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515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支撑平台结构简单,而且全部是站着作业,而且有时候需要仰着头进行作业,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比较累,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包括支撑平台本体,所述支撑平台本体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上,支撑平台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第一散热窗,操作人员通过爬梯到支撑平台本体上,然后坐在座椅上,并系上安全带,操作人员将两脚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部开设的脚放置区上,然后将遮挡杆上的插销插入第二插销环内,采用坐在座椅上的操作方式,避免长时间站在支撑平台上作业,造成腿部较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可以称为“工地”。建筑施工中需要搭设支撑平台进行辅助帮助,现有的支撑平台结构简单,而且全部是站着作业,而且有时候需要仰着头进行作业,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比较累,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如何坐在支撑平台上进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2)如何在使用平台上进行智能操作,避免仰着头进行作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本体,所述支撑平台本体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上,支撑平台本体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爬梯,支撑平台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第一散热窗,支撑平台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滑块槽和电机室,滑块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杠,电机室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电机室与散热窗连通,电机室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挡板,第一丝杠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导轨滑块,导轨滑块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顶端通过连接件与底座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支撑罩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弧形条,支撑罩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条,支撑罩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支撑罩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窗;底座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条位于第一弧形槽内,底座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卡块,弧形卡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条位于第二弧形槽内,底座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支撑座和斜支撑块,第一支撑座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杆的底端,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的底端面,斜支撑块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推杆的底端,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第一连接杆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撑座内,第二支撑座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的底端面;所述座椅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的底壁均开设有脚放置区,第一放置槽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按钮开关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二按钮开关;第二放置槽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三按钮开关和用于控制伺服电机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四按钮开关;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内齿轮和外轮;内齿轮安装在外轮内部开设有的齿轮槽内;内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伺服电机的主轴端;外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底端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一体成型有两个扶杆,位于座椅左侧的扶杆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放料箱且放料箱底端面与扶杆之间焊接有三角支架,位于座椅右侧的扶杆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工具箱,工具箱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端焊接有隔板;座椅上安装有安全带;位于座椅左侧的扶杆上通过铰链安装有遮挡杆,遮挡杆的端头处焊接有第一插销环;第一插销环的内部插接有插销,插销与第一插销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通过焊接与插销和第一插销环固定连接,插销的顶端焊接有拉环,位于座椅右侧的扶杆上焊接有第二插销环,插销的底端插在第二插销环内;遮挡杆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控制电动推杆主轴端向上运动的第五按钮开关和用于控制电动推杆主轴端向下运动的第六按钮开关;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支撑平台本体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上,然后将导轨滑块螺纹安装在丝杠上,再将丝杠安装在滑块槽内,然后将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室内,再将驱动电机的主轴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连接,然后将挡板通过铰链安装在电机室上;步骤二:将支撑罩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滑块上,然后将伺服电机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罩内,将内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伺服电机的主轴端上,再将外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底端面,然后将底座安装在支撑罩上,同时使内齿轮的齿牙吻合在外轮内部开设的齿轮槽内以及使第一弧形条位于第一弧形槽内,然后将弧形卡块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条吻合再通过螺栓将弧形卡块固定在底座的底端面上;步骤三:将第一支撑座和斜支撑块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端面的两侧,将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内,然后将第二支撑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座椅的底端面,再将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座椅的底端面连接,将第一连接杆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撑座内;然后将电动推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斜支撑块的斜面上,然后第一连接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和螺帽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步骤四:分别通过螺栓在座椅两侧的扶杆上安装工具箱和放料箱,将三角支架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放料箱与扶杆之间,将弹簧焊接在隔板底端面上,然后将隔板的底端面放置在工具箱内,再将安全带通过螺丝安装在座椅的腰部,再将遮挡杆的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位于座椅左侧的扶杆上,然后将第五按钮开关和第六按钮开关安装在遮挡杆上;将拉环焊接在插销上,再将插销套上第二弹簧后插入第一插销环内,然后将第二弹簧与插销和第一插销环的接触点通过焊接固定;将第二插销环焊接在位于座椅右侧的扶杆上;再将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安装在第一放置槽内;再将第三按钮开关和第四按钮开关安装在第二放置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操作人员通过爬梯到支撑平台本体上,然后坐在座椅上,并系上安全带,操作人员将两脚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部开设的脚放置区上,然后将遮挡杆上的插销插入第二插销环内,采用坐在座椅上的操作方式,避免长时间站在支撑平台上作业,造成腿部较累;(2)将工具和材料分别放入工具箱和放料箱内,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拿取使用;剪叉式升降机带动支撑平台本体向上运动,方便对建筑高层进行施工;然后,操作人员通过脚踩第一按钮开关或第二按钮开关,使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杠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导轨滑块向左运动或向右运动,方便操作人员作业时进行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3)操作人员通过脚踩第三按钮开关或第四按钮开关,使伺服电机带动底座逆时针或转动,从而带动座椅向左转动或向右转动