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焚烧设备
,具体为一种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或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危废物的安全处理也日益重视,其中主要针对固体危废的处理,人们根据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制造出适用于固体危废焚烧处理的设备,但现有的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的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占地较大,且结构复杂,根据处理工艺划分为各个处理模块,例如对固体危废的粉碎、传输等均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辅助操作,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单一的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处理能力较低,实用性相对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其次,由于固体危废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物质,需要对其进行彻底的焚烧处理,一旦出现残存,不仅可能导致对装置内部的侵蚀,更会污染周围环境,此外,现有的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缺乏有效的辅助与预警处理机制,且在维持回转装置的稳定性与废气净化灯方面均存在一些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包括外箱体(1)、焚烧筒(2)、小齿轮(21)、第二转轴(22)和第二电机(2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23),且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远离第二电机(23)的一端套装有小齿轮(21),所述第二电机(23)上方的外箱体(1)内部设有焚烧筒(2),焚烧筒(2)外侧的中心位置处套装有大齿圈(31),且大齿圈(31)与小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大齿圈(31)两侧的焚烧筒(2)外侧壁上皆焊接有支撑圈(24),支撑圈(24)下方的外箱体(1)底部皆固定有支撑凹台(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危废回转焚烧装置,包括外箱体(1)、焚烧筒(2)、小齿轮(21)、第二转轴(22)和第二电机(2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23),且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远离第二电机(23)的一端套装有小齿轮(21),所述第二电机(23)上方的外箱体(1)内部设有焚烧筒(2),焚烧筒(2)外侧的中心位置处套装有大齿圈(31),且大齿圈(31)与小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大齿圈(31)两侧的焚烧筒(2)外侧壁上皆焊接有支撑圈(24),支撑圈(24)下方的外箱体(1)底部皆固定有支撑凹台(18),且支撑圈(24)的底部皆位于支撑凹台(18)的内部,所述焚烧筒(2)的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17),且隔热层(17)的表面焊接有等间距的螺旋凸纹(20),所述螺旋凸纹(20)之间的焚烧筒(2)内部安装有三组加热块(19),且相邻加热块(19)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焚烧筒(2)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输入口(3),且输入口(3)与焚烧筒(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入口(3)的内部设有燃气管(25),且燃气管(25)远离焚烧筒(2)的一端延伸至外箱体(1)的外部,所述燃气管(25)远离输入口(3)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焚烧筒(2)上方的外箱体(1)两内侧壁上焊接有固定托板(5),且固定托板(5)顶端靠近输入口(3)的一侧固定有传输筒(6),所述传输筒(6)靠近输入口(3)的一侧安装有送料管(4),且送料管(4)远离传输筒(6)的一端延伸至输入口(3)的内部,所述传输筒(6)的两内侧壁上铰接有螺杆(8),且螺杆(8)的表面焊接有等间距的螺旋叶片(7),所述传输筒(6)一侧的固定托板(5)顶端固定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32),且第一转轴(32)远离第一电机(9)的一端贯穿传输筒(6)并与螺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远离传输筒(6)一侧的固定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小华,钭劲丰,黄敏锐,颜子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