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17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支脚和第二电动伸缩支脚,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底部设置有折叠杆,两根所述折叠杆通过转动轴相连接,且折叠杆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槽口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圆形柱和第二圆形柱,且第一圆形柱靠近折叠杆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设有防护板、电动伸缩支脚和调节杆,能够对顶板上的物品和人进行有效的防护,便于升降设备的稳定支撑,可以调节防护板和顶板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地下工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和过街地下通道等,而在修建这些地下工程中需要使用升降设备进行运输,从而方便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但是,目前的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使用:首先,升降装置上下升降工程中顶部无防护,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地下工程施工地面凹凸不平,使得升降装置无法进行稳定的安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支脚和第二电动伸缩支脚,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底部设置有折叠杆,两根所述折叠杆通过转动轴相连接,且折叠杆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槽口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圆形柱和第二圆形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下端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支脚(1)和第二电动伸缩支脚(14),所述底板(3)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3)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13),且槽口(13)的底部设置有折叠杆(10),两根所述折叠杆(10)通过转动轴(6)相连接,且折叠杆(10)的上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底板(3)上端开设槽口(13)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圆形柱(4)和第二圆形柱(12),且第一圆形柱(4)靠近折叠杆(10)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5),所述第二圆形柱(12)靠近折叠杆(10)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二伸缩机构(11),且第二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升降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下端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支脚(1)和第二电动伸缩支脚(14),所述底板(3)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3)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13),且槽口(13)的底部设置有折叠杆(10),两根所述折叠杆(10)通过转动轴(6)相连接,且折叠杆(10)的上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底板(3)上端开设槽口(13)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圆形柱(4)和第二圆形柱(12),且第一圆形柱(4)靠近折叠杆(10)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5),所述第二圆形柱(12)靠近折叠杆(10)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二伸缩机构(11),且第二伸缩机构(11)的一端连接在折叠杆(1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伸缩机构(5)的一端连接在折叠杆(10)的侧壁上,所述顶板(9)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16),且放置槽(16)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螺孔(21),所述螺孔(21)的内部插入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的上端连接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通孔(22),且调节杆(7)的上端穿过通孔(22)与防护板(8)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支脚(1)分为第一伸缩杆(18)、第二伸缩杆(19)、和支撑脚(20),且第一伸缩杆(18)的上端与底板(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8)的下端与第二伸缩杆(19)相连接,且第二伸缩杆(19)的下端与支撑脚(20)相连接,所述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