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99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的顶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料口,阀体的底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料口,阀腔内转动设置有将从进料口加入的物料转运到出料口处的叶轮,阀体的前端通过前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动力减速器,阀体的后端通过后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手轮机构;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均为双重密封结构,且阀体包括主阀体部和在主阀体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的一级密封结构,一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阀体部外壁上的端盖,端盖与主阀体部外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下料器的密封性能,且能够快速的解决卡设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轮式旋转下料器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手轮式旋转下料器。
技术介绍
旋转下料器广泛适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矿山和轻工等行业,作为各种磨机、烘干机、料仓、筒库和闭式输送系统的传送装置,其原理是在壳体内安装有叶轮,每个叶轮的叶片之间形成扇形空间,物料落入扇形空间,转子在转动的过程将物料转动下阀门下,然后物料落入下部的设备中,从而达到输送目的。现有的旋转下料器的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存在密封差的问题,会出现漏油或者漏料的现象,且在叶轮发生卡设的时候,不容易对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轮式旋转下料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料器的壳体密封性能差,且叶轮出现卡设时不方便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的顶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料口,阀体的底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料口,阀腔内转动设置有将从进料口加入的物料转运到出料口处的叶轮,阀体的前端通过前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动力减速器,阀体的后端通过后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手轮机构;所述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均为双重密封结构,且阀体包括主阀体部和在主阀体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的一级密封结构,一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阀体部外壁上的端盖,端盖与主阀体部外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阀体包括主阀体部和一级密封结构,一级密封结构为端盖与主阀体部外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然后分别通过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将动力减速器和手轮机构连接在阀体的两端,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均为双重密封结构,使得本下料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2、本下料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卡设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机构反向转动叶轮即可快速解决卡设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半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阀体1、主阀体部101、端盖102、进料口2、出料口3、叶轮4、动力减速器5、第一连接轴6、第一内密封套7、第一填料8、第一填料压盖9、第一外密封套10、前挡板11、前轴承12、前密封盖13、第二连接轴14、手柄轴15、手轮16、第二外密封套17、后挡板18、后轴承19、后密封盖20、接头式压注油杯21。实施例参考图1~图3所示: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阀体1的顶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料口2,阀体1的底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料口3,阀腔内转动设置有将从进料口2加入的物料转运到出料口3处的叶轮4,阀体1的前端通过前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4转动的动力减速器5,阀体1的后端通过后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4转动的手轮机构;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均为双重密封结构,且阀体1包括主阀体部101和在主阀体部10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的一级密封结构,一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阀体部101外壁上的端盖102,端盖102与主阀体部101外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包括与叶轮4的中心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轴6、套设在第一连接轴6外侧的第一内密封结构和套设在第一内密封结构的第一外密封结构,第一连接轴6的一端穿过主阀体部101前端的密封腔,第一连接轴6的另一端穿出第一外密封结构与动力减速器5相连;第一内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轴6外侧的第一内密封套7,第一内密封套7与位于阀体1前端的端盖102卡接密封,第一连接轴6与第一内密封套7之间留有间歇,间歇内靠近阀体1前端的端盖102一侧填充有第一填料8,间歇内远离阀体1前端的端盖102一侧嵌设有对第一填料8进行密封的第一填料8压盖,第一填料8压盖远离第一填料8的一端向外侧翻折后与第一内密封套7端部相抵,且第一填料8压盖与第一内密封套7相抵的端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进行固定;第一外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第一内密封套7外侧的第一外密封套10,第一内密封套7和第一外密封套10之间留有间歇,第一外密封套10的一端与阀体1前端的端盖102固定相连,第一外密封套10的另一端连接有前挡板11,第一连接轴6穿过前挡板11后与动力减速器5的输出轴进行键连接,第一连接轴6远离第一填料8压盖的一端套设有与前挡板11相抵的前轴承12,前轴承12外侧套设有前密封盖13,前密封盖1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6滑动相抵,前密封盖13的另一端与前挡板11固定相连;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包括与叶轮4的中心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轴14、套设在第二连接轴14外侧的第二内密封结构和套设在第二内密封结构的第二外密封结构,第二内密封结构与第一内密封结构的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第二连接轴14的一端穿过主阀体部101后端的密封腔;手轮16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接轴14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手柄轴15,手柄轴15上通过平键连接有手轮16;第二外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第二内密封套外侧的第二外密封套17,第二内密封套和第二外密封套17之间留有间歇,第二外密封套17的一端与阀体1后端的端盖102固定相连,第二外密封套17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挡板18,第二连接轴14穿过后挡板18后与手柄轴15相连,手柄轴15上固定套设有与后挡板18相抵的后轴承19,后轴承19外侧套设有后密封盖20,后密封盖20的一端与手柄轴15滑动相抵,后密封盖20的另一端与后挡板18固定相连。手轮机构的结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其进行安装或拆卸,便于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理,且当本下料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卡阻现象的时候,通过转动手轮16来驱动叶轮4转动,即可快速解决卡阻问题,增加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益;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的结构设置,是为了形成双重密封结构,提高本下料器的密封性能,减少了物料在运送过程中产生飞溅的粉尘量,改善了工作环境;叶轮4采用了多叶片的结构,提高对物料的打散效果,降低叶轮4在磨损中产生的损耗,且不易出现卡阻,下料量大。为了提高前轴承12和后轴承19在运行过程中的润滑效果,避免出现卡设现象,前轴承12和后轴承19均配合设置有接头式压注油杯21,前轴承12上配合设置的接头式压注油杯21固定设置在前密封盖13上且置于第一内密封套7和第一外密封套10之间的间歇内,后轴承19上配合设置的接头式压注油杯21固定设置在后密封盖20的外壁上。本下料器中的动力减速器5为通过联轴器与叶轮4相连的减速机,且本下料器在350℃的工作环境下对各种晶体、颗粒和矿渣等进行运输。使用时,启动动力减速器5,叶轮4转动,将物料从进料口2处进行投料,叶轮4在转动过程中将物料运送至出料口3处排出。本方案中的“第一”、“第二”、“前”和“后”仅用于命名上的区别。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的顶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料口,阀体的底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料口,阀腔内转动设置有将从进料口加入的物料转运到出料口处的叶轮,阀体的前端通过前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动力减速器,阀体的后端通过后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手轮机构;所述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均为双重密封结构,且阀体包括主阀体部和在主阀体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的一级密封结构,一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阀体部外壁上的端盖,端盖与主阀体部外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的顶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料口,阀体的底部开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料口,阀腔内转动设置有将从进料口加入的物料转运到出料口处的叶轮,阀体的前端通过前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动力减速器,阀体的后端通过后端密封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叶轮转动的手轮机构;所述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和后端密封连接组件均为双重密封结构,且阀体包括主阀体部和在主阀体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的一级密封结构,一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阀体部外壁上的端盖,端盖与主阀体部外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轮式旋转下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密封连接组件包括与叶轮的中心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套设在第一连接轴外侧的第一内密封结构和套设在第一内密封结构的第一外密封结构,第一连接轴的一端穿过主阀体部前端的密封腔,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穿出第一外密封结构与动力减速器相连;第一内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轴外侧的第一内密封套,第一内密封套与位于阀体前端的端盖卡接密封,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内密封套之间留有间歇,间歇内靠近阀体前端的端盖一侧填充有第一填料,间歇内远离阀体前端的端盖一侧嵌设有对第一填料进行密封的第一填料压盖,第一填料压盖远离第一填料的一端向外侧翻折后与第一内密封套端部相抵,且第一填料压盖与第一内密封套相抵的端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昌平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津源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