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大面积应用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烤烟栽培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合大面积应用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对土壤中携带病毒的研究由来已久。1980年,人们在土壤和废水中发现了多种人类的致病性病毒,并且确定土壤和废水是人类的致病性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林长胜,1980)。1995年,研究人员探索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othisarmiger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HaNPv)在土壤中的滞留情况及土壤pH对HaNPv生物活性的影响(张忠信,1995)。2006年,赵炳梓(2006)以MS2和-174为指示病毒,研究了病毒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子。王秋英等(2007)探究了土壤对病毒的吸附行为及其在环境中的净化作用,发现红黏土对病毒的吸附能力最强,而沙质潮土最弱。2016年,有人报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感病植株残体和病地土壤能传播该病毒,并且具有较强的感病性,容易引起后茬作物的感病和发病(蔡美艳等,2016)。烤烟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大面积应用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烤烟与鱼腥草间作种植;烤烟与鱼腥草的间作比例为6~4:3,即6~4行烤烟间作3行鱼腥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大面积应用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烤烟与鱼腥草间作种植;烤烟与鱼腥草的间作比例为6~4:3,即6~4行烤烟间作3行鱼腥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烤烟与鱼腥草的间作比例为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烤烟的间距为1.2~1.6m,每行烤烟中相邻两株烤烟的间距为0.3~0.5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行鱼腥草与相邻的一行烤烟的间距为0.5~0.8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鱼腥草的间距为18~22cm,每行所述鱼腥草中相邻两株鱼腥草的间距为18~22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