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015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执行组件,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过箱体、开口、执行组件、通孔、第一刹车装置和第二刹车装置的配合使用,执行组件启动首先带动第二刹车装置内的刹车组件与大车行走机构上的刹车盘表面接触,此时进行第一次缓慢刹车的动作,第一次进行缓慢刹车动作时,第一刹车装置与执行组件发生滑动,当第一刹车装置滑动到极限时,第一刹车装置上的刹车组件向大车行走机构上的刹车盘表面靠近与刹车盘接触,进行第二次刹车,进而能够降低刹车组件的磨损,达到大车行走机构的刹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卸船机内行走机构刹车
,具体为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港口卸船机上的行走机构一般都是带有两个及以上的刹车装置,而行走机构上的刹车装置一般都是独立驱动的,现有的刹车装置中一般都是进行一次性的刹车,没有进行缓冲的装置,这样对刹车瓦片的磨损很大,需要经常更换,为了能够避免刹车瓦片资源的浪费,为此特提出一种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执行组件,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执行组件的下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开口内,所述执行组件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刹车装置,所述执行组件的右侧壁铰接有第二刹车装置;所述第一刹车装置包括所述执行组件的左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下端与T形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开口的后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L形杆,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2),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执行组件(3),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执行组件(3)的下端贯穿通孔(13)延伸至开口(2)内,所述执行组件(3)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刹车装置(4),所述执行组件(3)的右侧壁铰接有第二刹车装置(5);所述第一刹车装置(4)包括所述执行组件(3)的左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6),所述T形滑槽(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7),所述T形滑块(7)的下端与T形滑槽(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开口(2)的后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转杆(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2),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执行组件(3),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执行组件(3)的下端贯穿通孔(13)延伸至开口(2)内,所述执行组件(3)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刹车装置(4),所述执行组件(3)的右侧壁铰接有第二刹车装置(5);所述第一刹车装置(4)包括所述执行组件(3)的左侧壁开设的T形滑槽(6),所述T形滑槽(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7),所述T形滑块(7)的下端与T形滑槽(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开口(2)的后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L形杆(10),所述第一L形杆(10)的上端与T形滑块(7)相铰接,所述第一L形杆(10)的下端铰接有刹车组件(11),所述刹车组件(11)的外侧壁与第一L形杆(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天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甘井子区炳林铆焊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