;方便操作人员调整方向进行作业;操作人员用手按压第五按钮开关或第六按钮开关,使电动推杆带动座椅绕第一支撑座进行转动,从而调节座椅的仰角,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仰头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支撑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平台的安装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A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的结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放置槽结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放置槽结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工具箱侧面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B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本体(1)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2)上,支撑平台本体(1)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爬梯(11),支撑平台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第一散热窗(14),支撑平台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滑块槽(12)和电机室(13),滑块槽(12)的内部安装有丝杠(18),电机室(13)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主轴端通过联轴器(17)与丝杠(18)的一端传动连接,电机室(13)与散热窗(14)连通,电机室(13)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挡板(16),第一丝杠(18)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导轨滑块(19),导轨滑块(1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罩(2);所述支撑罩(2)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顶端通过连接件(33)与底座(3)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支撑罩(2)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弧形条(26),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条(25),支撑罩(2)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22),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窗(24);底座(3)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32),第一弧形条(26)位于第一弧形槽(32)内,底座(3)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卡块(31),弧形卡块(3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条(25)位于第二弧形槽内,底座(3)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支撑座(34)和斜支撑块(39),第一支撑座(34)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杆(35)的底端,支撑杆(35)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4)的底端面,斜支撑块(3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推杆(38)的底端,电动推杆(38)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7)的底端,第一连接杆(37)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撑座(36)内,第二支撑座(36)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4)的底端面;所述座椅(4)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5)和第二放置槽(46);所述第一放置槽(45)和第二放置槽(46)的底壁均开设有脚放置区(4501),第一放置槽(45)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按钮开关(4502)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二按钮开关(4503);第二放置槽(46)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1)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三按钮开关(4601)和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1)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四按钮开关(46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本体(1)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剪叉式升降机(2)上,支撑平台本体(1)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爬梯(11),支撑平台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第一散热窗(14),支撑平台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滑块槽(12)和电机室(13),滑块槽(12)的内部安装有丝杠(18),电机室(13)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主轴端通过联轴器(17)与丝杠(18)的一端传动连接,电机室(13)与散热窗(14)连通,电机室(13)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挡板(16),第一丝杠(18)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导轨滑块(19),导轨滑块(1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罩(2);所述支撑罩(2)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顶端通过连接件(33)与底座(3)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支撑罩(2)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弧形条(26),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条(25),支撑罩(2)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22),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窗(24);底座(3)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32),第一弧形条(26)位于第一弧形槽(32)内,底座(3)的底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弧形卡块(31),弧形卡块(3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条(25)位于第二弧形槽内,底座(3)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支撑座(34)和斜支撑块(39),第一支撑座(34)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支撑杆(35)的底端,支撑杆(35)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4)的底端面,斜支撑块(3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推杆(38)的底端,电动推杆(38)的活塞杆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7)的底端,第一连接杆(37)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支撑座(36)内,第二支撑座(36)通过螺栓安装有座椅(4)的底端面;所述座椅(4)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5)和第二放置槽(46);所述第一放置槽(45)和第二放置槽(46)的底壁均开设有脚放置区(4501),第一放置槽(45)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按钮开关(4502)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二按钮开关(4503);第二放置槽(46)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1)主轴顺时针转动的第三按钮开关(4601)和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1)主轴逆时针转动的第四按钮开关(4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包括内齿轮(3301)和外轮(3302);内齿轮(3301)安装在外轮(3302)内部开设有的齿轮槽内;内齿轮(3301)通过螺栓固定在伺服电机(21)的主轴端;外轮(330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的底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层施工用智能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两侧一体成型有两个扶杆(41),位于座椅(4)左侧的扶杆(4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放料箱(42)且放料箱(42)底端面与扶杆(41)之间焊接有三角支架,位于座椅(4)右侧的扶杆(4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工具箱(43),工具箱(43)的内部安装有弹簧(4301),弹簧(4301)的顶端焊接有隔板(4302);座椅(4)上安装有安全带(44);位于座椅(4)左侧的扶杆(41)上通过铰链安装有遮挡杆(49),遮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娥珍冯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