藻、具距石枝藻、孔叶藻、罗布斯塔红藻、螺旋藻、绿藻、绵毛多管藻、墨角藻、南极洲丛梗藻、欧囊链藻、泡叶藻、葇荑囊链藻、蠕虫叉红藻、软毛松藻、三角褐指藻、杉叶蕨藻、珊瑚藻、伸长海条藻、微劳马尾藻、细小裸藻、细枝黑顶藻、小球藻、小叶藻类、星芒杉藻、悬疣马尾藻、盐生杜氏藻、洋假鱼腥藻、雨生红球藻、长心卡帕藻、掌状红皮藻、中肋骨条藻、帚状海翅藻、紫球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粉碎至10目-6000目,进一步的是,粉碎至50目-1000目。在步骤T2中,优选地,所述浸泡时长为5-24h,进一步的是,所述浸泡时长为8-20h。优选地,强酸为磷酸或盐酸,其用量为藻类粉碎物的1-10倍,进一步的是,强酸的用量为藻类粉碎物的3-6倍。优选地,该强酸的浓度为5%-40%,进一步的是,该强酸的浓度为8%-15%。在步骤T4中,优选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其用量为步骤T3所得滤物的1-10倍,进一步的是,强碱的用量为步骤T3所得滤物的3-6倍。优选地,所述步骤T4中强碱的浓度为5%-30%,进一步的是,该强碱的浓度为8%-15%。优选地,加热至60-90℃。在步骤T6中,优选地,具体为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或浓度为95%的丁二醇,其用量为步骤T5所得滤物的2-8倍。在步骤T8中,优选地,所述步骤T8中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其用量为甲壳素的1-10倍,进一步的是,强碱的用量为甲壳素的2-8倍。优选地,所述微波加热的功率为100-10000W,进一步的是,功率为500-5000W。优选地,所述微波加热的时长为1-100分钟,进一步的是,微波加热的时长为3-70分钟。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T8为取步骤T7所得的甲壳素,多次加入强碱溶液并进行微波加热。进一步的是,重复次数为2-10次。实施例二一种小分子藻类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藻类获取藻类壳聚糖;步骤S2:加入分散剂得到分散液;步骤S3:用钴60射线照射步骤S2所得的分散液;步骤S4:除去分散剂;步骤S5:重复步骤S2-S4一次到六次;步骤S6:除去溶剂。从藻类植物制备的壳聚糖,原料来源广泛,且属于植物来源,成本低廉。并且制得的小分子藻类壳聚糖的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能很好的被人体皮肤吸收,可以用于制备化妆品。其中,所述藻类优选为奥氏藻类、勃那特螺旋藻、叉珊藻、齿缘墨角藻、刺松藻、大叶藻类、淡黑巨藻类、钝马尾藻、粉团扇藻、粉团扇藻、浮水小球藻、海星枝管藻、红叶藻、红藻门藻、极大螺旋藻、极微小球藻、巨藻、具距石枝藻、孔叶藻、罗布斯塔红藻、螺旋藻、绿藻、绵毛多管藻、墨角藻、南极洲丛梗藻、欧囊链藻、泡叶藻、葇荑囊链藻、蠕虫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如下:分子量为200‑1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12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1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8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1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添加剂:80‑99.6重量份;按照所述配方称取后混合均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如下:分子量为200-1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12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1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8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1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道尔顿的藻类壳聚糖:0.01-5重量份;添加剂:80-99.6重量份;按照所述配方称取后混合均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保湿剂、溶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营养剂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壳聚糖为利用藻类制备得到,所述藻类为奥氏藻类、勃那特螺旋藻、叉珊藻、齿缘墨角藻、刺松藻、大叶藻类、淡黑巨藻类、钝马尾藻、粉团扇藻、粉团扇藻、浮水小球藻、海星枝管藻、红叶藻、红藻门藻、极大螺旋藻、极微小球藻、巨藻、具距石枝藻、孔叶藻、罗布斯塔红藻、螺旋藻、绿藻、绵毛多管藻、墨角藻、南极洲丛梗藻、欧囊链藻、泡叶藻、葇荑囊链藻、蠕虫叉红藻、软毛松藻、三角褐指藻、杉叶蕨藻、珊瑚藻、伸长海条藻、微劳马尾藻、细小裸藻、细枝黑顶藻、小球藻、小叶藻类、星芒杉藻、悬疣马尾藻、盐生杜氏藻、洋假鱼腥藻、雨生红球藻、长心卡帕藻、掌状红皮藻、中肋骨条藻、帚状海翅藻、紫球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藻类壳聚糖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备藻类壳聚糖,所述制备藻类壳聚糖包括:步骤T1:将藻类进行干燥,并粉碎得到藻类粉碎物;步骤T2:取藻类粉碎物并加入强酸进行浸泡;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增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仙迪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