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054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包括:具有第一壳体的厌氧流化床,第一壳体的下部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气体出口;具有第二壳体的膜过滤处理单元,第二壳体的下部具有第二进水口和曝气口,上部具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气体出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二壳体中设置有过滤膜组件,过滤膜组件的顶部具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连,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流口,回流口设置在过滤膜组件以及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回流口与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以及分别与第一气体出口以及第二气体出口相连的生物气循环单元,该单元可向曝气口连续供气。由此,该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减轻膜污染,降低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长,污水处理负荷持续加重,这对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作进一步处理,成为主要趋势。微生物可以去除污水中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磷素、氮素等,具有高效率、操作简单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其中,厌氧微生物发酵能在降解有机碳源的同时产生生物质能源(即沼气),实现污水中的能源回收。但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存在污泥流失、处理效果不稳定、后续处理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因此,结合了高效厌氧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MBR)因污泥产率低、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回收能源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MBR)虽然能够回收污水中的资源能源,但仍然存在膜污染严重、运行能耗较高、污水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混合液(包括微生物菌群及其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流化床,所述厌氧流化床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限定出生物处理空间,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具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一气体出口;膜过滤处理单元,所述膜过滤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中限定出膜过滤处理空间,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具有第二进水口和曝气口,上部具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膜过滤处理空间中设置有过滤膜组件,所述过滤膜组件的顶部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所述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流化床,所述厌氧流化床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限定出生物处理空间,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具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一气体出口;膜过滤处理单元,所述膜过滤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中限定出膜过滤处理空间,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具有第二进水口和曝气口,上部具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膜过滤处理空间中设置有过滤膜组件,所述过滤膜组件的顶部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所述回流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以及生物气循环单元,所述生物气循环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以及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流化床进一步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导流筒的上部具有三相分离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霞刘紫微肖康程刚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