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碎围岩巷道三区协同耦合支护系统
本技术属于矿山支护工程锚索支护
,具体涉及破碎围岩巷道三区协同耦合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在煤矿巷道支护工程中,锚索支护是顶板支护的常用形式。煤矿常用的锚索是7股或19股的钢绞线结构,常用的锚索直径为15.2mm、17.8mm、20mm、22mm。与锚杆支护相比,锚索具有强度大、长度大的优点,锚索能够锚固到顶板深部稳定岩层中,因此锚索支护对顶板稳定性控制具有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开采,巷道围岩应力环境逐渐恶化,在大变形巷道、软弱围岩巷道及高应力动压巷道中,锚索破断问题日益凸显。在一些复杂困难条件下,一些直径22mm的高强锚索甚至也出现了破断。现场观测表明,锚索破断的位置均出现靠近孔口的前1/3段,或者剪切错动的岩层的层理面处;由断口形态来看,锚索是在“剪破坏和拉破坏”共同作用下的破断。究其原因,当前锚索支护主要存在“局部应力集中、钢绞线在拉剪作用下被各个击破而逐根(股)破断”的技术难题,如何提高锚索应力集中段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以及钢绞线的整体性,成为解决锚索破断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破碎围岩巷道三区协同耦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度支护结构和周向表面支护结构;深度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条三区协同支护组合锚杆,所述的三区为破裂区、塑性区和弹性区,紧邻巷道的为破裂区,破裂区内侧为塑性区,塑性区内侧为弹性区;三区协同支护组合锚杆沿巷道的顶板、两帮和底板的周向均匀布置并贯穿锚固破裂区、塑性区和弹性区;周向表面支护结构包括钢梁、金属网和混凝土硬化层,钢梁和金属网配合沿巷道的顶板、两帮进行支护,混凝土硬化层铺设在巷道的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破碎围岩巷道三区协同耦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度支护结构和周向表面支护结构;深度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条三区协同支护组合锚杆,所述的三区为破裂区、塑性区和弹性区,紧邻巷道的为破裂区,破裂区内侧为塑性区,塑性区内侧为弹性区;三区协同支护组合锚杆沿巷道的顶板、两帮和底板的周向均匀布置并贯穿锚固破裂区、塑性区和弹性区;周向表面支护结构包括钢梁、金属网和混凝土硬化层,钢梁和金属网配合沿巷道的顶板、两帮进行支护,混凝土硬化层铺设在巷道的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围岩巷道三区协同耦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三区协同支护组合锚杆包括螺纹钢杆体、连接管、中空杆体、托盘和螺母,螺纹钢杆体的外端通过连接管与中空杆体的内端同轴向连接为一体,中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同强,李宝富,陈恒光,韩小光,李化敏,尹士花,王文,王子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